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凝血功能的检测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情况恶性肿瘤患者PT、APTT、TT、D-二聚体及Fib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发生血栓、栓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未发生血栓、栓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仅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Fib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62例NHL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NHL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与Ⅳ期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期患者(P<0.05、P<0.01);ⅢB、ⅣA和ⅣB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ⅢA患者(P<0.01),但ⅢB、ⅣA和ⅣB患者之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L患者尤其是ⅢB~ⅣB期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高凝状态,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检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结果 :显示晚期肺癌的APTT、CT、PT明显延长 ,血浆Fg含量增多 ,以及D 二聚体的阳性率提高皆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 ,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晚期肺癌的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 ,反映了晚期肺癌患者存在着凝血功能的紊乱。而D 二聚体阳性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有利于癌栓形成和癌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受试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检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结果:显示晚期肺癌的APTT、CT、PT明显延长,血浆Fg含量增多,以及D-二聚体的阳性率提高皆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的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反映了晚期肺癌患者存在着凝血功能的紊乱.而D-二聚体阳性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有利于癌栓形成和癌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的凝血五项指标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机制,判断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30例肝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酶标法测定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并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P〈0.01);D—D含量明显增高(P〈0.01);Fib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癌患者凝血指标PT、ATT、TF明显延长,D—D含量明显增高,Fib明显减少,可用作肝癌患者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动态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6.
肝癌患者的凝血与纤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的凝血五项指标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机制,判断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30例肝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酶标法测定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并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P<0.01);D-D含量明显增高(P<0.01);Fib含量明显减少(P<0.01). 结论:肝癌患者凝血指标PT、APTT、TT明显延长,D-D 含量明显增高,Fib明显减少,可用作肝癌患者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动态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7.
非霍奇金淋巴瘤D-二聚体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NHL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36例NHL患者血浆D-dimer的水平。结果:NHL患者D-dimer水平为(684.19±463.67)ng/mL,较对照组的(181.67±128.93)ng/mL显著升高(P <0.01)。侵袭性NHL D-dimer水平为(926.83±510.47)ng/mL,高于惰性NHL患者的(502.21±331.68)ng/mL(P<0.01)。LDH异常的NHL患者D-dimer水平为(463.89±109.22)ng/mL,高于LDH正常者的(365.39±311.93)n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结论:NHL患者D-dimer血浆水平反映淋巴瘤患者的病情演变,有助于选择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变化.方法 将3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研究对象各项参数、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情况、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激活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激活时间、凝血酶时间低于化疗前(P<0.05).实验组化疗后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有一定的变化,化疗后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6例肺癌患者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被检测,并以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分别为(4.31±0.75)g·L-1、(287.41±97.56)×109·L-1和16.01±2.86 fl,健康体检者分别为(3.19±0.46)g·L-1、(205.62±51.97)×109·L-1和(15.12±1.57)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肺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由化疗前的(11.35±0.86)s减少为(10.21±0.65)s,血小板计数由(287.41±97.56)×109·L-1减少为(207.05±81.36)×109·L-1,血红蛋白由(125.79±31.08)g·L-1减少为(108.20±25.74)g·L-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化疗可能导致肺癌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变化在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入院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宫颈癌化疗后病例80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测定血浆中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组化疗后与宫颈癌组、健康组比较,PT、APTT、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宫颈癌化疗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降低、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总体T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浆中PT、APTT、FIB、TT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于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患者402例,分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评价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为734.51 ng/m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500 ng/ml);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乳酸脱氢酶升高、Ⅲ~Ⅳ期、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均P< 0.05).化疗有效组D-二聚体水平由化疗前的949.40 ng/ml降低至499.8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D-二聚体水平由化疗前的611.09 ng/ml升高至899.7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可为疗效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例正常对照及51例无DIC、22例疑诊DIC、16例合并DIC的AL患者的血浆样品,用ELISA方法检测D-D水平.结果血浆D-D水平从正常对照组、无DIC的AL组、疑诊DIC的AL组至合并DIC的AL组逐渐升高,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疑诊为DIC的AL患者D-D水平高者易发生DIC.随着DIC的纠正AL患者D-D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血浆D-D水平检测不仅对AL所合并的DIC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是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也是其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蔡莉  郑萍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229-223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胶质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应用价值及其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胶质瘤患者及同期50例院内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TEG测定。分别对比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与对照组的TEG结果。对胶质瘤组的TEG参数和Ki-67做相关分析。结果:胶质瘤组R值、K值、α角度值、MA值、CL30值、CI值分别为4.52±2.75、1.58±1.31、62.35±15.34、59.48±13.91、95.82±5.78、2.29±2.72。CL30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R值、K值、α角度值、MA值、CI值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R值、K值、α角度值、MA值、CL30值、CI值分别为4.41±2.01、1.48±0.97、64.47±13.72、60.31±11.39、95.09±4.83、2.41±1.45。其中K值、CL30值较对照组小,α角度值、MA值和CI值较对照组大(P<0.05)。相关分析发现R值、CI值与Ki-67系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K值、CL30与Ki-67呈负相关(P<0.05);α角度值、MA值与Ki-67呈正相关(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可有凝血功能紊乱。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可呈高凝状态及相对纤溶亢进。TEG可用来观察胶质瘤凝血状态的变化并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依据,且其参数与Ki-67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实体瘤中的变化,对实体瘤易于并发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实体瘤转移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ELISA 法检测实体瘤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浓度。同时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PC:A)。结果 血浆TF、TFPI、u-PA、PAI-1 浓度实体瘤均高于正常对照;发生转移组高于无转移者。死亡组 u-PA、PAI-1高于存活组而TFPI降低。并发静脉血栓组t-PA明显增高而PC:A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体瘤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与其存在的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紊乱有关;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相关因子参与了肿瘤的转移和向周围组织的浸润;u-PA、PAI-1及TFPI与肿瘤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时凝血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检测100例乳腺癌经手术患者化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比较组间和组内的差异。乳腺癌患者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PT和APTT无明显变化,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含量化疗后比化疗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化疗后与化疗前对比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定期监测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以及化疗后复发和转移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C、CIK、CD3A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变化.方法:选择DC、CIK、CD3AK细胞免疫治疗的6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采集细胞前1天内及DC、CIK、CD3AK细胞免疫治疗后的3天内行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检测.比较DC、CIK、CD3A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差异.结果:DC、CIK、CD3AK细胞免疫治疗后D-二聚体、FDP均较前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PT_INR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CD3AK细胞免疫治疗3天内D-二聚体及FDP水平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晚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进展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凝血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寻找敏感的凝血功能监测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我科住院行同步放化疗且治疗有效的Ⅲ-Ⅳ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共93例,对比放化疗前、中、后凝血标志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和血栓前体蛋白(TpP)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前33.3%(31/93)的患者D-D升高,72.0%(67/93)的患者TpP升高,D-D与TpP呈线性相关(P=0.00)。治疗前、中、后D-D值[(1.22±1.43),(1.28±1.13),(1.59±1.46) mg/L]和TpP值[(5.89±3.55),(7.18±3.71),(8.33±4.22) mg/L]均呈逐步上升趋势(治疗前、后对比P<0.05),而PT、APTT、FIB无显著变化(P>0.05)。亚组分析显示治疗前D-D升高的31例患者群疗程中D-D值[(2.75±1.61),(1.72±0.99),(2.53±1.71) mg/L]先下降(治疗前、中对比P<0.05),后再升高(治疗中、后对比P<0.05)。结论:(局部)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治疗前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D-D、TpP升高,同步放化疗引起D-D、TpP进一步动态升高,治疗期间应重点监测该指标,及时抗凝干预以降低静脉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9.
细胞遗传学和间期FISH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临床和(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淋巴瘤或不能除外淋巴瘤病例的价值。方法同时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检查和间期FISH技术方法,对223例直径≥1.5cm淋巴结的手术活检标本进行系统性研究。FISH探针采用直接荧光标记的IGH LSI~(?)双色分开探针。结果2例患者的取材因坏死成分较多无法诊断。22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霍奇金淋巴瘤(HL)44例(19.9%),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62例(73.3%),其他恶性病变4例(1.8%),良性病变11例(5.0%)。间期FISH结果显示,HL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异常的发生率为13.6%(6/44),NHL为51.2%(83/162),良性病变为0% (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遗传学和间期FISH联合检查时,HL和NHL的检出率分别提高到15.9%和77.8%,其中有3例为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不能定性者。结论间期FISH是检测IGH基因异常的快速和敏感的手段。细胞遗传学和间期FISH检测是淋巴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晚期肺癌患者,检测其化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将患者分为临床获益者和病情进展者,观察两者化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临床获益的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化疗后均较化疗前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病情进展的患者中,化疗前后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从化疗后临床获益的晚期肺癌患者中发现,化疗可以使其纤维蛋白及D-二聚体降低,有可能会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