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手外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外科的历史不长 ,经历的发展和变迁 ,不过半个世纪左右。居于亚太区的专业工作者 ,不妨以个人的经验 ,从历史的角度 ,去检讨过去、展望将来 ,并分析一下手外科的发展趋势。除主观看法之外 ,必须掌握客观资料 ,如各地手外科专科之发展历程、发表的学术文章等。若以亚太区的实况 ,比之欧美先进地区 ,将更能满足于检讨与前瞻的需要。无论如何 ,我们讨论的重点 ,是在于比较亚太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异。若以P .Bunnell为北美手外科发起人 ,G .Pulvertuft为英国手外科第一位大师 ,前者努力于 2 0世纪 50、6 0年代 ,而后者活跃于…  相似文献   

2.
中国手外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经历了整顿、复苏阶段,于1958年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在工、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必然会给广大人民带来机械性损伤,特别是手部创伤的急剧增加,对我国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1959年王澍寰院士在北京积...  相似文献   

3.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心脏同种移植面临供心保存困难、排斥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多等诸多问题。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问题已得到解决,然而器官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为缓解器官短缺,人工心脏和心脏异种移植方案受到重视,且近年来获得重大进展。人工心脏应用于临床后极大改善了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有望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标准疗法。心脏异种移植还面临许多挑战,距离真正应用于临床还很遥远。本文对心脏移植的历史、心脏同种移植的发展、人工心脏的使用和心脏异种移植的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心脏移植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骨移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广泛回顾国内外近年骨移植领域的发展历程,明确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骨移植经历300多年漫长发展,现在已形成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骨和复合骨等多种骨移植形式,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仍占主要地位;未来骨移植将进一步优化材料设计,细胞、生长因子与各种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理想复合骨移植材料,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结论 实现快速骨整合和生理性骨重建是骨移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米库氯铵是作用最短效的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神经肌肉松驰药,可被血浆胆碱酯酶水解,代谢迅速.该药在体内无蓄积,适于连续输注给药;作用短效,特别适用于日间手术麻醉;没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可以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实践.现就其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等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胆石病诊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创外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传统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格局 ,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提高了传统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随着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 ,我国胆石病的综合诊断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改观 ,传统胆石病的诊断及治疗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我国胆石病发病谱的改变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 ,中国大陆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与 2 0世纪 5 0年代相比已有很大差异 ,与饮食习惯明显相关的胆石病的发病谱亦在逐渐发生改变。 2 0世纪 5 0年代 ,肝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病占我国胆道外科疾病的很大比例 ,胆囊结石占胆石病的比率相对较…  相似文献   

7.
米库氯铵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库氯铵是作用最短效的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神经肌肉松驰药,可被血浆胆碱酯酶水解,代谢迅速.该药在体内无蓄积,适于连续输注给药;作用短效,特别适用于日间手术麻醉;没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可以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实践.现就其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等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人类研究发现了脂肪组织是人体的最大内分泌器官。21世纪初,日本东京大学吉村浩太郎首次开展脂肪移植的辅助细胞脂肪移植(cell assisted lipotransfer,CAL)技术,并取得了新的进展[1]。  相似文献   

9.
琥珀胆碱是目前国内常用的去极化肌松药,此药有许多优点:(1)启效快,时效短,肌松佳,可以静注,肌注或静滴,便于调节肌松程度,并控制其时效,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气管内或舌下注药。(2)在常用剂量范围对组织没有毒性,使用安全。(3)对一般病人不产生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但经临床上多年广泛应用,已发现所存在的缺点也不少,甚至可威胁病人生命。有些不良反应显然与琥珀胆碱的去极化作用直接或间接有关。本综述的重点即在阐明琥珀胆碱并非理想的肌松药,分10项陈述。  相似文献   

10.
终末期肾病(ESR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肾源的缺乏和相关法律的欠缺,肾移植的发展仍很有限。本文回顾了肾移植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其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就肾移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及法律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工指关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往使用的人工指关节为强制连接式、非强制式、间隔式三种模式 ,常因磨损、老化等因素而导致失败。目前 ,人工指关节的设计融合了解剖形状设计、骨整合概念、高新科技材料三种新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关节功能的恢复。将来 ,同时具有目前研究三个方向优点的材料 ,将是指关节假体设计的新方向。此外 ,通过生物学重建的方法和组织工程 ,将解决现存的各项问题 ,从而使人工关节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2.
1 医学发展历史古代医师,无论中外,皆没有分科的理念。当时医师就是医师,能医百病。而且当时医师的培训,也只是师徒制的一代传到下一代,这种培训制度,限制很多,更容易把知识和技术流失。西方医学的发展,在1123年受到很大的阻碍。教皇Calistas禁止所有的神父行医。由于当时知识主要在传教士中传递,  相似文献   

13.
徐雷 《骨科》2015,6(5):225-225
目的 通过对3D打印钛孔结构与实体钛结构椎体植入猪腰椎后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评价其活动范围情况及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18具新鲜成年猪脊柱标本(L1~L6)随机分配到以下三组:对照组(未置换)、钛孔结构椎体置换组(取出L3椎体行钛孔结构椎体植入,简称钛孔结构组)、实体钛结构椎体置换组(取出L3椎体行实体钛结构椎体植入,简称实体钛组)。测试标本的前屈、后伸、侧屈、轴向旋转角位移运动变化。结果 实体钛组、钛孔结构组分别与对照组在各方位角位移运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钛孔结构组与实体钛组在各方位的角位移运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种固定状态下各方位的即刻稳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两种3D打印人工椎体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即刻稳定性,但3D打印的钛孔结构人工椎体在融合方面优于实体钛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理清药物化妆品(药妆)概念的内涵和模糊争议之处,本文列举了药物和化妆品法规定义及两者的区别,以修复类护肤品为例分析了现代化妆品对其法规定义的突破,阐述代表药物和化妆品重叠部分的药妆产品的营销意义。在简单介绍法国、美国和日本药妆发展后,详细分析了中国药妆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药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部微创外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过去的100年,科技进步为外科领域带来了众多新器械、新技术、新观念,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兴未艾。光学技术、微型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微创外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遥控机器人手术、经自然孔道手术和新型手术导航系统将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临床,使微创外科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回顾了微创外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丹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刘忠恕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1丹药的回顾丹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的记载,汉代郑玄注解:“五毒,五药之有毒者,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蝥,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  相似文献   

17.
<正>在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历程中,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甲型肝炎病毒(HAV)的确立,在临床上很快认识到有一类临床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但病原学检查HBV和HAV都是阴性。因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临床上称之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on-A,non-B hepatitis,NANBH)[1]。确立了这个诊断名称以后,很快又发现NANBH实际上也不是均一的,传播途径和临床预后也存在着很大差别。之后,  相似文献   

18.
异位可控膀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军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8):487-488
膀胱全切后须行尿流改遭或膀胱重建,基本术式包括可控和非可控膀胱两大类。可控膀胱又分为异位和正位可控膀胱。异位可控膀胱是指用肠管做成贮尿囊,利用抗溢流措施控制输出道,经腹壁输出道或由肛门控制排尿。异位可控膀胱是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技术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技术被引入再造外科.在目前研究的各种治疗方法中,基于脂肪来源干细胞的治疗技术是近几年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当前应用的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技术操作简便,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①脂肪来源干细胞是侵袭性最低的自体移植物.  相似文献   

20.
<正>Blumberg博士在1963年通过蛋白电泳技术,在来源于澳大利亚的一份血样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抗原,并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 antigen,AuAg),后来证实这种AuAg与乙型肝炎(hepatitis B,HB)相关,事实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表面抗原,从而开启了乙型肝炎研究的新时代[1]。也正是因为这一重要发现,Blumberg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