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每组40例.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给予干预组超早期康复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FMA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68.92±15.43)分和(62.85±11.36)分;对比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FMA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51.83±14.62)分和(48.64±9.75)分,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呈谋 《华夏医学》2009,22(3):423-42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路海燕 《吉林医学》2011,(36):7677-7677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4例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发病48 h之内、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展训练,晚期组在发病15 d后开展训练,对两组在治疗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比。结果:早期康复训练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晚期康复训练。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中枢神经机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卢运康  陈萍 《医学文选》2004,23(6):744-745
我们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应用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9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时向东  董卓渊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33-3634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60例患者比较康复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尤以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显著(P<0.01),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也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情况允许下,愈早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石氏针灸的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24~48 h后开始康复与石氏针灸治疗,治疗30 d.采用改良的Bobath指数(MBI)、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改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P〈0.05,P〈0.05).结论早期石氏针灸与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MBI.  相似文献   

9.
10.
任凤梅 《吉林医学》2013,34(9):1770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做出分析和评价。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1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成员增早期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以及巴氏指数(BI)评分。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与康复治疗前相比,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试验组提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巴氏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干预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 方法 抽调我院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80 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于前者基础上开展早期针灸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评分(FCA)。 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分明,P<0.05;在实施前, 两组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后, 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比对照组更优, 差异分明,P<0.05;在实施治疗前,两组在 FCA 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观察组在 FCA 评分方面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分明,P<0.05。 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泛指不良情况出现,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应用高压氧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2.86%,对照组有效率71.4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对急性期脑梗死有协同治疗作用,两者合并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其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常规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行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7周进行评测,患肢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期法判定.结果:经7周治疗后早期的康复活动在患肢的运动功能状态、生活自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D 4组,每组各50例。均静脉滴注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等注射液及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在以上治疗基础上,B组同时增加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混合液150 mL;C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配合康复治疗;D组则按以上方法联合治疗。结果4组均观察180 d,按欧洲卒中量表(ESS)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均逐步提高。D组治疗后,各时点ESS及APL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90 d及180 d后,显著>B、C组。结论采用药物与早期康复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静脉滴注葛根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1h和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bid,连续治疗15d。结果2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是一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邵志梅 《中外医疗》2009,28(34):143-14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组24例,对照组22例,对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分别于入院3d及1个月内,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护理1个月后,与护理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赵永军 《吉林医学》2012,(32):7065-706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9例,年龄44~69岁,女38例,年龄46~7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提出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头MRI或者是头CT确诊。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首先都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加入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47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4%,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有所差异,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在临床用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非正规性随意锻炼。结果:康复组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达88.2%。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医学》2017,(5):397-399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2013-10—2016-10间于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本次试验的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试验组予以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脑出血后的并发症、致死率,并随访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表示)、运动功能(用FMA评分评定)。分析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是否有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短,(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随访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优于普通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较常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加快患者部分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