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反复发作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形成等。如未经规范治疗,最终可发展为痛风性肾病。该病为常见病,多为中老年患者,关于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痛风的文献多为个案。本研究对既往国内病例报道及我院收治10例儿童及青少年痛风进行汇总分析。1对象和方法以"儿童和痛风"或"青少年和痛风"或"青年和痛风"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青年痛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选取100例青年痛风患者及100例中老年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从而分析和总结出青年痛风的临床特点。结果青年大多由于剧烈运动以及大量饮酒而导致痛风,中老年大多由于感冒、天气剧烈变化、利尿剂应用而导致痛风;青年痛风患者在临床症状发作次数、每次发作累及关节数、多次发作共累计关节数方面明显超过中老年痛风患者(P<0.05);在伴发病方面,青年伴发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概率相对较小。结论相较中老年痛风患者,青年痛风患者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应予以有效区分,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薇 《江西医药》2013,48(5):459-462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引起间质性肾炎及尿酸肾结石。引起痛风的主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ecemia,HUM),然而痛风的患病率远低于高尿酸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且常累及肾脏[1]。关节滑液尿酸盐晶体的检出或痛风石的出现为确诊的依据。随着饮食结构和环境因素的改变、经济的发展及人类寿命的延长,痛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2,3]。临床治疗痛风需要达到两个目的:及时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长期治疗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及痛风急性复发,促进痛风石的吸收[4]。下面简述痛风的防治。1急性痛风性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痛风发展到慢性期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比185例急性痛风与慢性痛风患者中年龄、性别、病程、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患者发展为慢性痛风与病程及血尿酸长期偏高有关(P<0.05)。结论病程越长,血尿酸水平长期偏高越易发展为慢性痛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痛风的病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痛风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预防方式。结果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25例治愈,1例患者痛风复发而再次求治。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镜检:关节急性期滑膜表面水肿、充血,有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样坏死,痛风结节形成;肾小球可正常或纤维化。肾间质-肾小管内可见尿酸盐结晶呈针状放射状排列,这是痛风肾的特征性病例变化。预防的方式:饮食,控制体质量,戒烟,多饮水,锻炼,合理的生活习惯。结论及时掌握痛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科学的预防,可以降低痛风的发作,减少痛风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王艳 《河北医药》2014,(13):2030-2031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中公布,全世界范围内,慢性病原因的致死率占所有死亡的60%,研究人员在关注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同时也发现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 )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脏受累出现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我们对体检人群中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及社区医务人员、社区人群进行有关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并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水娇 《淮海医药》2013,31(2):140-141
目的探讨痛风的发作频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痛风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导致本次痛风发作的发病诱因及发作频率等相关因素。结果大部分患者痛风急性发作都与不合理饮食有关。结论饮食不当与痛风发作有密切关系,合理膳食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痛风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慢性肾损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水平提高,痛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痛风肾病的临床表现不一,易误诊、漏诊,现将36例痛风肾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痛风与治疗痛风症的药物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急性发作时,尿酸盐微结晶沉积于关节而引起局部粒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痛风是现代富贵病,也有人将其称为"酒肉病""帝皇将相病",古今中外历史名流、领袖人物均有饱尝过痛风折磨的经历。如:亚历山大大帝、法国国王路易七世、路易十四世、英国皇后  相似文献   

11.
<正>痛风属中医"痹病"范畴,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中医"痛风"一词首见于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书中记载"痛风者,四肢百节走通,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形成;严重者伴有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综合近年来我国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城市痛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血尿酸浓度异常增高引起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过多的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韧带、软骨、皮下及其它组织形成半圆形痛性或无痛性肿块即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此病在欧美国家多见,我国较少见。1988年4月以来,我们先后收治4例严重痛风,均有肢体关节罕见多个巨大痛风石,其中一例共有大小痛风结节32个,另一例一个膝关节内一次取出痛风石达250克,实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痛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损害。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先天遗传因素所致尿酸生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痛风,称为原发性痛风。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痛风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性尿路结石、慢性间质性肾炎,甚至痛风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无症状期,只有出现前面所述的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可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通过对76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伴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治疗痛风的药物选择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肾功能不全是很多痛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治疗目标方面虽然没有差异,但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及某些药物的剂量使用方面却需要谨慎。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药物应用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并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及剂量。注意痛风药物用药剂量、药物禁忌证,加强监测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同时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CN)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G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根据有无痛风石将33例GN患者分为两纽,有痛风石组11例,无痛风石纽22例,对两纽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有痛风石组与无痛风石组患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②有痛风石组患者以40-76岁为主,无痛风石组患者以19~83岁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有痛风石组和无痛风石纽患者首发部位均以跖趾关节为主,有家族聚集倾向。④实验室检查肌酐、尿素氮、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沉、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尿pH值、尿比重、肉眼血尿、尿路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痛风石组尿酸高于无痛风石组(P〈O.05)。⑤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为常见伴发症。结论肾脏损害是原发性痛风的常见并发症,医务人员应提高对GN的认识,延缓患者肾功能表退,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以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石形成和关节畸形为其临床特点,常累及肾脏[1]。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呈年轻化趋势,并且与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有效早期干预及推进痛风治疗的规范化进程,本研究分析山西大医院风湿免疫科痛风患者的临床情况,并重点  相似文献   

19.
痛风的治疗现状及预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以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失常所致血尿酸增高,并伴有结缔组织内尿酸钠结晶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并可出现关节致残及肾功能不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谭冰  熊毅 《中国药业》2013,22(14):111-112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和加强尿酸的排除,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治疗痛风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包括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非甾体类抗炎药、丙磺舒等,但其均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中药及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逐渐发展起来,且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国内外对痛风治疗的药物进行综述,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