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特点,分析骨挫伤、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1例隐性骨与软骨损伤,其中骨挫伤70例,隐性骨折13例,关节软骨损伤18例。观察病变的MRI特点、分布,检出骨挫伤的序列敏感性。结果T1WI,STIR或PDWI(f/s)检出骨挫伤的敏感性为95.7%及100%。骨挫伤病变在关节主要分布于骨骼的边缘,脊椎主要分布于椎体上缘终板下。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平均宽度为1.8 mm,邻近区域的骨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变薄、断裂或缺损,软骨下骨挫伤出现率为100%。结论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均合并有骨挫伤,MRI是诊断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修复羊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以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材料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羊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分 3组。实验组 (n =12 ) :分离培养羊自体关节软骨细胞 ,采用微载体技术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进行扩增 ,扩增后的软骨细胞接种到预制的 β_磷酸三钙 (β_TCP)多孔生物陶瓷材料上 ,细胞_材料复合体经体外孵育后 ,无菌条件下植入预制的羊前肢肱骨头关节面缺损处 ;单纯材料组 (n =12 ) :采用单纯 β_TCP材料修复羊关节软骨缺损 ;空白对照组 (n =4 ) :制备的羊关节软骨缺损区未做任何修复。术后 3和 6个月分别取材 ,进行缺损区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在实验组羊关节软骨缺损处表面肉眼可见透明软骨样组织形成。组织学检查发现 ,术后 3个月时材料降解明显 ,未降解吸收的材料孔洞内广泛分布着新生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外基质丰富 ,Ⅱ型胶原染色阳性。至术后 6个月 ,支架材料几乎完全降解 ,缺损区被新生软骨组织所取代。在单纯材料组羊关节软骨缺损处术后 3个月时 ,可见从缺损区边缘有新生软骨组织向支架材料内长入 ,支架材料吸收明显。至术后 6个月 ,可见从缺损区边缘长入到支架材料内的新生软骨组织逐渐增多 ,但材料的中心部位未发现新生软骨形成。空白对照组羊关节软骨缺损区至术后 6  相似文献   

3.
<正>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软骨松动、剥脱,或者软骨下骨坏死,甚至骨软骨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距骨软骨病变,最早由Monro于1856年描述,是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容易继发踝骨关节炎。距骨骨软骨损伤通常发生在20~30岁之间,尤其常见于运动人群。双侧发病者占10%,并在男性中稍占优势。这种损伤在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为6.5%。但是由于该损伤早期不易在普通X光片上发现,因此,其实际发病率应该更高[1,2]。OLT发生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外伤是最常见的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与腕关节镜结果对照,探讨MR直接关节造影在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4例临床怀疑腕TFCC损伤的患者接受了常规MRI和MR直接关节造影,其中10例行腕关节镜检查.MR直接关节造影在腕拇长伸肌腱与伸指总肌腱间隙(相当于桡舟关节间隙)处进针,注入5~7 ml的钆喷替酸葡甲胺(0.1 mmol/L)混合液(0.3 ml钆喷替酸葡甲胺+100 ml生理盐水),与腕关节镜结果相对照,分析常规MRI和MR直接关节造影表现.结果 (1)14例中TFCC尺侧撕裂5例,桡侧撕裂4例,整体损伤5例(包括2例长期类风湿关节炎).(2)在脂肪抑制序列(STIR)及T2和T1WI序列上,损伤的TFCC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正常的低信号部分或完全消失,MR直接关节造影显示4例桡侧撕裂在腕TFCC的下尺桡关节和5例尺侧撕裂在尺骨茎突附着处可见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对比剂聚集,5例整体损伤在下尺桡关节和尺骨茎突附着处均可见对比剂.MR直接关节造影表现与腕关节镜结果在损伤部位相符合,包括4例桡侧撕裂,3例尺侧撕裂和3例整体损伤.(3)14例腕TFCC损伤患者,8例伴有下尺桡关节半脱位,6例伴有尺桡骨骨挫伤,常规MRI和MR直接关节造影均可清晰地显示其滑膜反应和骨髓水肿等表现.结论 MR直接关节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腕TFCC损伤,同时与常规MRI相结合能显示伴随的滑膜反应和骨髓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在关节软骨损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30例有膝关节损伤病史的青少年患者,使用AIRIS-Ⅱ0.3T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采用SE序列T1WI、水脂分离成像(FatSepG )序列对患侧膝关节行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MRI扫描后3周内行关节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结果:①FatSepG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93>0.75.②在29个异常观察面中有15个出现软骨面下骨质及骨髓内异常信号,占总病变部位的51.7%.结论:FatSepG序列是低场磁共振机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最佳序列,但不能作为唯一检查序列,必须与其他序列检查相结合;关节软骨下骨面缺损及骨髓信号异常对关节软骨损伤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黄伟  周全  董娟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44-845
目的分析脉冲式医用冲洗器在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3月,对56例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患者(其中关节损伤9例),于术中应用脉冲式医用冲洗器冲洗创口,对其冲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一期缝合创口48例,一期局部肌皮瓣移植1例,一期局部植皮1例,延期缝合3例,二期局部肌皮瓣移植2例,二期局部植皮1例;一期愈合50例(89.29%),皮肤浅表感染2例(3.57%),深部感染2例(3.57%),关节腔感染1例(1.79%),骨髓炎1例(1.79%)。按切口愈合分三级:甲级愈合44例(78.57%),乙级愈合6例(10.71%),丙级愈合6例(10.71%)。平均住院23.4 d。结论在彻底清创基础上,于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术中使用脉冲式医用冲洗器能最大限度地清除污染,提高伤口的愈合率,其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冲洗操作的病人,康复速度也较之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 T2-mapping成像对诊断早期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10例,病例组20例,运用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对照组关节软骨的T2值和病例组相对应于半月板撕裂处关节软骨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半月板撕裂中17例关节软骨表面T2值范围46.3~62.3ms,平均53.36±5.06ms;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T2值范围37.6~43.8ms,平均41.18±1.66ms.病例组与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T2值有差异且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mapping成像能发现没有形态学改变的损伤性关节软骨组织成分的改变,对诊断早期膝关节软骨损伤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一种能够对骨愈合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骨外固定传感系统. 方法利用Solidworks2007软件设计扣合式全环外固定装置,并与半环外固定装置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将S型拉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盒、数据分析软件组合成骨应力监测传感系统.进行基于动物实验的胫骨应力检测,通过实时X线判断骨愈合情况,形态学观察不同速度延长组愈合效果的差异,并与实时监测的应力值相对应. 结果力学性能测试证明,全环扣合式外固定装置的抗扭转、抗水平方向压力强度显著高于半环滑槽式外固定装置,还具有轻便、便于安装的特点.整套骨应力监测传感系统已经能够实现骨应力的实时检测与数据分析.X线和组织形态学结果表明,随着延长速度的增加,骨愈合效果略差,但是耗时短,此结果与监测的骨应力呈一致性. 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骨应力监测传感系统,并初步探寻了骨愈合过程中的骨应力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骨愈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1965年Urist首先发现脱钙骨基质具有骨诱导能力以来,人们已陆续发现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多为活性蛋白质或多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增加矿化物质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VEGF)转染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后的体外表达情况,并以含该转染体系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大动物负重骨缺损的修复研究。方法将外源性基因rhBMP-2和rhVEGF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方式转染第四代ADSCs,以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后,用RT-PCR和SABC免疫组化法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其转染后第2天和第4周表达情况。建立小香猪自体前肢尺骨中段1.5cm骨缺损模型,分3组进行对比试验:(A组)转染了生物活性因子的ADSCs与脱细胞骨基质材料(ACBM)复合而成新型组织工程骨植入修复组;(B组)未转染生物活性因子的ADSCs复合ACBM植入修复组;(C组)未处理组。以x线和组织切片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转基因ADSCs在转染后瞬时和4周时都可表达rhBMP-2和rhVEGF。大动物骨缺损修复实验中,前2周内3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的急性炎症反应;连续x线观察和骨切片显示:A组在术后第3个月已完全修复,且修复效果和进程明显优于B组,C组缺损则主要由纤维结缔充填。结论rhBMP2及rh-VEGF转染ADSCs后可获得4周内稳定的表达。携带该缓释体系的新型组织工程骨是一种具有显著成骨能力的优良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生物人工材料(biological artificial material,BAM)人工骨修复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采用BAM人工骨进行手术植入修复骨缺损的32例下肢负重骨骨缺损患者,年龄21 ~ 77岁,平均32.5岁.骨缺损体积为1.0 cm×2.0 cm×2.5 cm~3.0 cm×3.5 cm ×5.0 cm,平均15.4 cm3.骨缺损病因主要为粉碎性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慢性骨髓炎等.术后即刻及术后1,2,3,5,7,9,12,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改变情况、骨缺损修复及患肢负重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9 ~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或全身移植物排斥反应.随访X线片示术后3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与骨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明显有新骨长入,人工骨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2.5 ~4个月,平均3.2个月. 结论 BAM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其内结构可以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可用于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乳腺癌标本,并以30例乳腺增生症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MMP-13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72.8%)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13.3%),且乳腺癌组织MMP-13表达阳性积分亦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P〈0.05);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转移与MMP-13的表达有关,乳腺癌组织中的MMP-13为高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复合仿生骨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 ,探索使植入材料降解与新骨形成相匹配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快速成型工艺 (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 ,RPM)制备不同成分及配比的聚酯和磷酸三钙 ,分别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 (bBMP)后植入兔桡骨缺损 ;于 8、1 2、2 4周进行骨缺损部位X线摄片并取材 ,作大体和组织学观察 ,以Lane SandhuX线和组织学评分标准记分 ,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材料降解率。结果 不同时间点作上述检查 ,均见骨缺损部位有不同程度的材料降解及新骨形成 ;所得相关结果分别用SPSS1 0 .0作组间t检验分析 ,以P <0 .0 1为有显著性差异 ;聚去消旋乳酸 (PDLLA) /磷酸三钙 (TCP) (5 :5 )组分别与PDLLA/TCP((7:3)组和PDLLA/TCP(6 :4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聚丙交酯 乙酯共聚物 (PLGA) /TCP(5 :5 )组分别与PLGA/TCP(7:3)组和PLGA/TCP(6 :4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DLLA/TCP(5 :5 )组与PLGA/TCP(5 :5 )组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合材料PLGA/TCP(5 :5 )组和PDLLA/TCP(5 :5 )组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其成分及配比的选择可作为筛选和构建复合仿生骨支架材料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构建pIRES2-EGFP-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表达。方法应用DNA重组方法构建pIRES2-EGFP-VEGF165,并将其转染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采用ELISA和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HGF165的含量及生物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IRES2-EGFP-VHGF165,将其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具有促使内皮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VEGFl65.将其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高水平地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VEGF蛋白。  相似文献   

19.
骨形成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异位诱导成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骨形成蛋白2(BMP2)重组腺病毒,探讨其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 将BMP2基因克隆到转移载体pAdTrack-CMV中,在细菌BJ5183中与pAdEasy腺病毒基因组进行同源重组,得到BMP2重组腺病毒基因组,通过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然后,用其进行裸鼠异位诱导成骨。结果经过PCR及酶切鉴定,证明获得了BMP2转移质粒pAdTrack-BMP2和BMP2腺病毒基因组,并包装出重组腺病毒。组织学观察显示,2周时局部大量纤维样细胞聚集,软骨细胞分化;5周时骨小梁形成,软骨细胞已退化。结论 BMP2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异位诱导成骨的功能为其在BMP2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