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证护理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患者的护理措施[1].循证护理因其更具有科学性,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为此,我们把循证护理应用于脑卒中病人的压疮预防中.由于脑卒中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护理,因此对脑卒中病人压疮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2005-01~2006-01对住院的脑卒中病人的压疮预防问题,我们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指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易发生在骨凸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1]。压疮是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神经内科肢体瘫痪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可使病情加重,延长病程,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等危及生命,临床护理中须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1临床资料选择2013-06—2014-09我院收治的30例脑血管病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相结合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03—2015-02收治的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责任制护理与循证护理有效结合方式,对比2组压疮发生率、好转率与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与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管理中有效结合,可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压疮好转愈合。  相似文献   

4.
院前形成压疮的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分4期,分别是淤血红润期(Ⅰ度),炎性浸润期(Ⅱ度),浅度溃疡期(Ⅲ度)及坏死溃疡期(Ⅳ度),是临床护理的"三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都加大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压疮发生措施的力度,并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压疮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对卧床病人只要做到随时观察,精心护理,能使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所以多年来文献以报道预防压疮的经验多见,而对入院前带入的压疮在临床中如何治疗护理的不多.我院神经内科对2007-01~2008-01收治入院时带入压疮的20例患者共28处压疮应用湿润烫伤膏和康复新液在湿润环境下进行了护理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溃疡。压疮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病人。而脑卒中病人出现瘫痪、昏迷、认知障碍、营养不良、自理能力差,极易发生压疮,所以,脑卒中病人属于压疮的高危人群。我院神经内科在护理卧床脑卒中病人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压疮预防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预防及降低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20例压疮高危病人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订计划、施行措施.对照组115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使用评估表评估高危病人120例,发生压疮4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115例发生压疮11例,发生率9.6%,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可以全面、系统、有效地收集病人信息,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早做出预防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安全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之一 ,而安全管理则是护理人员在尊重病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来实现的具体目标。脑中风是神经内科的急症之一 ,致残率、死亡率均很高 ,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在临床抢救护理过程中 ,需要我们从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进行评估病人的情况 ,作出预见性的护理诊断 ,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而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1 中风病人危险因素的评估1 1 病理生理性损伤 常见的有脑疝、气道阻塞、应激性溃疡、吞咽障碍、压疮等。1 2 物理性损伤 意外坠床 ,跌倒 ,烫烧伤 ,冻伤等。1 3 化学性损伤 静脉炎 ,化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法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4我院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7例,采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的方式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单用冰毯机降温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30min、70min与120min的平均体温变化。结果治疗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性高热患者,应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处理,可更为有效、快速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患者压疮的预防。方法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责任护士常规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认真筛选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明确压疮好发部位,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细化各岗位职责。并根据ICU患者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压力减缓用具。结果我院自2008-03~2009-02 ICU收治危重病人382例。通过落实各项措施,合理安排班次,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对压疮理论知识的培训,从而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论护理人员预防压疮意识能力增强,提高护士健康宣教的执行力,针对压疮患者进行持续全程的控制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压疮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压疮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13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压疮分类,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住院期间压疮11例,发生率为8.3%(11/132),均为合并糖尿病或营养不良病人,其中老年6例,中青年2例;小面积压疮8例,重度压疮3例;住院时间10~46 d,无因压疮死亡病人。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由于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容易出现压疮;根据压疮分类,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Braden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对56例有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基本条件的病人,采用Braden评分法进行评估,对所得不同分值的病人进行分组护理,重点预防。结果 56例病人中仅3例病人发生压疮。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压疮,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循证护理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循证护理(EBN)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1]。现将手术前访视中应用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EBN应用的步骤与方法1.1确定问题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科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神经内科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注意感染的预防、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换管与拔管的护理、出院指导.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可以为患者减少痛苦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双柏散外敷配合TDP照射治疗压疮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中药治疗压疮一种方法,为治疗和护理压疮提供一种经济实用新途径。方法在解除压力定时翻身的情况下,根据压疮大小、分期,取适量的双柏散粉剂制成不同的剂型,敷于压疮表面,再用TDP灯照射,根据病人体质,压疮大小、分期,决定治疗的时间,次数。至直治疗结束。结果2007-04~2009-01共治疗不同期压疮病人18例,病人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双柏散治疗压疮经济实惠,见效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对18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93例,对照组96例,对照组实施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入院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2分的患者采用集中培训、责任护士填写压疮会诊表、压疮护理小组成员24h内介入的方法,深入临床指导共同制定压疮预防措施并督导皮肤护理执行情况,探讨对压疮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共发生1期压疮3例,2期压疮2例,3期压疮1例,无4期压疮,发生率为6.25%;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压疮预防知识、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入院时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2分的卧床脑卒中患者采用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发病急骤 ,病情危重 ,可导致急性脑功能衰竭 ,严重危害着人的健康和生命。我院内科 1999 0 1~ 2 0 0 1 12 ,共收治脑出血病人 2 19例。现就临床观察及护理脑出血病人的点滴体会报告如下。1 脑出血接诊时的观察及护理1 1 瞳孔 接诊时要首先检查瞳孔。瞳孔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配 ,当脑出血或脑疝形成时动眼神经受压 ,瞳孔发生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射的改变。1 2 体温、呼吸、血压的观察 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出现中枢性高热 ,体温可达 40℃以上 ,降颅压是降温的关键。脑出血压迫呼吸中枢 ,使呼吸节律、深浅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Ⅰ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60例入院时带入Ⅰ期压疮的病人,采用云南白药喷雾剂局部外用.结果 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Ⅰ期压疮有效率93.3%.结论 云南白药喷雾剂可用于治疗I期压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便秘的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证护理1)(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产生的一种先进性护理理念,护士慎重和准确地应用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并考虑到病人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坏死.而老年脑梗死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反应迟缓、自主生活能力减弱、营养状况较差和免疫功能降低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压疮.据统计[1],脑梗死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8%~10%,发生压疮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未发生压疮的患者增加4~6倍.因此压疮的防治仍然是临床护理面临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压疮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建立压疮预防和特异性护理制度,明显降低了重症监护室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宣教工作,对于压疮患者不但加强皮肤护理,还要增进营养的摄入,增加抵抗力,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费用和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