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分析CR系统各种伪影的特点,从扫描器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IP板的构造、影像处理、操作者的错误等方面阐述CR伪影的产生原因。结果伪影大概可分为:前后次影像重叠伪影、IP板扫描中卡片引起的伪影、“流空效应”伪影、灰尘引起的伪影、IP受损引起的伪影、摄影条件过高产生的伪影、散射线引起的伪影、扫描过程中外来光线引起的伪影等方面。结论正确认识CR伪影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尽量防止伪影的产生,大大提高CR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CR图像伪影直接影响诊断的质量,本文分析了CR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探讨消除和减少伪影的方法.材料与方法使用柯达800、柯达900CR激光扫描仪,柯达GP-25型成像板(IP板),通过它们获得X线数字化图像,根据伪影图像的形状、大小及颜色(黑白)来分析和查找伪影产生的原因.结果 从200幅伪影图像中分析并证实,其伪影来自成像各个环节,包括成像板(IP板)143例,占71.5%;CR激光扫描仪48例,占24%;激光相机9例,占4.5%.经过相应处理后,大部分伪影都能够消除或减少.结论 只要医技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CR系统的操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维修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特别是对CR暗盒及IP板进行正确的清洁维护,CR的伪影是可以避免或消除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P板影响CR乳腺摄影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办法.方法:对85张由于IP板因素造成的CR乳腺片伪影进行分析.结果:影响CR乳腺图像质量的IP板相关因素主要有IP板污染,IP板受损,IP板潜影及IP板量子噪声.结论:正确认识IP板伪影产生原因及对乳腺图像质量的影响,注重IP板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最大程度减少伪影产生.  相似文献   

4.
CR伪影的研讨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分析CR系统各种伪影的特点,从扫描器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IP板的构造、影像处理、激光打印、操作者的错误等方面阐述CR伪影的产生原因。探讨减少CR伪影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CR900系统工作中图像的稳定性,尽量避免各种操作不当产生的伪影.方法随机抽取 CR图像 1000张,分析其中伪影的产生原因.结果 经过分析将伪影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防止与处理方法,提高了图像质量,增加合格率,降低废片率.结论 CR系统是较为复杂的工作过程,把握每一个工作环节对获得良好的影像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 radiography,CR)伪影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和消除防伪影产生的方法.方法对工作中产生的 CR伪影进行分析,并将原因追溯到 CR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果产生伪影的原因有 :(1)CR系统软、硬件本身造成; (2)CR系统保养不当; (3)人为操作因素.结论 CR伪影直接影响诊断正确性; CR伪影是可以避免或消除的.  相似文献   

7.
曹征柱 《黑龙江医学》2010,34(9):706-707
目的 CR图像的伪影直接影响诊断的质量。本文探讨引起CR图像伪影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了我院2008-10~2009-05间,数字化摄影显示有影像伪影(传统X线摄影常见的伪影除外)的照片131幅,根据伪影图像的形状来分析伪影产生的原因。结果从131幅伪影图像中分析并证实,其伪影来自成像系统各个环节,经过相应处理后,部分伪影能够消除或减少。结论只要技术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CR系统的操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维修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维护,CR的部分伪影是可以避免或消除的。  相似文献   

8.
与IP板相关的CR图像伪影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CR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质量。分析成像板即(IP)板因素对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伪影产生原因、探讨消除和减少伪影的方法。1材料与方法我科于2002年开始使用柯达900系统设备,通过它获取X线数字化图像。柯达GP91型IP板,日立500 mA X线机一  相似文献   

9.
石静  曹江欣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96-1097
计算机X线成像(CR)系统是以X线成像(imagingplate,IP)作为载体记录X线曝光后形成的信息,由激光读出信息并经图像后处理形成数字影像的设备。CR所具有的优势已被临床认可,但是CR系统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伪影,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产生伪影的原因,从而预防和淌除这些伪影,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振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25-726
CR作为X线屏-片数字化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各级医疗单位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应用,其优势随之显现,影像质量有了跨时代的飞跃,但实际技术操作中,CR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伪影产生,这些伪影直接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影响诊断的正确性。所以充分认识伪影特征,分析探讨伪影形成原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几种光凝器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光凝术的时机。方法 选用半导体532倍频激光格栅光凝黄斑囊样水肿64眼:播散性光凝治疗早期非缺血型RVO32眼;全视网膜光凝缺血型60眼(其中39眼是由非缺血型转化为缺血型),14眼应用8l0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 格栅光凝黄斑囊样水肿有效率为75.00%,视力进步51.57%。非缺血型RVO 6个月后出血吸收率71.87%,视力进步43.75%,12.5%转化为缺血型。2l眼缺血型RV0532倍频激光治疗有效率23.8l%,出血吸收后补充光凝42.86%,无效33.339/6;由非缺血型转化为缺血型的有效率为84.62%,视力进步33.33%;8l0半导体激光治疗14眼,有效率100%,视力进步28.57%。结论 黄斑囊样水肿应尽早行光凝术,应选择波长大于514mm的激光器;非缺血型RVO早期光凝仍无法阻止新生血管的产生,其治疗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缺血型RVO应尽早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但伴明显出血时应选择红光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514nm氩离子激光、532nm倍频激光、810nm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斑的组织学改变。方法青紫蓝兔72只,随机分组后分别行514nm氩离子激光、532nm倍频激光和810nm半导体激光的视网膜光凝。于光凝后不同时间段,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比较三种激光对视网膜和脉络膜造成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三种激光能产生相同的视网膜组织学改变,但能量要求不一。光凝早期,810nm半导体激光对脉络膜影响较其他两种激光为甚;光凝后3月,当810nm半导体激光光凝损害仅达视网膜外层(外核层)时,其脉络膜组织学改变可完全恢复,与其他两种激光无明显差异。结论远期观察表明在达到临床治疗要求的能量水平上,三种激光对视网膜内层及深层脉络膜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激光打印技术应运而生。数字化激光打印有“湿式”打印和“干式”打印两种 ,数字化激光打印记录的图像信息量大 ,逐步成为图像胶片硬拷贝记录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激光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配对研究检查了职业性激光接触对心功能可能的影响。77名职业激光接触人员分别与77名非接触激光人员配对组成58对男性和19对女性。用心机图测定心功能。结果发现激光接触组的PEPI、IRT显著延长,PEP/LVET比值明显增加,而二尖瓣EFV显著降低,上述心机图表现提示长期接触激光后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用CO_2激光(功率7W)和YAG激光(功率7W和56W),对12人次的不同部位的皮肤,照射不同时间,进行破坏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对活体组织的有效深度与波长、照射时间、功率密度有直接关系。YAG激光比CO_2激光穿透力更深。照射时间长。功率密度大者破坏力大。激光在表皮和真皮穿透比皮下组织中快,并对激光破坏力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氩激光、倍频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小梁成形术的疗效作一前瞻性的评价和比较。方法随机地将原发性开型青光眼病人50例84眼分为三个激光组,分别用氩激光、倍频、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进行小梁成形术,随访三组的有效率。结果:三组各随访其的眼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的眼压下降数和成功率无差别。结论三种波长激光者有效地进行小梁成形术。  相似文献   

17.
用氮分子激光和YAG激光,激发一组新合成的激光染料,获得0.6717~1.52μm波段连续可调的激光输出。新型激光染料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2.3~34.7%)、Stokes位移大、光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调谐激光波长1.52μm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多次脉冲激光除了连续激光所有的激光强度、曝光时间和光照斑大小等参量之外,还具有脉冲频率、脉冲有效周期等更为重要的参量。调制这些参量可产生临床上所需的光凝损伤范围、形态和位置。由于脉冲间歇期的有效冷却作用,其所致的光凝损伤比连续激光所致的要小且致密,故更适于视网膜黄斑区的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高度近视58例115眼,分为LASEK组治疗28例55眼,LASIK组治疗30例60眼。术后1周,1、3、6和12个月随访检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和角膜雾状混浊(Haze)等并发症。结果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0.5、≥1.0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最大散光轴度与术后12个月的轴度比较,≤±15°者,LASEK组明显多于LASIK组(P<0.05),≥±30°者,LASEK组明显少于LASIK组(P<0.05);角膜地形图分析平均角膜中央屈光力与周边屈光力的差异,LASEK组(1.30D)明显小于LASIK组(1.63D),P<0.01);LASEK组角膜Haze明显高于LASIK组角膜层间混浊(P<0.01),但均为对视力无影响的<0.5级的混浊。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效果好,避免了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有可能成为今后主要的屈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氩激光、倍频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小梁成形术的疗效作一前瞻性的评价和比较。方法 随机地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50例84眼分为三个激光组,分别用氩激光、倍频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进行小梁成形术,随访三组的有效率。结果 三组各随访期的眼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的眼压下降数和成功率无差别。结论 三种波长激光都能有效地进行小梁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