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强光 《甘肃医药》2013,(2):111-112
目的:探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普外科疾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对68例患者应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的临床资料,就应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的结果及诊治经验进行探讨。结果:56例术后即放置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甲级愈合55例;12例在伤口感染后放置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后愈合。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结论: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可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节省住院费用及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敏 《铁道医学》2013,(11):874-876
目的:观察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负压引流患者80例,传统组40例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改进组40例应用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比较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结果:改进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提前,术后72 h平均引流量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能够减少患者带管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缩短拆线时间,患者使用更安全、放心,护士操作省时、简便。  相似文献   

3.
李刚  贾胜洪 《当代医学》2014,(26):95-95
目的:探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跟骨骨折患者2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骨折,跟骨接骨板内固定,常规植入人工骨,术后均给予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吸引,术后观察切口愈合状况等。结果20例患者创口均无感染、均甲级愈合。结论在跟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能降低创口感染、切口皮肤坏死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负压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2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高负压组5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低负压组5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常规低负压引流球引流,两组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术后住院日、术后两日平均引流量、平均置管日数等相关指标对比性研究。结果:高负压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低负压组,术后两日平均引流量多于低负压组,两管平均置管日数短于低负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可以使早期引流充分,减少置管日期,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面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行急诊彻底清创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后行修剪直接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4例患者持续引流一周后创面修剪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患者经过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6例患者因创伤重合并骨外露经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封闭创面,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负压球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3月~2009年12月对观察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使用负压球细管引流,对照组术后使用传统粗胶管水封瓶闭式引流,两组患者均90例.结果 观察组在胸腔积液、第2天镇痛剂应用、引流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脓胸、第1天镇痛剂应用及管腔堵塞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负压球细管引流用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腔引流,创伤小,效果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与损伤感染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6例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损伤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的患者观察引流液、负压变化、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感染等.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46例创伤与损伤感染,术后持续负压吸引7-10d,负压维持在60-80kPa,除1例植皮失败,其余患者肉芽组织新鲜,植皮均成活,无功能障碍及护理并发症.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应加强心理和体位护理,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和负创材料漏气现象,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配合手术治疗创伤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皮肤损伤患者.结果 骨创伤创面38例,均为骨折合并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所有病例均在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创面缩小变浅,肉芽组织新鲜无脓性分泌物.再进行植皮或肌皮瓣转位术,术后愈合良好.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有效地解决了软组织缺损的难题,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及时观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运用的优越性.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高真空负压引流及中心负压吸引,通过观察术后引流液状况及术后皮下积液、感染率等指标,并与传统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对比,观察其优越性.结果 使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组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率低.结论 使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组和传统的中心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在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2例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22例,采用皮片打薄回植或反取皮回植后配合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创面全部治愈,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满意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术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不同创面序贯救治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血压、血液指标的影响,为规范化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5例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患者,采用"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具体伤情变化制定负压封闭引流时间,每3~7 d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改善进展;根据具体创伤情况制定二期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方式,同时进行血压、血液学指标的监测。 结果 所有创面在简单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后逐渐形成新鲜肉芽,无脓性渗出,创面面积逐渐缩小;29例患者经过1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后治愈,6例患者经过2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治愈;1例负压吸引面积达10%的患者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血红蛋白由117 g/L降至61 g/L,给予对症支持处理,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随后患者血红蛋白逐渐上升,经负压封闭引流2周、植皮术后3周,创面愈合。 结论 "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救治方案为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创伤患者提供了一项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避免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负压封闭引流面积达10%的患者,首次清创可能会影响血液学指标变化,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负压吸引过程对血液指标以及血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臭氧水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染性创面病人4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以VSD联合臭氧水冲洗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VSD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后7d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菌落计数、细菌感染情况,创面渗液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比较2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7d创面愈合面积、细菌清除率均大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术后7 d创面IL-1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VEGF标记指数明显提高(P < 0.01),且观察组病人创面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观察组病人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臭氧水冲洗治疗骨科感染性创面,可有效减小细菌菌落计数,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病人再次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钟甫华  郭峭峰  林炳远  陆建伟  张晓文 《浙江医学》2015,37(17):1443-1445,1452
目的 探讨创伤控制理论在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急诊收治的35例肢体损伤患者,以创伤控制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期治疗,早期急救控制出血、污染、临时固定,转ICU进一步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最后二期再行确定性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结果35例患者中,保肢成功32例(91%),各骨折部位达到骨性愈合,创面闭合良好,肢体恢复满意;因骨与软组织缺损伴严重感染、骨髓炎伴窦道长期不愈合、骨鳞癌变等原因而行截肢术3例(9%)。结论采取创伤控制理论进行分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保肢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负压引流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9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引流法,观察组患者接受高负压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换药次数、平均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抗生素用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计数(WBC)情况。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以及抗生素用量均明显较对照组更少,平均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CRP、TNF-α以及WB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运用高负压引流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感染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胸外伤的疗效.方法 15例胸外伤使用电视胸腔镜行胸腔内探查、胸腔内止血、肺叶楔形切除术、肺裂口修补术、凝固性血胸清除术.结果 15例全部治愈,单纯电视胸腔镜14例,中转开胸1例.手术时间(89.9±30.0)min,术后24~72 h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引流量(150±50.0) 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商品名:泰绫)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止血及术区不放置引流保证美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置于甲状腺术后创面并放置颈前引流;B组:创面不放置任何止血材料放置颈前引流管;C组:应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置于甲状腺术后创面不放置颈前引流。A组、B组分别于术后12h以及24h观察引流管的引流量。C组进行3~5个月的随访。结果:A组术后颈部引流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C组采取局部检查和彩超检查,均未发现有排斥反应、感染、血肿等情况。患者切口美观程度优于A、B组。结论: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在甲状腺术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止血作用,尤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避免放置引流管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心脏穿透性损伤(penetrating card iac traum a,PCT)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心脏穿透性损伤11例。术前对10例患者行心包穿刺,9例获阳性结果,经穿刺针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入心包引流减压。11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室剖胸10例,急诊室剖胸手术1例。10例选择左前外侧切口,1例经胸骨正中切口施行手术。结果: 11例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 根据胸壁伤口及临床表现作出早期诊断是心脏穿透伤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心包穿刺不仅能确立诊断,而且作为术前准备能为手术治疗赢得时间。紧急剖胸手术是心脏穿透性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应根据心脏伤口的部位、大小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新型的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观察其在妇科手术病人切口渗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妇科术后切口或引流口渗出病人,应用一种新型的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观察引流效果。结果30例病人应用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后切口较常规换药愈合时间缩短2~3 d,拔管时间缩短1~2 d,换药次数减少至0~1次,病人活动方便,舒适度增加,康复加速。结论妇科手术病人切口渗出中应用新型的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预防皮肤炎症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节约医疗成本,提高病人舒适度及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制水囊肝周填塞治疗严重肝外伤肝创面渗血的效果。方法严重肝外伤经清除坏死肝组织、创面缝合术后仍有渗血,或肝严重伤不适宜作过多操作者,予自制水囊肝周填塞,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本组9例患者无发生拔除压迫后再出血情况,术后24 h引流量仅为200~500 ml,纱布和水囊5~12 d拔除,平均7.8 d,1例3 d后行清创性肝切除手术,1例经填塞止血后转上级医院行确定性手术,1例发生膈下感染,术后12 d再予清创,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自制水囊肝周填塞压迫严重肝外伤出血,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止血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D)在肝硬化脾机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120例肝硬化脾机能亢进患者,其中行LS+ED治疗60例,行开腹脾切除术(OS)+ED治疗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2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但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且两组手术前后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ALT、AST、TBI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ALB无明显变化(P0.05);且两组手术前后上述肝功能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9/60),与对照组[48.33%(29/6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LS联合ED治疗肝硬化脾机能亢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解除脾亢进状态,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