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小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后遗症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治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相比单独用药,疗效更好、不良反应低且无明显后遗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阿昔洛韦治疗+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肖月红 《中外医疗》2016,(36):99-101
目的 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9月,计算机随机法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加阿昔洛韦静滴治疗,实验组加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静滴治疗,对比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的疗效以及后遗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毒性脑炎患儿(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P<0.05),后遗症几率(16.67%)较对照组后遗症几率(36.67%)低(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接受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以促进其不良症状的缓解,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参照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阿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分析对血清SNE、S-100β、MMP水平的影响,随访1年,记录后遗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β、MMP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改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减少后遗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63.33%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抽搐、头痛、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以及脑脊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辅助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小儿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xx),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后遗症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治疗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相比单独用药,疗效更好、不良反应低且无明显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析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5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优于单用阿昔洛韦,且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子恒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37-13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恢复状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儿病症,缩短患儿意识恢复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翟静 《中外医疗》2011,30(30):11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4例,采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1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8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2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前者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后者加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静脉滴注联合治疗,最后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纳络酮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就常规治疗方案的应用阿昔洛韦(对照组,40例)与加用纳络酮(观察组,40例)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患儿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纳络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具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玉花 《中外医疗》2010,29(32):124-124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病毒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1例患儿总有效率96.8%;对照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8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在治疗时均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关键,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阿昔洛韦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用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更昔洛韦、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小儿患儿的病情干预效果。方法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儿科接受诊疗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42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患儿接受治疗方案为准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观察组,每组210例,对应常规小儿病毒性脑炎对症治疗,常规治疗联合更昔洛韦、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在病情控制方面,常规组有效率为83.3%(175/21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204/210),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结论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制定治疗方案时选择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冯勇 《当代医学》2014,(22):123-123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阿昔洛韦是一种相当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性脑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石春香 《当代医学》2021,27(8):54-56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盲抽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血清神经功能指标[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P、S-100β、NS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使用,可有效减轻病毒性脑炎患儿炎症反应及脑损伤,且预后效果显著,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7.
谌官和 《中外医疗》2012,31(22):99-100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患儿。全部患儿在进行基本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只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记录,2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统计得到观察组药物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药物总有效率为76.67%,将2组得到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方面比单用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要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01~2012-04以来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组(观察组30例)和单纯更昔洛韦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给药,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意识障碍、抽搐等消失时间分别为(3.50±0.60)d、(3.70±0.35)d,均较对照组(4.80±1.20)d、(4.96±1.30)d短,且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G)水平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P<0.05);两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方案治疗效果,其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和干扰素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更昔洛韦治疗,给予试验组患儿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