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未婚,20岁.因腹痛、腹泻2h就诊.患者缘于2h前因食用西瓜后出现腹痛,呈持续性,腹泻约4次,呈稀糊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月经期否认有性生活史,既往史体健.查体:体温36.3℃, 脉搏112次/min,血压90/52mmHg(1mmHg=0.133kPa).神智清楚,急性痛苦病容,面色苍白,腹部平软, 轻度的腹肌紧张.  相似文献   

2.
姜锋  任国平  杨瑛  李纪鹏 《医学争鸣》2004,25(12):1149-1149
1 病例报告 女,2 5岁,G2 P0 ,因停经2 5wk ,急性上腹痛1 2h于2 0 0 2 1 0 2 8入院.1 2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渐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增快.查体:T36 .5℃,P1 74次/min ,R2 5次/min ,BP 7.98/ 5 .32kPa .急性痛苦面容,被动屈曲位,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未闻及杂音.腹膨隆,上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可疑,未见肠型,肠鸣音稀少,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宫高不清,腹围88cm ,胎心音未闻及.血WBC 34.5×1 0 9/L ,N 0 .93,Hb 81g/L .B超检查示;腹部大量积液,肠管明显扩张,无肠管蠕动,胎心消失.入院诊断:①腹痛…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89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疼痛12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囊肿、前列腺肥大病史多年,右侧阴囊逐渐增大2年余.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90次/min,血压140/90 mmHg,急性痛苦面容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7岁,因持续性胸痛2h,发作性心脏骤停1.5h入院.患者以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及其他病史.因出现持续性胸骨后闷痛,持续不缓解,伴濒死感,当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转入我院,来院途中出现心室颤动,立即给予电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收入我科前电除颤2次,均成功转复心律.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高血压病"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 8岁,孕1产0 以“左下腹疼痛5h ,加重1h”为主诉于2 0 0 3年10月2 2日2 4时急诊入院。患者月经14岁初潮,周期2 8~30d ,月经期2~3d ,月经量、色均正常,无痛经史,末次月经时间为2 0 0 3年9月2 2日。5h前出现左下腹隐痛,持续性,1h前加重,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自觉恶心,曾呕吐1次。既往体质较差。体格检查:体温37 8℃,脉搏90次/min ,呼吸2 2次/min ,血压15 .0 0 / 11.2 5kPa(10 0 / 75mmHg)。神志清晰,精神差,面色苍白,营养发育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全腹平坦,脐下两侧均有压痛、反…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2岁.因上腹正中持续性疼痛15 h于1997年9月19 日入院.15 h前因情绪激动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左侧肩背部放射,伴轻度胸闷,自服阿托品等治疗无效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元月至1992年元月,我们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均为持续性胸疼超过1/2h以上,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患者.有9例发病在6h以内,心电图为心肌梗塞的超急性期表现,1例虽发病已达8h,而且心电图已出现梗塞性Q波,但胸疼仍持续存在.10例中前间壁心梗3例,前壁心梗1例,广泛前壁心梗2例,下壁心便3例,下壁  相似文献   

8.
张春华  郝凤桐 《北京医学》2006,28(4):248-248
患者女,47岁,因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2h于2005年8月16日就诊.患者入院前4h食用未煮熟且放置近24h的四季豆,2h后出现恶心、呕吐,持续性上腹痛、腹泻,伴腰痛、全身酸痛、呼吸困难,无发热.既往患糖尿病6年、高血压病7年,无贫血及肾病史.查体:BP130/80mmHg,烦躁,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双肾区叩痛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红卫  王飞 《北京医学》2005,27(3):140-140
患者男,42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h,以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于2004年10月25日入院.入院后ECG V1~V6ST段弓背抬高0.2~0.3mV,血WBC 2.3×109/L,RBC 4.84×1012/L,血红蛋白(Hb)152g/L,血小板(PLT)148.0×109/L.凝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3.8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0.7秒.因患者单纯白细胞低,无贫血,无血小板减少,且无全身淋巴结肿大,无血液病依据,可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故予溶栓治疗.给予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60mg,溶栓后1h,胸痛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大于溶栓前的50%,心肌酶酶峰在12h.溶栓后48h内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APTT维持在34.7~54.6秒之间,考虑当时溶栓后血管已再通,同时给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10.
王洪亮 《吉林医学》2011,(8):1644-1644
<正>笔者遇到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发生室颤,电除颤后获得成功。在抢救中有若干问题值得思考,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病例1:患者男,54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 h于2010年7月8日入院。查体:Bp 50/30 mm Hg,神清,一般状  相似文献   

11.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男,35岁. 因上腹疼痛1 d余于2004-06-22入院. 大量饮酒后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能缓解伴呕吐胃内容物. 查体:T 38.7℃, P 134/min,R 28/min,BP 11.9/7.3 kPa, SpO2 82%.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持续性胸骨后闷痛2 h伴晕厥1次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不服药.吸烟20余年.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抬高0.1~0.4 mV.肌钙蛋白为4.997 ng/mL,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中段狭窄99%,遂植入Firebird2 3 mm× 33 mm支架1枚.术后患者仍感心前区不适,无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13.
罗锋 《四川医学》2003,24(7):669-669
患者 ,男 ,78岁。因反复头昏、头痛 30余年 ,持续性胸背痛 4h入院。自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症状不能缓解。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30余年。入院体检 :T 36 7℃ ,P 82次 /min ,R 2 2次 /min ,BP 115 /85mmHg ,急性病容 ,双肺无特殊 ,心界略向左下扩大 ,心率 82次 /min ,心律齐 ,心尖部第一心音略减弱 ,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入院当天每 2h查 1次心电图 ,2 4h后每天查 1次 ,并加作右胸、正后壁导联心电图 ,均未发现任何导联有病理性Q波及ST -T的动态演变 ,X线胸片及胸部CT均提示主动脉略宽 ,左心室轻度扩大 ,未见主动脉…  相似文献   

14.
婴儿心肺循环时持续性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儿心肺循环时持续性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3 0个室间隔(房间隔 )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5例 ,试验组进行持续性的肺动脉灌注 ,对照组不进行肺动脉灌注。PaO2 /FiO2 (动脉氧分压 /吸入氧浓度 )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PaO2 /FiO2 水平试验组在 3h、6h和 12h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P <0 .0 1,P <0 .0 0 1) ,在主动脉开放后 3 0min ,两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体外循环前 ,在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停止的肺循环在心肺循环过程中是引起肺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持续性肺动脉灌注对防止肺损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4 3岁。于 2 0 0 3年 2月 19日因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痛 33h住院。患者于入院前 33h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脐周疼痛 ,呈持续性 ,伴有发热、恶心 ,呕吐两次均为胃内容物。 2 8h后自觉右下腹疼痛明显。病程中无腹泻。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月经史 15   4~ 6 2 7~ 30 0 3- 0 2 - 10。 2 0 0 3年 2月 9日来本院就诊。查体 :T 38.5℃ ,P 80次 /min ,R 18次/min ,BP 10 5 /75mmHg ,痛苦面容 ,巩膜无黄染 ,咽部充血 ,两肺呼吸音粗 ,未闻罗音 ,心无异常发现。腹平坦 ,脐周及下腹部触痛、反跳痛 ,以右下腹为甚 ,未及明显包块 ,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肺泡巨噬细胞(AM)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日—2019年9月5日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OLV后研究组对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对照组非通气侧肺不给予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OLV后30 min (T1)、1 h (T2)及2 h (T3)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T3时留取肺癌周边正常的肺组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AM并测定凋亡率及其细胞内钙离子(Ca2+)和M1型标志物活性氧簇(R...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1岁,因持续性头痛2d于2004年2月18日入院.2d前患儿无明原因出现头痛,表现为持续性前额疼,不伴发热,无恶心及呕吐,无视物不清,不伴抽搐及昏迷.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性,48岁,工人,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 h、呕吐1次"到某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自诉胃痛,经消化科门诊医生体格查体后诊断为"急性胃炎",未行心电图等任何检验及检查,嘱患者口服治胃炎药物,并告知其病情不重,服药后可很快缓解.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3岁,退休工人。右上腹疼痛18h,伴发热,急诊入院。疼痛初为间断性钝痛,同时发热,体温38℃~39℃之间,后逐渐转为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难忍。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曾口服利菌沙3次,每次2片,效果不佳,腹痛不缓解,仍发热,大小便正常遂急诊就诊。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查体:T:38.6℃R28次/minP:110次/min BP:150mmH异/90mm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脓毒血症患者体内乳酸清除及正常化对延缓持续性器官衰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110例(并发感染和伴有器官功能衰竭).接受治疗4 h后测量乳酸含量(若乳酸含量降低≥10%,则为乳酸清除;若乳酸浓度<2 mmol/L,则为正常化水平);同时,接受治疗48 h后,用实验室和临床相结合的手段检测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程度.结果 接受治疗4 h后,88例(80%)患者乳酸含量处于正常化水平;99例(90%)患者乳酸清除.48 h后器官衰竭的评价结果表明,乳酸含量正常化水平与降低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有关(P<0.05);乳酸清除与降低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无关(P>0.05).结论 在脓毒血症伴有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中,4 h以内乳酸含量的正常化水平与降低持续性器官衰竭发生率有关,抢救脓毒血症患者应提倡进行连续乳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