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毛囊角化病又称Darier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组织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以线状损害为主的毛囊角化病极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线状毛囊角化病患者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42岁。因左下肢淡褐色角化性丘疹20余年,于2012年7月6日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左足背外侧出现黄褐色角化性丘疹,伴轻度瘙痒,皮损渐向上蔓沿至大腿根部。一直未治疗。即往史,有乙肝病史多年,未治疗,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病  相似文献   

2.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患者女,48岁.因左臀部出现红色角化性丘疹4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质形成细胞呈内生性生长,并可见许多鳞状漩涡.肿瘤周边南数层基底细胞组成,中央则主要由许多大的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均无不典型的核分裂象和异形性.诊断:倒置性毛囊角化病.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棘状秃发性毛发角化病.患者男,22岁.因头皮弥漫性毛囊角化性丘疹伴脱发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头皮弥漫性瘢痕性脱发和毛囊角化性丘疹,并可见散在分布细小和稀疏的头发.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毛囊角化过度和轻度的毛囊周围纤维化,毛囊和血管周围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棘状秃发性毛发角化病的诊断.临床上,该病需与棘状秃发性毛囊炎、毛囊性鱼鳞病伴脱发和畏光综合征(IFAP)、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KID综合征)和无萎缩脱毛性毛发角化病等病鉴别.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5岁.因颈部、双侧腋下、大腿内侧皮损30余年,新发水疱2周于2007年4月20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腋下出现角化性皮损,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展至颈部及双侧大腿内侧,在当地诊断为毛囊角化病,因当地医生建议无需治疗,故未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5.
报告毛囊角化病2例。患者均因"毛囊性角化丘疹伴油腻性污垢样鳞屑"就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均支持"毛囊角化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线状毛囊角化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沿Blaschko线分布的毛囊角化病.患者男,75岁.因左下肢带状分布的黄褐色疣状丘疹40年就诊.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延长,基底层上裂隙形成,局部可见较多的圆体和谷粒,符合毛囊角化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因全身出现红斑、鳞屑、丘疹20余年,于2015年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潮红,干燥细小糠状脱屑,躯干、四肢可见弥漫对称分布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毛囊性丘疹,部分皮疹融合成片,表面可见少量干燥鳞屑,偶有瘙痒,皮疹迅速发展蔓延至全身,其间有毛囊角化性坚硬丘疹,聚集成片。  相似文献   

8.
他扎罗汀凝胶治疗三种皮肤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6月,用0.05%他扎罗汀凝胶(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寻常痤疮、毛囊周角化病共5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58例中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35例、寻常痤疮10例、毛囊周角化病13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5~71岁;病程6个月至28年。35例银屑病患者皮疹均在四肢及背部,10例痤疮皮疹5例在面部,5例在背部,13例毛囊周角化病皮疹均在四肢。所有患者用药前2周均未使用其他药物,外用他扎罗汀凝胶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2.治疗方法:银屑病及毛囊周角化病患者每晚…  相似文献   

9.
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acrokeratoelastoidosis)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手足部的角化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现报告1例中年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患者. 患者男,50岁,双手背起淡黄色扁平丘疹1年余,无自觉症状.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手背出现粟粒大小的角化性丘疹,无自觉症状,此后皮疹增多、增大,未予特殊治疗.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砷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乳头瘤样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患者男,32岁。因右腹部疣状赘生物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腹部的脐外上方一长约5 mm的丝状赘生物,表面粗糙,周围无红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向内和向外性生长,局部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可见许多鳞状漩涡。诊断为乳头瘤样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手术切除皮损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毛囊角化病1例及其家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囊角化病为一少见病,现将我科所见一家庭3代7例患者报告如下。先证者,男,25岁,农民。头面、胸背及四肢皮肤陆续出现毛囊性褐色丘疹18年。患者出生时全身皮肤未见异常,7岁时胸背部皮肤开始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灰褐色或接近正常肤色的毛囊性群集分布的坚实小丘...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因四肢多发灰褐色疣状丘疹20年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侧踝部周围出现直径约数毫米的灰褐色扁平斑丘疹,略痒,冬重夏轻,搔抓后有时可脱落,曾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鳞状毛囊角化病",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秃发性毛发角化症。患者女,22岁。因全身泛发毛囊性红色丘疹8年,头皮瘢痕性秃发伴瘙痒4年就诊。临床表现为头部毛发稀疏,部分秃发区可见毛囊萎缩。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密集毛囊性粉刺样丘疹,四肢、躯干泛发粟米大毛囊性丘疹。枕部头皮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突局灶性延长,毛囊口有角质栓,毛囊内外根鞘灶性萎缩或消失,局部多核巨细胞反应性增生,毛囊周围及真皮血管周围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秃发性毛发角化症。  相似文献   

14.
毛囊角化病是以对称性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屈侧的倾向于融合成片的油污性疣状、丘疹样赘生物为特征,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最近收治1例毛囊角化病合并马拉色菌和细菌感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背部、腋下丘疹7年,头面丘疹1年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双侧腋下出现细小、坚实、淡红色小丘疹,不久即有褐色油腻性痂覆盖,丘疹逐渐增多、群集,自觉轻微瘙痒。1年前患者颈后、额部、下颌处出现类似皮疹。头皮上有油腻性痂。病情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患病以来,曾在多…  相似文献   

15.
报告1 例面部鳞状毛囊角化病.患者女,32 岁.面部反复发生散在的痤疮后萎缩性瘢痕样皮损6 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毛囊扩大伴角质栓,鳞屑侧缘与颗粒层轻度分离.诊断:鳞状毛囊角化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并分析新疆地区毛囊角化病(Darier’s disease,DD)一汉族家系的临床特点、遗传方式及致病基因ATP2A2的13个外显子突变情况,了解新疆地区毛囊角化病的遗传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①对毛囊角化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及病理检查,对家系中其他患病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②采用国际通用的格式符号绘制家系图谱,分析其家系遗传方式。③采用基因组DNA提取、PCR特异扩增、ATP2A2产物直接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毛囊角化病致病基因ATP2A2的13个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①毛囊角化病临床表现以皮脂溢出部位的角化性、脂溢性丘疹为主,无患者伴口腔黏膜损害及神经精神症状,家系中1例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后好转。②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新疆地区毛囊角化病汉族家系致病基因ATP2A2的13个外显子无突变。结论①新疆毛囊角化病家系的临床特征符合典型的脂溢性毛囊角化病,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病情轻重不一,阿维A可能是治疗毛囊角化病的有效药物。②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③新疆地区毛囊角化病汉族家系致病基因ATP2A2的13个外显子无突变,与国内外报道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8例组织病理确诊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28例倒置性毛囊角化病,男18例,女10例,男女比1.8∶ 1,发病年龄18~80岁,平均(44.50±17.29)岁.患者皮损均为单发,头面部19例,以面颊部居多;四肢...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因全身角化性丘疹20年,于2008年7月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8岁时无明显诱因耳后出现细小坚实丘疹,无痛痒,皮疹逐渐泛发全身,并有部分融合,呈轻度的疣状增生,夏季加重.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因皮肤干燥粗糙伴鳞屑15年,双下肢角化性红斑8年于2010年10月11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出生时全身皮肤即干燥脱屑,7个月时全身出现暗红色不规则形斑片、脱屑,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约7岁时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不规则片状干燥性红斑及鳞屑,呈离心性扩大,渐肥厚形成角化性斑块,周身皮肤干燥有紧绷感,伴轻微瘙痒.皮损常可自行减轻,但易反复,时轻时重,秋冬季节加重.患者系早产儿(28周),既往无其他疾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7岁,因四肢泛发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鳞屑性斑疹伴轻度瘙痒3年,于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腹部、腰部出现干燥、脱屑,偶尔伴轻度瘙痒,逐渐发展至四肢近端,冬季皮疹加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干性湿疹、鱼鳞病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具体治疗情况不详).近1年来皮疹逐渐加重,无其他自觉症状.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尚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腹部、腰臀部、上肢外侧及大腿前(图1)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鳞屑,直径约数毫米至1 cm左右,鳞屑中心附着,边缘游离,可见与毛囊口一致的小黑点,部分鳞屑周围可见环状色素减退斑.无自觉症状.大腿部皮损组织病理:角质层增厚且角化明显,毛囊扩张伴有角质栓,基底层色素增加,毛囊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鳞状毛囊角化病.治疗:口服维生素A、E,外用10%尿素软膏及0.1%维A酸软膏,一月后患者皮疹基本消退.期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