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炜  董莉  谭蕾  刘巧莲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65-2166
朱南孙教授为沪上中医世家朱氏妇科的第三代传人。其秉承家学,博采众长,在江南、沪上医林名闻遐迩,有口皆碑。1992年被推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朱师先父朱小南先生曾将冲任与脏腑、气血、其他经络的生理、病理结合,系统整理和论述了冲任二脉在女子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作用。朱南孙教授深得其旨,辨证注重奇经,参考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对妇科难治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特色。其根据《内经》平衡阴阳的原则,提出的纠动静失衡之大法:动之疾制之以静药,静之疾通之以动药,动静不匀者,通涩并用而调之,更有动之疾复用动药,静之疾再用静药以疗之的理论寓意深刻哲理,临床概括为“从”“合”“守”“变”四项法则。  相似文献   

2.
杨中明 《河南中医》2006,26(5):39-41
中医痰病学研究的“痰病”,挟痰之证涉及临床各科,由于体质和病变部位不同,生理病理差异,病因病机复杂,因而变化多端,故有“痰生百病”之说。妇女解剖上有子宫、胞络等器官组织;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病理上有冲任胞宫受损之不同,因而,妇科因痰致病的机理有其独特的规律,笔者且将妇科痰病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3.
庞学丰 《中医药学刊》2004,22(8):1391-1392
徐富业教授认为在中医阴阳的基础上,调整其偏颇,定理为动静并治法,其作为一种学术创新思维,观点明确,临床应用,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认为药物同样具有动与静两个方面:譬如“走”与“守”,反映了“动”与“静”的含义。一般地说:具有辛、散、泻、利等作用之药谓之“动药”,具有酸、涩、温、补等作用之药谓之“静药”,这对选药组方具有指导作用,临床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丹溪的宇宙动静观、阴阳动静观以及“相火”动静论,与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宇宙的恒动推衍人身阴阳之动静、相火之动静,提出了生理与病理之相火、精神与疾病之关系及养心寡欲的养生观,对医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南孙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数十载,刻苦勤奋,悉心钻研,治学严谨,博取众家之义,锐意发新著述,硕果累累。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学习聆听先生教诲,获益匪浅。尤其对朱师治病动静学说这一观点体会颇深。朱师认为女子疾患多隐微深奥,变化难测,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运动学纵观妇女一生,应理解为一个动与静相对平衡的矛盾运动的过程。1妇科病因的动场现妇人以血为用。外感六气致病,以寒、热、湿为主。盖血得热则妄行,是伤之过动,易致月经先期、经量过多、崩漏诸疾;血得寒则凝,乃失之过静,发为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  相似文献   

6.
朱南孙教授治疗不孕症以"审因辨证,治病求本"为原则,"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补益肝肾,疏利冲任",实则攻之,虚则补之,强调冲任以通盛为贵,邪留冲任者,治贵在通;冲任虚损者,治贵在盛,冲任通盛,方能孕妊,文中举临证医案三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慢性腹泻属于中医“久泻”范畴,其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并且与肝、肾相关。张声生教授主张“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在辨证的基础上精准用药,治疗慢性腹泻时运用动静药物,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将药物根据阴阳动静属性进行区分,以“静为主,动为辅”,在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证候中,静药可以发挥健脾益气、温阳涩肠、健脾柔肝等作用,动药多发挥化湿行气、通阳散寒、行气解郁等作用。“动静”药物的结合,实际上也是“动静”治法的结合,临床中应用广泛。深入学习、传承张声生教授“动静结合”的中医治疗思路,可以更好地理明疾病的病机及灵活掌握配伍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国医大师朱南孙基于动静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认为肾虚是本病的根本病机,为发病之本;而痰浊瘀血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为发病之标。临证遣方用药需注重“审动静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有效验方——朱氏调经方,益肾温煦、补气促排,以达畅经种子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海派中医朱氏妇科是近代江浙沪杏林妇科著名流派,至国医大师朱南孙教授三代传承,医术精湛,尤在妇科调治月经病方面,有其独特的思路及经验,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强调补益肝肾,调理冲任,理气养血,顾护脾胃,从合守变,燮理阴阳。临床经验丰富,验方效著。  相似文献   

10.
张雅冬  许昕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96-1199
妇科专家许昕教授认为浊有生理和病理之分,病理之浊因机体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其可导致多种妇科疾病。许昕教授基于"冲脉隶于阳明"理论,擅用清利阳明浊热法,以"益肾祛浊方"恢复脏腑功能,调和冲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采文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妇科王采文主任医师 ,从医三十年 ,深得其师、全国著名妇科专家朱南孙教授的真传 ,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经验丰富 ,疗效显著 ,尤以擅治重症闻名沪上。笔者有幸随王老师侍诊 ,兹将其临症特色总结如下。1 详析病因病机 ,强调瘀为关键痛证的病机 ,首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 ,由劳伤血气 ,以致体虚 ,受风冷之气客于胞脉 ,损伤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的病因病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对痛经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总括起来 ,不外虚实两端。《景岳全书·妇人规》:“…  相似文献   

12.
中医妇科血证包括崩漏、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等,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短时间内的大量出血易导致女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经血淋漓不断日久,可导致不孕,影响夫妻生活,造成患者很大精神负担。朱南孙教授临证70余载,对治疗妇科血证有独到的见解:(1)通涩清养,祛瘀为先;(2)动静结合,寒热并用;(3)滋肾养阴,调理冲任;(4)制方善用药对,配伍严谨。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任通冲盛”客观指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任学说在女性生殖生理、病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医学源流论》谓:“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则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以起。”然而,冲任理论虽然在中医妇科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后世发展却极缓缦,以至于在临床工作中,难寻具体理论指导。笔者继承古代冲任理论,结合现代女性生殖理论,对“任通冲盛”客观性指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者,宁静,静止也;动者,流动,跃动也。动静结合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药物功能有静也有动,如人参、白术、熟地、大枣等属呆补之品,其性守而不走为静药;大黄、附子、防风、羌活等为流动之品,其性走而不守为动药。用药静而无动,则药力无运化之功;动而无静,则药力无着病所,且动气耗血,故动静结合可发挥药物的最佳效用。临床用药常需静中求动,即静药加动药尤为重要。列举如次。  相似文献   

15.
田蕾  黄月颖  陈忠菊  董莉 《新中医》2024,56(10):171-174
介绍国医大师朱南孙教授从冲任论治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朱南孙教授认为,冲任损伤为不孕的基 本病机,虚实两端,实证当疏利冲任,虚证当补益冲任,任通冲盛,则血海蓄溢有常,胎孕乃成。故临证有调 经为先、分期论治、疏利冲任之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16.
妇科恶性肿瘤属“癥瘕”“妇科癌病”等范畴,是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寒热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湿浊、痰饮、瘀血结聚胞宫胞络形成癥块为患。徐振晔教授认为,妇科癌病与肝、脾、肾及冲任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通为用”,以整体观念、脏腑辨证为纲,拓展“通”法的内涵,以通理气血、通调冲任、通利湿浊、通下瘀结、通补脾肾等法综合辨治,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胡国华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妇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师从全国妇科名家哈荔田教授,后又拜海派朱氏妇科传人朱南孙教授为师,跟师3a,深得其传.胡教授多年从事妇科炎症和生殖生理调节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对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是妇科常见病.“胡氏更年清”是胡教授在其师朱南孙的验方“怡情更年汤”的基础上创立而来[1],临床疗效颇著.本文就胡教授运用此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冲任与女科     
《内经》有关冲任及女子疾病的记载,初步奠定了中医女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论女子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有侧重于冲任之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内经》冲任的理论。但有的医家却将“冲任”喻为女科诊治的“纲领”,这就失之片面。冲任隶属于五脏,它对于女子生理、病理的影响也当以脏腑气血的盛衰为基础。本文根据《内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其一生有月经、带下、妊娠、分娩以及哺乳等诸多特殊时期,从而导致其存在相应的特殊疾病。这些疾病都与冲任二脉盛衰关系密切。而冲任二脉需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冲任通盛才能有正常的月经和妊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因此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必然影响冲任督带而导致妇科诸疾,故通过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使得冲任通畅,五脏安和,气血调达,恢复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基础从而治疗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20.
“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展并应用于指导临床。龙江韩式妇科奠基人韩百灵教授,最早提出“肝肾学说”,其子韩延华教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在韩百灵教授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创新性提出“肝主冲任”理论,并创立百灵育阴汤、补肾活血调经汤和百灵调肝汤等代表性方剂,运用于临床不孕症、闭经和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治疗中,取得良效。本文围绕“肝肾同源”理论,追溯其起源,阐述韩氏妇科对其传承及应用,体现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为妇科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