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HBsAg携带者高达10%左右,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为了解本市乙肝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HBsAg携带状况及感染来源,本文选择1996年以来乙肝双阳性(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及乙肝单阳性(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血进行HBsAg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途径较为复杂,除宫内感染和分娩过程中感染外,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也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乳喂养是可能感染的途径之一。我国HBsAg携带者高达15%~20%,了解母体血液与乳汁中HBV标志(HBVM)及传染性如何,对指导HBsAg携带者的母乳喂养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对50例HBsAg携带者的母亲血液及乳汁中HBVM进行检测,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以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1 材料与方法1.1 母乳 50例HBsAg携带者母亲均来自海阳市人民医院妇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亦高达10%-15%。一般来说, 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孕妇HBsAg的阳性率为5%- 10%,其中约三分之一者HBeAg阳性。乙肝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故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减少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途径,特别是母婴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否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婴儿的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所产婴儿HBsAg阳性率为4.67%,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所产婴儿HBsAg阳性率为61.90%,χ2=59.96,P<0.01)。结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 (HBV)感染在烹饪专业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中的感染状况 ,为制定乙肝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 64名烹饪工艺系大学生进行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其中 16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的HBV血清感染标志作了 3年的动态追踪观察。全部受检者首先用反向间接血凝法 (RPHA)测定HBsAg ,阳性者则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复查其它感染标志。用改良赖氏法测肝功 (ALT)。结果 HBsAg累计平均携带率为 6 3 0 % ,各年级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12 0 6 P <0 0 0 5 )。HBsAg乙肝e抗原 (HBeAg)或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同时阳性血清占HBsAg阳性血清份数的 12 77%。 结论 对烹饪专业大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并同时开展HBsAg及其它HBV感染标志的动态监测 ,加强对具传染性检出者的卫生管理及门诊随访 ,在乙肝传染源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制定今后的乙肝预防策略时 ,应当把杜绝医源性传播和乙肝免疫预防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母婴垂直传播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1 232例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产检) 时检查乙肝两对半, 对其中HBsAg阳性者留脐带血检查乙肝两对半; 将其中产前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注射的孕妇单独列组, 与未接受治疗的进行比较。结果: HBsAg阳性孕妇的妊高征、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宫内感染、HBV感染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较阴性者高, 差异有显著性; 孕妇注射HBIG后, 新生儿HBV感染率降低, 差异显著。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健康有一定影响, 选择产前注射HBIG是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阻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给予观察组孕妇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再服用拉米夫定。比较两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阳性3例,HBsAg阳性率8.82%;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8例,HBsAg阳性率23.53%。两组在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夫定阻断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效降低胎儿感染。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引起.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的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慢性HBsAg的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简称双附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因此.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群中大量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啄困,不仅可成为礼会上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群中大量HBV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寻找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世界上控制乃至消灭乙肝的关键性课题。HBV阳性孕妇孕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有效的预防HBV母婴垂直传播,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规律接种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患者,根据是否规律接种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孕妇在孕28周及预产期前1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新生儿按照体重使用0.5ml、kg,145 IU/ml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并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μg,对照组则因为各种原因,在总计母体2次注射,新生儿4次注射中存在1次以上的未注射,在新生儿12月龄和18月龄分别检测小儿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情况,并统计两组抗体滴度.结果 12月和18月龄时观察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12月龄和18月龄乙肝表面抗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规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能较好的达到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芳  林进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72-1273
目的:探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2组,预防组60例,自孕28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每4周1次,共3次;对照组40例,不用药物仅定期产检;分娩时抽脐静脉血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60例预防组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2.5%),有显著差异(P<0.001)。抗HBS(+)率为51.67%,与对照组(12.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同时检出81.25%HBsAg(+)新生儿中孕妇为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结论:孕妇于孕晚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2.
拱忠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12-112,114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接生的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179例,且全部完成了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对其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新生儿中HBsAg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68%,且母亲大三阳者新生儿阳性率较小三阳者高(P<0.05);HBsAb阳性率为41.90%;母乳喂养93例,无HBsAg阳性新生儿。结论在儿童时期接种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的垂直传播,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胡连鑫 《职业与健康》2002,18(10):64-65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数量多,分布广,携带时间长,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已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其传染性及传染源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HBV携带者为当前乙肝的主要传染源,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和接触传播,这两者已得到确认。如何更有效地防止乙肝的传染也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 1992年在全国145个疾病监测点进行了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流行模式没有明显地改变,HBsAg人群携带率为9.75%。据有关资料报道,乙型肝炎多发于20~40岁年龄组的青壮年。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就业的高峰期,因此如何正确对待HBsAg携带者对从业人员本身以及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病毒围生期传播阻断的应用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莲  李志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99-2601
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 lin HB IG)是针对乙肝病毒(HBV)特有的丙种球蛋白(抗-HBs)。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HB IG或与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联合应用于HBsAg阳性孕妇及所产新生儿以阻断围产期母婴传播,并取得较可靠的干预效果。本文对162例HBsAg阳性孕妇,进行有关HB IG作用机制、应用时间、剂量、免疫效果等方面宣传与应用指导的结果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予以报道。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围生期母婴传播,减少新的传染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 HB IG阻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母婴阻断传播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64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孕妇给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孕妇应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治疗。观察乙肝病毒在母婴中传染的结果。结果:在分娩前观察组32例孕妇乙肝c抗原水平以及乙肝DNA复制水平低于对照组32例孕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中应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干预治疗,对乙肝母婴阻断传播效果显著,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减轻乙肝感染孕妇家庭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今后工作重点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乙型肝炎(乙肝)呈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全世界约有3.5亿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者,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就达1亿多,其中1/3以上是母婴传播所致,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应用使母婴间的水平传播及产中、产后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但HBV母婴传播中的宫内感染尚不能用乙肝疫苗完全阻断。若按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10%,HBV宫内感染率为5%~10%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17.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12月到广宁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共474例,按照孕妇自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情况将其分成3个组,第一组148例孕妇于怀孕7、8、9个月时各注射一次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第二组162例孕妇于怀孕9个月时注射一次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第三组164例无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足月分娩时,分别采集新生儿脐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第一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0%,第二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0%,第三组(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0.1%;经统计学分析,第三组(对照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一、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二组的阳性率也高于第一组(P<0.05)。结论适时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彻底阻断其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8.
刘玉香  张勇  徐红 《工企医刊》2005,18(4):98-9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传染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根据世界各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不同分为高(78%)中(2%~8%)低发区(〈2%)我国属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流行病学已证实人群中HBsAg携带者来自于母婴传播,妊娠后期患有乙肝或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婴儿90%以上被感染,并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A组50例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IU,B组40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多次应用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占有10%-15%。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120例HBsAg阳性的住院产妇的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的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