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阿托伐他汀所致肝损害不良反应病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了解阿托伐他汀所致肝损害不良反应病例的表现和特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阿托伐他汀所致肝损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及观察,判断肝损害与药物的因果关系,为临床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保障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结果经过医生和药师的治疗和监护,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工作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临床,注重细节的观察和分析,为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4~2010年国内报道的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文献,整理并分析文献,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结果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为主,偶可引起血氨酶可逆性升高和变态反应。肌炎、横纹肌溶解等罕见,一旦发生即较严重。结论阿托伐他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一过性的,罕见某些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或药师在用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惠春  林大专  孙莹 《中国药房》2010,(44):4189-4191
目的:了解阿托伐他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24例阿托伐他汀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致单纯性横纹肌溶解症7例,横纹肌溶解并发肾功能衰竭1例,横纹肌溶解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肌病3例;致肝功能异常6例;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致过敏反应2例;致过敏性休克1例;致指关节疼痛1例。24例患者中,5例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例为低钾血症伴高血压和冠心病者,1例为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其他均为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超过60岁的16例(占66.67%),停药及相应治疗后22例(占91.67%)恢复正常,2例(占8.33%)死亡。结论:阿托伐他汀引发的肝功能异常、肌病等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1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诱导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实践,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1例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和易感因素,提出合理使用降脂药物的方案。结果通过药物的调整和加强患者的自我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使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增加,临床可通过降脂药物的调整、基因检测和加强患者的监测等方法 ,减少或避免严重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6):660-662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药学服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辛伐他汀联用罗红霉素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治疗过程,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在临床药师积极配合下,临床医师逐步完善了治疗,最终患者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实践可以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6.
黎林丽  张培莲  张佳丽 《中国药房》2023,(18):2269-2273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PCI术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协助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建议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并及时进行降阶梯治疗;选用左乙拉西坦片预防癫痫;对可能由阿托伐他汀钙片引起的横纹肌溶解进行鉴别诊断及对症处理;同时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结果 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该患者的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肺部感染情况好转,不良反应症状缓解,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结论 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时,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肾功能调整剂量并警惕其可能的神经毒性;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应综合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选择降脂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福州市长乐区医院2010—2019年上报的怀疑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累及系统-器官损害、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89例阿托伐他汀所致的不良反应报告、38例瑞舒伐他汀所致的不良反应报告。阿托伐他汀以肝胆系统损害及骨骼肌系统损害多见,瑞舒伐他汀以肝胆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多见;阿托伐他汀涉及系统器官的不良反应表现较多,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出现的LFTs>3×ULN、CK>10×ULN、SAMS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4~18 d,而瑞舒伐他汀多发生在5~20 d。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为严重,经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后易于好转及治愈。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主要不良反应观察指标相似,临床用药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以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阿托伐他汀、立普妥、阿托伐他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至2012年所有中文文献。阅读、筛选所有描述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报道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文献53篇,收集病例53例。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8倍,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0岁以上占52.83%。不良反应损害主要以消化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为主,构成比分别为43.40%和32.08%,临床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药物性肝炎,肌痛、关节痛及横纹肌溶解症。88.69%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0d内,特别是用药后1周内。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一般转归良好,但在高龄患者中,横纹肌溶解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阿托找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相关联,在高龄人群中其不良反应可产生致命后果。开始用药后30d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并进行生化检查,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22例,分析案例涉及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史,药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史情况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等。结果 22例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年龄 60岁患者的发生率最高(72.72%);不良反应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95.45%),肌肉疼痛不良反应较少见(4.55%);所有患者在停药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无死亡事件。结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应给予老年群体及存在合并症群体更多的关注,并尤其注意联合用药情况,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尽最大可能降低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致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使用阿托伐他汀且资料完整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诸多因素进行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5.4%(27/50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显示,年龄≥60岁、饮酒≥500 g·周-1、合并用药(胺碘酮)与肝功能异常有关,是阿托伐他汀致肝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饮酒和合并用药(胺碘酮)是阿托伐他汀致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选用他汀类药物时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信华 《中南药学》2014,(7):711-713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11例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瑞舒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3例;致肌肉酸痛及下肢无力各1例;致CK及CK-MB升高1例;致肝损害2例;致包皮水肿1例;致勃起功能障碍1例;致发热1例。结论临床应重视瑞舒伐他汀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2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田春秀 《中国医药科学》2014,(17):76-77,13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临床常见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出现的29例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阿托伐他汀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60岁以上老年患者出现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者较高,所占比例为69.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均为药物服用后30min~3个月之内。联合用药患者中服用2~4种药物的患者有21例,所占比例为72.4%。临床不良反应以骨骼、肌肉损害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48.3%。结论阿托伐他汀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血液、皮肤、肝、胆等方面的观察与监测,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及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陈秋琴  王君萍 《中国药房》2011,(28):2639-2640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的不良反应。方法:报道并分析我院心内科2例心肌梗死患者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后出现肝药酶升高的病例。结果与结论:未见文献报道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的病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仍然存在相互作用的危险,临床应慎重或避免合用,在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异常表现,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是一种具有良好降血脂效果的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常伴有肝脏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的类型有:细胞毒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阿托伐他汀致细胞毒型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引起肝细胞染色体DNA断裂和细胞形态学变化,导致肝细胞凋亡所致。阿托伐他汀致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使肝细胞窦状隙膜或胆管侧膜上转运体表达减少或功能障碍,或通过抑制胆盐和胆汁酸排泄相关转运蛋白的活性所致。防治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措施包括:应用阿托伐他汀前,应检测患者肝脏功能,了解病史、其他用药及饮酒习惯等;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因服用阿托伐他汀致轻中度转氨酶升高者可减少用药剂量,服用保肝利胆等药物;严重肝损伤者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收缩期动脉最大流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59%高于对照组的80.77%,且收缩期基底动脉、左侧/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围绝经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联合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缓解程度,及观察组用药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以评估阿托伐他汀对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5.7%,95.7%;对照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31.2%,80.5%,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用药后血脂水平较用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患者心绞痛缓解,降低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以后,对该用药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对60例患有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30)采取阿托伐他汀单一用药法,观察组患者(n=30)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法,对比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及其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有效改善患者各指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0.
王苹 《首都医药》2014,(12):61-62
目的对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老年患者的高血压且伴有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对照组的患者每天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5mg/d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每晚服用一次,20mg/d,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血压治疗水平(P〈0.05),并且对患者的血脂水平也有很好的控制(P〈0.05),能减少患者服药过程产生的心脑不良事件的产生。结论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且伴有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