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普瑞巴林与曲马多联合治疗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普瑞巴林组和联合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联合组NRS、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和普瑞巴林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曲马多日最大剂量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曲马多用药剂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辛花平  吴枢武 《江西医药》2021,56(4):454-457
目的 为了进一步效果更佳的CPSP的治疗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比较药物联合针灸治疗,是否可以增强CPSP的治疗效果,减轻卒中后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本设计将CPSP患者分为普瑞巴林组、针灸组以及普瑞巴林联合针灸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PSQI评分及Cx43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3例和40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83.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2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n=26)采用普瑞巴林,剂量从150 mg·d-1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疗程4周。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估用药前及第1,2和4周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用药后NRS评分均降低,普瑞巴林组治疗后1,2和4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主要表现为头晕和嗜睡。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0)给予普瑞巴林口服150 mg.d-1,对照组(n=40)给予卡马西平600 mg.d-1,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疼痛程度,采用中国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分值的改变、持续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睡眠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和布洛芬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36例)和布洛芬组(36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布洛芬治疗2周。用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和布洛芬组治疗后1、2周末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普瑞巴林组VAS评分较布洛芬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和第2周,普瑞巴林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高于布洛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组在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和改善睡眠方面优于布洛芬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氨酚曲马多片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氨酚曲马多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普瑞巴林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75 mg/次,2次/d;氨酚曲马多组口服氨酚曲马多片,100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和氨酚曲马多片,用法同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疼痛数字(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和睡眠质量(MOS)评分。结果治疗后,普瑞巴林组、氨酚曲马多组、联合治疗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62.00%、64.00%、82.00%,联合治疗组与普瑞巴林组、氨酚曲马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NR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NRS评分明显低于普瑞巴林组、氨酚曲马多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QOL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QOL评分明显低于普瑞巴林组、氨酚曲马多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普瑞巴林组、联合治疗组睡眠干扰(SLPD)、睡眠量(SLPQ)评分显著降低,睡眠充足度(SLPA)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普瑞巴林组、氨酚曲马多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酚曲马多片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癌性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对症支持,观察组(32例)应用普瑞巴林治疗,共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vs. 75.00%,P=0.039)。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vs. 12.50%,P=0.391)。两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期间应用普瑞巴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剧烈的、顽固性疼痛,可使患者极度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应用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6例,有效缓解了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避免了带状疱疹神经痛迁延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共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590岁,病程4 d至6年。全组病例均经口服2种以上镇痛药无效,其中7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与分析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疤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42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马西平组与普瑞巴林组,每组各21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卡马西平组与普瑞巴林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卡马西平组与普瑞巴林组治疗后2、3、4周视觉模拟评分法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疤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带状疱疹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伐昔洛韦150 m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150 mg/次,2次/d,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1、2、4及8周时疼痛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3d后2组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8周研究组的疼痛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2.3±1.3)分比(3.8±2.0)分,(2.0±0.9)分比(3.5±1.8)分,(2.0±0.6)分比(3.5±1.1)分,(2.0±0.5)分比(3.5±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11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结论 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可使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增加、疼痛程度减轻,可以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普瑞巴林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正常生活。普瑞巴林作为神经递质调节剂,在临床治疗PHN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的缓解,评价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1、2、3、4周VSA评分均为显著降低(P〈0.01),但A、B两组的VSA评分与C组相比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C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较单独使用普瑞巴林和单独采用神经阻滞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临床药物》2005,26(8):449-450
2005年6月,FDA批准辉瑞公司的普瑞巴林(pregabalin,Lyrica)上市,用于成年患者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普瑞巴林150 mg,2次/d口服,联合应用芬太尼透皮贴4.2 mg,每72 h更换1次;B组:单独应用口服普瑞巴林150 mg,2次/d口服。两组分别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6、8周时的疼痛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A、B组的VAS评分为7.79±0.92、7.70±0.87,治疗2周后降至3.89±1.07、6.33±0.73(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亦存在相似情况。治疗后8周,两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除一般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PHN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普瑞巴林,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前列地尔联合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普瑞巴林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静滴,10μg/d,14 d。治疗2周、4周分别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和4周时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普瑞巴林组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痊愈率和显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起始剂量为75 mg/次,1次/d,1周内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将用药剂量增至1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元胡止痛片,1.5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1、2、3、4周疼痛VA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I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I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作用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GRP、SP、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的降低作用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元胡止痛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整体疗效满意,能快速且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并可显著下调血中相关疼痛介质的表达水平、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马建华  张杰  李玉华 《河北医药》2012,34(18):2812-2813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周围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所引起的疼痛[1].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疼痛剧烈,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多应用抗抑郁、抗癫痫及阿片类镇痛药,疗效不佳,不良反应较大.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8):1117-11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胶囊75mg,po,bid联合加巴喷丁胶囊0.1 g,po,tid;B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胶囊75 mg,po,bid;C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胶囊0.1 g,po,tid。3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数字评分(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据此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4.00%、70.00%;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87±0.74)、(5.10±1.26)和(5.03±1.23)分,NRS评分分别为(3.91±0.88)、(5.29±1.25)和(5.37±1.30)分,A组患者VAS评分和NR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为(4.03±0.85)、(5.92±1.16)和(5.83±1.11)分,SF-36评分分别为(372.84±73.25)、(348.07±60.54)和(345.67±59.72)分;A组患者PSQI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B、C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单用,二者联用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可更显著地减轻患者自感疼痛水平,改善睡眠和日常生活工作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故针对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特别是两者单药应用效果不佳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