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肮癌诊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针对肺癌的各种检查方法设计了以医院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Mantel-Haenszle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对象中,吸烟史、家族史、肿瘤史、X线检查、CT检查与肺癌的关系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AT痰检、CT检查、X线检查、主要症状是影响肺癌临床诊断的主要因素。建立肺癌模型,回代结果显示:灵敏度为93.92%,特异度为73.28%,准  相似文献   

2.
胸部X线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存在 3个主要问题 :(1)X线早期诊断肺癌仅 6%~ 15 % ;(2 )进展期肺癌的X线诊断有 10 %~ 15 %的误诊率 ;(3)对于手术切除可能性的估计比较困难。CT及MRI检查则能突破普通X线检查对肺癌诊断的限度。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手术的可能性 ,TNM的分期具有更可靠的依据及价值。1 CT与MRI在肺癌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及指征CT用于肺癌的诊断与分期已有 2 0多年。CT能发现胸片所不能发现的肺内隐蔽部位的病灶 ,并通过图像后处理方法对病灶进行形态学上的分类和定性 ,以帮助临床在TBB/TB…  相似文献   

3.
我们使用HX肿瘤测定仪对100例肺癌者和102位健康对照者进行诊断,并同病理诊断、X线诊断进行了比较。总符合率为84%,假阳性率为6.9%,假阴性率为16%。I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最高。肺癌的病理类型和临水TNM分期对HX信息有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获得的HX信息强度越高。将X线、胸部CT、支气管镜和CEA的诊断符合率与HX肿瘤测定仪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HX肿瘤测定仪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童奔,李淑桂,李世业,李亮,支修义,降淑娟,秦燕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借助X线片、胸部CT、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及血液生化等项检查手段,有经验的临床...  相似文献   

5.
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早期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像学方法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MRI)对减压性骨坏死(DO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0例工龄超过1年的潜水员,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线、CT、MRI检查,分析3种检查方法间的符合率、早期诊断率。结果 X线、CT和MRI的检出率分别为30.0%、73.5%和67.7%;X线与CT和MRI间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8%、100.0%;CT和MRI的早期诊断差别为65.7%、56.5%,与X线平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CT和(或)MRI比X线具有更高的检出率,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及治疗支气管结石上海市胸科医院(200030)薄维娜支气管结石系指在支气管内的钙化物质,临床较为罕见,常误诊为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症或肺癌。支气管结石症的诊断,除X线检查外,支气管镜,尤其是纤维支气管镜,CT扫描等对该病的诊断有着重...  相似文献   

7.
胸部CT在矽肺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胸部CT 检查在矽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 名长期接触矽尘的工人进行临床、X 射线平片、胸部CT 等检查, 该组病人平均年龄(59 ±2) 岁, 平均接尘工龄29 年。结果 两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结果是类似的, 但对早期矽肺的诊断CT 片并不优于普通X 射线平片, 在8 例经CT 检查诊断为0 + 的病例中有2名X 射线平片检查诊断为矽肺Ⅰ期; 而对融合团块的发现, CT 检查要较X 射线平片检查敏感, 在经CT 检查发现的27例有融合团块的复杂矽肺病例中, X 射线平片检查只发现22 例。另外对于矽肺合并症的诊断CT 检查对临床也很有帮助, 在合并肺癌的7 例病人中, 均属经CT 检查证实, 在合并肺结核的13 例病人中也有9 例经CT 检查证实。结论 胸部CT 与X 射线平片比较虽然不能发现更多的早期病例, 但能较早地发现团块融合改变, 此外对肺结核及肺癌等合并症的发现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超声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胸膜炎在各型肺结核中占5%~10%[1],结核性胸腔积液通过X线可以发现,但单从X线胸片中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B超显像检查,可以帮助临床诊断,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1995年1月至1998年我们观察了137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档螺旋CT的不断引进及中心工作站的配备,螺旋CT机及工作站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广泛地重视,其中虚拟内窥镜成像(virtualendo-scop;VE)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但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自97年4月~99年1月,应用该技术对38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38例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7.5岁。全部病历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2.扫描方法:采用TOSHIBAXpressG/X螺旋CT机,扫描条件120K…  相似文献   

10.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与组织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疑似肺癌患者12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无水乙醇固定、巴氏染色法染色及显微镜下观察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1218例疑似肺癌病例中932例诊断为肺癌,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6.5%,其中男性613例,占总检出的65.8%,女性319例,占总检出的34.2%。不同年龄组与细胞病理学诊断分型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细胞病理学诊断在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当临床无明显症状、影像学不能明确诊断以及无法获取病理组织时,其临床应用价值更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HR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收治的2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同时接受常规螺旋CT和HRCT检查,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增强扫描前CT值在26~46HU之间,病灶增强扫描后不同时点CT值为:60s56~90HU,120s34~75HU,240s30—50HU。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HRCT检查与常规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HRCT对于液化、钙化、空泡、支气管气相等密度特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细毛刺、光滑等边缘特征,以及不规则形、分叶和类圆形、圆形等性状特征检查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螺旋CT检查。结论HRCT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早期周围型肺癌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部结节随访时低剂量CT较常规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21名测试者分别行低剂量CT和常规CT检查,所有测试者的检测图像分别由5名专业医师进行独立评估。结果 低剂量CT和常规CT对肺癌的筛查无显著差异。结节病变检出率一致性接近82%(P<0.001),病变确诊率一致性超过96%(P<0.001)。低剂量CT的肺部辐射剂量范围为1.5~3.6 mSv,仅为常规CT肺部辐射剂量的1/6左右。结论 在肺部结节随访中,低剂量CT能够作为常规CT的有效替代方式,并可减少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误诊的原因及正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998~2009年误诊的53例肺隐球菌病,就X线及CT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3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肺炎、肺部感染31例;误诊为肺结核15例;误诊为肺癌7例。在抗炎、抗结核及抗癌治疗效果不明显,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配合检查痰液和脑脊液找到新型隐球菌而确诊。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隐球菌病很可靠很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种影像学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疑诊前列腺癌患者的经腹超声、经直肠超声、CT平扫及强化、MRI平扫及强化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得病理结果,总结每项影像检查对前列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及影像学综合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经腹超声、经直肠超声、CT平扫及强化、MRI平扫及强化、敏感度分别为70.0%、85.7%、64.3%、97.1%,4者结合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多项影像联合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确诊具有重要帮助;对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变更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7月~2018年12月到本院进行肺结节及肺癌治疗的老年患者中任意挑选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个诊断小组,每个小组50例肺结节及肺癌老年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诊断A组选择CT扫描的方法进行诊断,诊断B组选择MRI技术进行诊断,将两组肺结节及肺癌老年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的诊断结果上明显的差异,CT组的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而MRI技术的组织分辨力较高,两组肺结节及肺癌老年患者的诊断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的诊断效果上均有一定的作用,CT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MRI技术在诊断的过程中给老年患者带来的放射影响更小,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特点。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2009年10月~2013年6月、已排除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35 686例健康体检人员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别按性别、年龄段等进行分组,比较肺癌检出率、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结果筛检并经病理确诊肺癌51例(1.429‰),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分别为36、11、4例,1、2、3、4期肺癌分别为31、0、4、16例。肺癌总检出率、腺癌构成比、腺癌检出率及1期肺癌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肺癌平均分期及鳞癌、小细胞癌构成比女性均低于男性。腺癌、鳞癌、各期肺癌及男女肺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并提高肺癌检出率,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放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包括15例病理证实且均行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一个疗程后行CT复查,先对肺部病灶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扫描参数为层厚8mm,螺距1.5,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降为20、40mA。常规剂量扫描除管电流为120mA外,其余同低剂量扫描。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二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对放疗前后病灶特征做出评价。结果15例肺癌中8例为周围型,7例为中央型。两组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肿瘤放疗前后大小、支气管狭窄、胸膜侵犯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检出率相同,常规剂量组、40mA组检出空洞坏死7例,20mA组检出6例。结论低剂量扫描在明显降低辐射的同时,与常规剂量扫描对肺癌放疗前后特征的检出情况基本相同,可作为临床肺癌放疗随访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分型及诊断途径。方法对25例SCLC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对照、观察,分析SCLC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结果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岜结广泛肿大,是SCLC的CT表现特点,CT诊断的可靠性大约为80%,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到90%。结论CT螺旋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SCLC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效果与CT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7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疑似肺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类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弥漫型肺癌)的正确诊断率、误诊率以及病理组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不同病理分型结果、多层螺旋CT特征。结果病理组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不同病理分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检查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弥漫型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误诊率显著低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弥漫型肺癌患者(P <0.05);多层螺旋CT特征:(1)肺癌病灶呈现结节;(2)肺癌肿瘤边界清晰;(3)病灶呈现小片形状且边界较为模糊。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分辨和诊断肺癌病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初诊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56例,全部病例临床资料齐全,均进行X线胸部正侧位平片、CT、MRI扫描检查,52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33例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接受3—18个月追踪观察。结果初诊为周围型小肺癌的56例中,经进一步检查证实X线平片确诊12例(占21.46%),误诊44例(78.54%);CT扫描确诊21例(占37.50%),误诊35例(占52.79%);56例中有52例接受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计58个病灶,共取材120次,平均2.07次,检查结果52例中恶性肿瘤38例(占73.08%)。52例中33例接受手术治疗,除3例与肺穿刺结果不一致外,其余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正确率为94.34%。结论通过四种影像学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认为:对于难以定性的肺结节病变应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免造成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