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膜外穿刺穿破硬脊膜发生率在1%以下,在意外穿破硬脊膜后,头痛的发生率为70%,头痛的发生在穿破后24~48小时,可持续1周,甚至更久,站立时加重。现就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意外穿破硬脊膜20例患者的预防、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麻醉时操作不慎,可引起硬脊膜穿破,因而常常引起头痛。主要原因有脑脊液渗漏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本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羟乙基淀粉溶液(贺斯)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观察生理盐水连续硬膜外泵入预防和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选择穿破硬脊膜患者60例。所有患者行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时发现有脑脊液流出,立即退出穿刺针,行L1~2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少量麻醉药物完成剖宫产术。穿破硬脊膜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预注生理盐水20 mL后拔出硬膜外导管;B组保留硬膜外导管,接自控硬膜外镇痛泵,背景量2 mL/h,单次2 mL,配方为生理盐水100 mL;C组术后行硬膜外注射20 mL生理盐水,再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配方同B组。观察术后头痛发病率、程度、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监测术中和术后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A组发生头痛10例,B组发生头痛5例。B组头痛发病率、程度、持续时间都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无一例头痛发生。生理盐水预填充和持续泵入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相似文献   

4.
陈德友 《重庆医药》2009,38(15):1900-1900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基层医院临床麻醉中非常重要的麻醉方式,但在硬膜外麻醉中穿破硬脊膜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处理硬脊膜穿破后患者的麻醉,至今仍有争议。本文就本院13年来16293例硬膜外麻醉中的13例硬脊膜穿破患者的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阻滞术中穿破硬脊膜后,是否可重新施行硬膜外阻滞,至今仍有不同意见,作者在近年来工作中遇有6例硬膜外阻滞穿破硬脊膜后,改换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用小剂量低浓度缓慢注射法行硬膜外麻醉,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硬脊膜穿破后是否重新穿刺继续行连硬阻滞争议的焦点是麻醉的安全问题,要确保硬脊膜穿破后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安全,一是重新穿刺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20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肌注,术前BP16/10kPa心肺功能及神经系统无异常。既往无头痛病史。行L_(1~2)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调整穿刺针斜面时,刺破硬脊膜,见脑脊液滴出,立即拔出穿刺针,又行T_(12)~L_4椎  相似文献   

7.
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外科中常常应用的麻醉方法。病人手术结束回到病房,护士应根据病人麻醉方式的不同,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体位。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阻滞,其特点是麻醉药品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产生麻醉效果,而硬膜外阻滞麻醉也即硬脊膜外腔阻滞,不穿透硬脊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导管过硬,常使插管困难,并有可能刺破硬脊膜。过软,又不易捕入。我们采用导管带心插入法,可使很柔软的导管极易推送插入。介绍于下:取市售扎发辫用空心细塑料管70厘米,粗细以可通过穿刺针为宜(稍粗者可拉制变细,不必作硬化处理);取特制硬脊膜外塑料导管的金属通心丝一根,务求平直。术始,将金属通心丝插入导管内,作为管心,首端空留2厘米。按常法穿刺硬脊膜外腔后,将带心导管缓缓插入,遇阻力,即表示管心抵触穿刺针勺形针头端,即导管进入硬脊膜外腔2厘米。然后,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硬脊膜外麻醉,或为诊断治疗目的作硬脊膜外腔注药时,均宜力求准确,否则不慎可能刺破硬脊膜,而致严重后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硬膜外操作。应“避硬求软”。我们试用塑料管针头穿刺注药,提高了安全性,较为满意,介绍于下: 制法:取7号针头,将针尖磨平,于针杆尾端套一节塑料管,其粗细以能穿入穿刺针为度(18号Touhy′s针头),长以超出针头3—4厘米为宜,为免滑脱,可将塑料管于针杆顶部用丝线扎牢,并留线头10厘米左右,以便不慎滑脱时易于提出重新结牢。塑料管宜采用特制之硬脊膜外持续麻醉导管,7号针头长3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6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结果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具有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双重特点,可以发挥蛛网膜下隙阻滞和连续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主要特点有:①起效快;②阻滞效果完全和肌肉松弛满意;③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刘亚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887-1887
头痛是硬膜穿破后的常见并发症,偶也合并或单发视、听症状。我院1994.~2003年期间因手术麻醉、疼痛诊疗和内科操作中194例硬脊膜穿破病例,试图分析、总结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入对硬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的疗效及改变其发生率的情况,探讨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入作为PDPH防治措施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疑难硬膜外腔置管法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李永旺刘树合对连续硬膜外麻醉时常规置管困难者,用长10cm的16号或18号硬脊膜外腔穿刺针穿刺,在确认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将钢丝管芯插入硬脊膜导管,至离头端2cm处。开始置管,导管每插入硬...  相似文献   

13.
费建平 《安徽医药》2013,34(5):611-612
目的探究依据硬脊膜的弹性情况控制针内针深度的操作方法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69例下腹部与下肢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根据硬脊膜的弹性情况控制针内针的进入深度。选取同期70例常规操作方法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61例患者的硬脊膜回弹,阳性率为88.4%。硬脊膜出现回弹时两针间距为(5.22±0.94)mm,突破硬脊膜时两穿刺针间距为(2.59±0.98)mm。观察组反复穿刺率和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硬脊膜麻醉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可依据硬脊膜的弹性情况,控制针内针的深度,使得操作更加准确,减少反复穿刺和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阻滞是施行外科手术时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但如果操作时不慎或其他原因穿刺针穿破硬脊膜,大量麻醉药进入蛛网膜下腔,将会造成全脊髓麻醉,呼吸和循环也将会受到抑制,后果十分严重。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16265例,其中穿破硬脊膜42例,发生率为0.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庆凤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123-123,119
<正>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由于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因而是妇产科手术时首选的麻醉方法。但在手术后护理常规中,多年来一直秉用术后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的体位;其理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不同卧位的头痛和舒适度,讨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的舒适体位。方法将24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去除肩下垫枕,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不限制头部运动。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限制头部运动。全部采用针内针法行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续观察3d,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和舒适度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头痛。结论脊麻-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术后无需去枕平卧预防头痛,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已广泛应用于经腹、盆腔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选用两点穿刺(先于T12~L1或L1~2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然后再于L3-4行蛛网膜下隙穿刺,注入局麻药行脊麻),也可选用一点穿刺法(L2~3或L3~4)。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中一点穿刺法因其操作简便,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甚广。由于麻醉医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出于不同的考虑,在选择一点穿刺间隙位置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选择。在经过临床实际麻醉应用中,我们发现选择L2~3间隙在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及术后镇痛效果要优于L3~4间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原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49例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低颅压头痛44例(占89.79%),其中硬膜外针穿破硬膜12例,未发生穿破22例;颈源性头痛4例(占8.16%),偏头痛1例(占2.04%).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以低颅压头痛为主,但其他类型头痛也可发生,临床医生需对此鉴别.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麻醉中,硬膜外间隙穿刺术时有意外硬脊膜穿破的发生,原因大多是由于麻醉医师对该病例之“硬膜外间隙穿刺进针深度”估计失误而进针过深所致。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通过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几项常用易测之人体形态指标预测成人腰部硬膜外穿刺进针深度之方法。1 资料与方法取需腰部硬膜外麻醉而选第2~3腰椎棘突间隙作直入法硬膜外穿刺的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除外硬膜外麻醉失败者、意外硬脊膜穿破者和患有影响所测人体形态指标的并发症者,共收集病例59例,其中男26例,女33例,测量并记录硬膜外穿刺进针深度、身长、坐高、体重、胸围、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较的优缺点。方法剖宫产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芬太尼0.05mg,观察5min,确认无腰麻征象后在硬膜外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至无痛平面达T8。对照组0.75%罗哌卡因2mL注入蛛网膜下腔,随后置入硬脊膜外导管备用。分别记录麻醉阻滞时间,及最高阻滞平面。于麻醉穿刺、切皮和娩出胎儿时记录VAS评分和血压,计算低血压发生率。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例数。记录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相当,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阻滞对照组较快,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有16%,对照组有60%。最高阻滞平面观察组为T(7±2),对照组为T(5±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可控、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胎儿安全,最适合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