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牙颌病人全口义齿最广泛接触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多年来一直认为应将全口义齿的广泛接触(牙合)关系建立在正中关系位,近年随着(牙合)学的发展,主张“将(牙合)关系建立在肌肉闭合道终点(通常在正中关系位稍前方)”,以及主张“在正中关系位前方一个小范围提供正中自由域”的学者逐渐增多。Lammie 等人曾用在不同颌位制作义齿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没有得到明确结论,本文将全口义齿最广泛接触的(牙合)关系建立在什么颌位最符合病人  相似文献   

2.
髁状突参考位与TMD患者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咬合重建是颞下颌关节病(TMD)永久性修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于重建时如何确定最适颌位。但是,由于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状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有关最适颌位的概念、髁状突参考位与重建的关系、TMD患者的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提出尽管正中关系位(CR)是生理性的最适髁位,可以用于建,但TMD病人的最大牙尖交错位(MI)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有些情况下,应采用生理性的MI建。若MI不是生理性的,应首先调整肌肉的状态,然后再选在CR位或适应性正中位建。合牙合牙合牙合牙合牙  相似文献   

3.
咬合重建是颞下颌关节病(TMD)永久性修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于(牙合)重建时如何确定最适颌种位.但是,由于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状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有关最适颌位的概念、髁状突参考位与(牙合)重建的关系、TMD患者的(牙合)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提出尽管正中关系位(CR)是生理性的最适髁位,可以用于建(牙合),但TMD病人的最大牙尖交错位(MI)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有些情况下,应采用生理性的MI建(牙合).若MI不是生理性的,应首先调整肌肉的状态,然后再选在CR位或适应性正中位建(牙合).  相似文献   

4.
作者使用D—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总义齿颌位关系进行了探讨。无牙颌患者的最广泛接触位(PMI,CO)与正中关系位(CRO)不在同一位置,差异具有显著性。总义齿的最广泛接触位位于正中关系位前方0.72土0.39mm的范围之中。总义齿的最广泛接触位变异很大,在同一患者的不同次咬(牙合)都有差异,即总义齿患者肌肉自然闭合的终点并非一个精确的点,而是一个相应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牙合)重建就是用牙齿(牙合)面的修复体或替代物恢复(牙合)面的解剖形态,恢复牙尖交错(牙合)和牙列生理功能的过程,关键在于确定最适颌位。最适颌位必须保证口颌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使髁位具有可重复性,无颞下颌关节的不适和功能异常。但是,目前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建(牙合)中确定最适颌位存在争议的因素、有关髁突运动轴的研究、髁位的可重复性与髁位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T-Scan Ⅱ对由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12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相同垂直高度的条件下,同时制作了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直向前lmm以及自然咬合法确定的三种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C),用T-ScanⅡ咬合力计检测义齿调(牙合)前、后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咬合接触时间三项指标,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牙合)前,义齿A、B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相比义齿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A咬合接触时间明显长于义齿B和C(P<0.05).义齿A调(牙合)前后只有咬合接触时间显著减少,其他两项指标调(牙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义齿B调(牙合)前后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齿C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调(牙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咬合接触时间调(牙合)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哥特式弓轨迹定点前lmm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更能与肌肉、关节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临床发现上下颌总义齿戴用一定时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合)磨损,严重者可影响颌位关系及(牙合)关系。本文对133例中老年无牙颌患者的总义齿(牙合)磨损,进行了临床调查。  相似文献   

8.
无牙颌病人用总义齿作(牙合)重建(Occlusal rehabilitatior)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颌位的确定。下颌的运动和位置,由有关的颞颌关节、神经、肌肉、韧带和牙齿等的限制并决定。无论有牙颌或无牙颌,在一定的界限范围内,下颌可任意采取各种各样的位置,即存在着无数个颌位。从咬合功能角度来看,自然牙列存在时,下颌最基本的位置有:最广泛接触位、后退位和下颌姿势位三种位置。它们和无牙颌建(牙合)时颌位的确定均有密切的关系。颌位的确定,主要包括上下颌骨垂直和  相似文献   

9.
牙合是上下颌牙列之间的静态接触或动态咬合接触关系,以及在口颌系统功能和功能紊乱中控制牙接触的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生物学关系。牙合学以咬合研究为中心,探索咬合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理解咬合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牙合与颌位是牙合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及正中关系的正确理解在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蜡(牙合)托取单颌总义齿颌位记录,因受对颌牙列固有(牙合)型的限制和影响,容易招致牙台不平衡。如何防止(牙合)不平衡、笔者有如下体会: 1.对颌牙列单侧后牙(如)伸长,牙列的其余部分(牙合)面规整,取记录时应把(牙合)力平均分布于(牙合)面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关系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是具有重要生理和临床意义的下颌位置。正中关系受颞颌关节韧带限制,属物理性定位,因此比较恒定,重复性好,也容易被记录。Ramfjord指出正中关系是唯一的有牙或无牙者都能重复的稳定的颌位,是唯一的保证两侧颞颌关节协调一致的参考位,是解决皎合问题的关键。在临床上,正中关系对全口义齿的修复、咬合重建、与颌关系的分析、验紊乱的检查与处理、牙体修复、正畸以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的检查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Owens用肌电图研究证明,正中关系不仅是下颌的参考位,也是下颌的功能位。它是下颌功能运动的边缘,主要是吞咽时下颌到达此位,咀嚼硬物时下颌也到该位,下颌副功能运动(牙空咬运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简化总义齿修复的烦琐操作方法及步骤,采用预成牙列进行总义齿修复取代(牙合)架排牙。我们从1985年初有选择的对部分病例进行探索,经63例总义齿病人的修复观察,效果满意。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病例与预成牙列的选择:必须是全口牙列缺失而上下颌颌弓大小形态较为协调的病人。如有较严重的深覆盖或反(牙合)不宜应用预成牙列进行总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13.
线性(牙合)总义齿肌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肌电图测试了解线性(牙合)总义齿和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的咀嚼肌肌电活动。方法 利用EMG对30例线性(牙合)总义齿和30例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测量双侧嚼肌和颞肌前束在正中颌位大力咬合及咀嚼循环时的肌电图。结果 在正中颌位大力咬合时,线性袷总义齿修复组颞肌前束肌电值高于解剖式袷总义齿修复组,尤以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患者最为明显(P〈0.05);在咀嚼运动循环中,线性(牙合)总义齿咀嚼周期的间歇期短于解剖式(牙合)总义齿(P〈0.05)。结论 线性(牙合)总义齿修复有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无牙颌再修复颌位记录的内容包括垂直颌位关系和水平颌位关系以及铰链轴关系.因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旧义齿使用多年,其(牙合)关系多表现为牙位与肌位的不一致.如果在全口义齿再次修复时不及时调整这种颌位关系的不当,最终会诱导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因此,确定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患者适宜的颌位关系是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  相似文献   

15.
全口义齿闭口式印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操作简单、易掌握的闭口主动性印模法取得总义齿精确终印模。方法:用托牙基底板加自凝牙托粉作托基托,用蜡作牙合堤,确定好颌位关系后,在牙尖交错位让病人做主动的闭口功能性咀嚼压力印模,获得精确的总义齿终印。结果:用闭口印模制作的总义齿,提高了义齿基托边缘形态学的适合度,固位力明显提高,很少发生黏膜压痛。结论:闭口印模简单易学、操作误差较小,表现了功能状态下的黏膜形态,符合无牙颌黏膜受力情况,是真正的功能性印模。  相似文献   

16.
正中(牙合)的前后位有不少争论。大多数病人的正中(牙合)位处于正中关系之前,这是由正中关系“滑移”至正中(牙合)的结果。一般都认为两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状突同时成线形排列于关节凹内,为正中关系唯一的参照位。近来介绍了一种测定正中(牙合)位置的新仪器—肌探测仪(Myo-Monitor),此种电子仪器放出微量直流电,通过安在下颌升支乙状切迹的电极,刺激有关下颌运动的肌肉,并探测得下颌正中(牙合)位—为“肌探测仪正中(牙合)”(Myo-Monitor centric)。现在已有许多口腔科医师应用此种仪器测定正中(牙合)位(牙尖间接触位intercuspal  相似文献   

17.
提要:口腔矫形颌位通常是用来描述髁突位于舒适的、可重复的、重建牙尖交错牙合时必须依赖的颌位,是患者义齿修复或正畸等口腔治疗后,下颌的生理功能运动颌位。本文从临床操作的角度,及垂直向的关系和髁突位置确定,总结目前争论的几种口腔矫形颌位观点,并认为口腔矫形颌位不是某个单独的点,而是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只要能够形成和谐的颌位与牙尖交错牙合关系,牙合能在生理位行使功能,就可以认为矫形颌位的定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了在局部义齿修复中应用金属波形人工牙(下称波形牙)的优点、适应症和制作方法。波形牙是在树脂后牙(牙合)面放入波形带状金属,并与义齿支架整体铸造。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咬切性能,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牙槽嵴。波形牙适用于对颌牙伸长、咬(牙合)过紧、正锁拾、不能排成品牙、交叉验和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做铸造金属(牙合)面者。制作方法:将研究模型固定于调节验架上,确定切道斜度、髁导斜度、猞位关系。根据余牙和对颌牙确定义齿的咬合方式,如平衡(牙合)或非平衡(牙合)。首先考虑最一般的铸造支架设计,再根据特殊情况加以改变。波形牙的设计是在对颌牙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应该重新评价传统的以息止颌位的垂直距离作为总义齿修复出发点的作法,即以息止颌位的垂直距离减去咬合时的垂直距离等于(牙合)间隙的方法。因为在应用此法时,常遇到的问题是面部测量易出错及息止颌位的不恒定。作者报道了一项关于无牙息止颌位面部高度和戴新的全口义齿咬合位时面部高度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将改良(牙合)型理念应用于单颌总义齿修复中,并对其咀嚼效能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检测.方法 选择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志愿者,制作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戴用至少2个月后,采用多筛法对其咀嚼效能进行检测,利用Rosin-Rammler等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14名正常年轻人的咀嚼效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Rosin-Rammler等式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咀嚼杏仁20次和吞咽前食物颗粒分布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采用t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咀嚼20次和吞咽前咀嚼效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总体满意度接近70%.结论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在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患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