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中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毒副作用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从本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随机选择9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治疗总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用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过程中,利用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均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导致一定毒副作用的出现,但培门冬酶治疗在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培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市三甲某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使用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用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化疗中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培门冬酶酰胺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用药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金彦宏 《大家健康》2014,(8):99-100
目的:探讨培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市三甲某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使用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用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化疗中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培门冬酶酰胺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用药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初发ALL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6.7%、86.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73.3%、83.3%,2组在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具有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抽样,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推行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对照组应用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vs 91.89%)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静脉栓塞、脱发、黏膜出血、排肠肌疼痛、巩膜黄染、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及乏力、精神差发生率亦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似,但较后者作用时间长、使用便捷,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金玮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154-154,157
目的:验证培门冬酰胺酶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1~4月收治的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培门冬酰胺酶治疗的情况来说明。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后有很好的疗效。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确实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等化疗药物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方法选择ALL病儿52例作为治疗组,给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培门冬酶(VDPAP)方案化疗;同时选择ALL病儿30例作为对照组,将VDPAP方案中的培门冬酶改为左旋门冬酰胺酶(余不变)化疗。密切观察化疗过程中尤其应用培门冬酶的不良反应,并给予有效的预防与护理。结果在化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组65例次化疗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38例次化疗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消化道反应、血凝异常、低蛋白血症、骨髓抑制和高糖血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不良反应经积极有效处理,病人均成功完成化疗。结论除过敏反应少之外,培门冬酶其他不良反应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似。合理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儿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培门冬酶(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及酶活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初发的ALL病儿,在诱导缓解期中采用L-ASP治疗27例,PEG-ASP治疗27例,观察两组病儿骨髓抑制程度、恢复时间及临床缓解程度,比较两组病儿微小残留病(MRD)值及门冬酰胺酶的活性。结果两组病儿骨髓抑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5,P<0.05);低、中、高危组病儿骨髓抑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SP组低、中、高危及T系、B系ALL的临床缓解程度与PEG-ASP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SP、PEG-ASP诱导治疗后,两组MRD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SP及PEG-ASP用药后活性均大于100U.L-1,且PEG-ASP活性持续2周。结论 L-ASP与PEG-ASP治疗儿童ALL疗效相当,但PEG-ASP的作用时间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近期疗效及对患儿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拟行化学治疗的ALL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联合化疗(VDLP方案);研究组行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联合化疗(VDPAP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幼稚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平均住院时间、用药次数和治疗6个月及1年的无事件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幼稚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与PLT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与血尿素氮(BUN)、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值明显升高,白蛋白(ALB)与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研究组患儿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与用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及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白血病(AL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将83例初发ALL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试验组给予培门冬酶+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骨髓状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第15天、第33天时,两组处于骨髓M1、M2、M3状态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血生化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门冬酶与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初发ALL的近期临床效果相当,可作为门冬酰胺酶的替代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或减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新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184 3例, 对患者性别, 年龄, 危险度、药物、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涉及高危组患者居多;涉及药物以左旋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居前3位;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骨髓抑制并发感染与危险度及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ADR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 其中以骨髓抑制及并发感染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方遒  张慧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23-124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硫酸长春新碱”与“吡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重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分别诱导化疗ALL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ALL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吡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重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诱导化疗;观察组:“吡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硫酸长春新碱”诱导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R率、PR率与N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造血系统毒副作用、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及继发感染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国产药长春新碱要比进口药长春瑞滨实惠。结论吡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强的松加用国产药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诱导化疗ALL患者不但疗效佳,而且也经济实惠,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20-121
目的观察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采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设为观察组.30例行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补液、止咳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清民 《当代医学》2016,(10):125-126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路径。方法选取6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于综合诊断观察基础之上,观察组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6.78%,相比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为80.64%,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观察组31例患儿中,共计出现3例不良反应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9.66%;对照组31例患儿中,共计出现9例不良反应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9.03%;观察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临床治疗中,定向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药物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预期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利妥昔配合DC-CIK治疗儿童前体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重点分析利妥昔对DC-CIK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50例CD20阳性的ALL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化疗配合DC-CIK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化疗和DC-CIK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统计随访中两组患儿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Per2、Bmal1及EVI1 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略好,但其不良反应较多。观察组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利妥昔配合DC-CIK治疗疗效更佳,利妥昔对DC-CIK预后有促进作用,但其治疗后副作用较多且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染色体核型检测与化学治疗疗效关系。方法采用G显带常规技术对ALL患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68例ALL患儿均给予长春新碱、吡柔比星、L-门冬酰胺酶和强的松联合化学治疗,按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标准,+4、+10、+17、t(12;21)及正常核型为预后良好组,11q23、复杂核型及极差染色体未列出的其他异常核型为预后差组,t(9;22)及亚二倍体核型为预后极差组,观察各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及总有效率。结果预后良好核型组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核型差及极差组(Х^2=21.887,P〈0.001),总有效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Х^2=19.737,P〈0.001).结论染色体核型检测对ALL患儿化学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预后差组不应选用常规方案诱导治疗,而应选用疗效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秀珍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146+148-146,148
目的:比较氧氟沙星滴眼液与润舒(主要成分为氯霉素)滴眼液治疗儿童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急性结膜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润舒滴眼液治疗。对比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儿童急性结膜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儿童急性结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李海东 《医学综述》2012,18(16):2719-2720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分析。方法将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给予相应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vs 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碘伏液含漱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0.5%碘伏液含漱,对照组加用0.1%碘伏液含漱。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溃疡愈合时间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0.5%碘伏液含漱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腔溃疡疗效更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