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联合鸟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脓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液体复苏、穿刺引流控制感染灶,应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同时两组在确诊脓毒症4 h内均采用CBP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0万IU/d,连续应用7 d。检测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3、5天取血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清乳酸(Lac)、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5天分别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I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天的CRP、Lac、PCT、IL-10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的CRP、Lac、PCT和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天的SOFA评分和APACHEl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入院第1、3、5天的SOFA评分和APACHEl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P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清除炎症介质、纠正机体缺血缺氧、改善组织细胞和器官低灌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器官的损伤,值得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中分子总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入住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并行CBP治疗的危重症患者36例,测量CBP治疗前后血浆中分子总量变化,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结果CBP治疗前后血浆中分子总量、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分别为(499.26±26.23)mg/L、(29.28±3.47)分、(16.21±2.67)分和(223.86±18.47)mg/L、(24.12±4.89)分、(12.86±2.83)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治疗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体内中分子水平,对疾病转归有积极作用。中分子总量可作为临床CBP开机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一个常见、频发的致死性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达25%-80%,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始终维持在50%以上。近年来,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BP)技术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间歇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将本院收治的119例脓毒症患者中的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床旁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护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后CVP20cmH2O的患者16例,均接受正压机械通气和CBP治疗。试验初CBP净超量为8ml/(kg.h),之后逐渐增加净超量使患者CVP在8h内降至目标值12cmH2O,期间CVP每下降1cmH2O,调节净超量为零,稳定约5min,观察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指数(CI)的变化。两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h。CVP达12cmH2O终止试验。结果 CBP的净超量达到18ml/kg时CVP较前明显降低(P0.01);净超量为25ml/kg时,CI达到最大值,此时CVP降至(15.52±2.06)cmH2O;净超量≥18ml/kg时,CVP与净超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CVP仅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容量状态,护理的要点在于CVP结合CI准确判断患者的容量状况,并据此进行超滤量的调节,以维持患者的最佳容量负荷。  相似文献   

7.
脓毒血症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临床综合症,其导致机体死亡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也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近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临床治疗和研究脓毒血症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是在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所有连续性清除溶质,对肾脏功能起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CRRT的应用范围不仅包括最早的重症急性肾衰竭,更包含了临床各种危重症的抢救,  相似文献   

9.
1977年,Kramer发明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并应用于临床,随后衍生出一系列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逐渐在血液透析领域中推广。CBP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以弥散、对流为驱动力,采用高通透性膜(可允许分子量为30~50 ku的分子通过),非特异性地清除炎性介质,从而减轻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对60岁以上老年危重患者进行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监测指标等,初步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护理的重点包括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管道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液体平衡和生化监测。结论: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安全护理,保持血管路通畅,根据凝血现象调整抗凝剂用量,监测血糖、电解质和生命体征是成功、安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联合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对重症脓毒患儿预后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2例重症脓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CBP治疗,观察组41例应用甲泼尼龙联合CBP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血清标志物水...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BP治疗,使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 h血浆TNF -α、IL -1β、IL -6、IL -8的浓度,并与同期健康人群做比较。结果 31例患者好转出院,存活率为86.1%,血生化指标明显改善;SAP患者血浆TNF -α、IL -1β、IL -6、IL -8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BP治疗24 h后四种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48 h后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CBP可有效清除SAP患者血浆炎症介质,从而阻断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K+、Cl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率(79.7±9.0)次/min、心脏指数(3.35±0.91)L/(min·m2)、左室射血分数(53.55±10.32)%、心输出量(4.47±0.35) L/min、SCr (392.00±86.32)μmol/L、BUN(11.2±4.5)mmol/L、K+(4.4±0.5)mmol/L]均优于治疗前[心率(128.2±14.2)次/min,心脏指数(1.96±0.57) L/(min·m2)、左室射血分数(39.25±8.55)%、心输出量(3.08±0.54) L/min、SCr(903.00±106.10) μmol/L、BUN(20.5±9.4)mmol/L、K+ (5.60±0.9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危重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三医院肾脏内科近2年收治的24例危重型HFR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给予CBP治疗,采用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或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持续治疗时间不少于24h。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动脉血气分析、二氧化碳结合力(C02CP),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24例危重型HFRS患者经CBP治疗后12~48h的PLT、动脉血气pH值、C02CP显著提高(P〈0.05),WBC、CRP、BUN、SCr、ALT、AS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降低(P〈0.01)。结论对于危重型HFRS患者给予早期积极CBP干预治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迅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全身炎症状态,为补液、营养支持及后续的药物治疗创造条件,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严重脓毒症及其相关的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脓毒症是一种过度的炎性反应,但应用针对某种炎性介质的抗炎治疗没有在临床获得预期效果。后期研究又发现,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中更多的是由于“过度免疫抑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包括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血浆置换(PE)]抢救妇产科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5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BP治疗前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血肌酐值,住院天数和治疗模式,评价患者预后。结果患者治疗前MODS评分6~18分,APACHEⅡ评分8~28分,血肌酐101.04632.4μmol/L。住院时间8~84d。5例患者中,3例治愈,1例遗留慢性肾衰竭,1例死亡。结论CBP对MODS患者的救治是有效的和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及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3例SAP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维持内环境稳定及调节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科(ICU)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3例,入院12小时内即行CBP治疗,分别于治疗0、12、24、48h留血检测电解质、肌酐、尿素氮、血气分析;流氏细胞分析法测定T细胞亚群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并观察在0、12、24、48 h时相的APACHEII评分。结果 1.SAP患者经CBP治疗后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明显升高,且于24小时达高峰,炎症因子IL-1、TNF-α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下降(P0.05);2.经CBP治疗后,血电解质紊乱迅速得到纠正,以血钙、钠等明显,肌酐和尿素氮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CBP治疗后酸中毒纠正,血BE值及碳酸氢根恢复正常范围,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4.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不仅存在内环境紊乱,同时也存在免疫功能失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不仅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可以清除升高的炎症因子,调节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感染性休克,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辅以CBP治疗。所有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动脉导管测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检测动脉血乳酸。滤器为AV600,置换液配方为0.9%NaCl3000ml、5%葡萄糖170ml、注射用水820ml、10%caCl26.4ml、50%MgS041.6ml装入4L输液袋,制成4L/袋的成品(A液部分)。使用前根据患者血钾水平适量加入10%KCl与5%NaHC03250ml(B液部分),由不同的通路按(4000mlA液:250mlB液)同步输入,以免发生沉淀。5%NaHC0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匀速补充,以纠正酸中毒。置换液流量为4L/h,首次连续治疗48~72h,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定CBP。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明显改善;在多巴胺停用48h内血压正常者共6例,72h内共1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8例,其中4例在感染休克后48h后作CBP治疗。共治愈19例,死亡7例,死亡7例中并发MODS5例。结论CBP治疗感染性休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经CBP治疗,死亡率有明显降低,但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严重脓毒症大鼠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C组,n=36)、脓毒症组(SEP组,n=30)、乌司他丁3h给药组(UTI3h组,n=30)和12h给药组(UTI12h组,n=18)。利用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制模后0、6h、12h、24h、48h及72h心脏取血测定血小板(PLT)和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情况。结果与SC组相比,SEP组大鼠的PT、TT、APTT在造模后逐渐升高,PL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P组相比,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的PT、TT、APTT升高程度及PLT降低的程度都有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乌司他丁3h给药组效果好于12h给药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大鼠的凝血紊乱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凝血一炎症间的相互促发的恶性循环,减轻由于凝血系统异常导致的组织器官的损害,保护了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