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累及颈神经根,临床上以颈肩放射痛为主要症状.其患病率较高达64.52%以上[1].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以推拿效果显著,笔者采用的三步九法是借鉴目前国内各家之长,结合维医手法而创立的治疗手法,经过临床验证,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4].其手法的主要特点是定位准确、用力轻巧和安全无痛.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据统计,我国颈椎病的患病率平均为7.3%,特殊人群可达到11.7%[1].脊髓型颈椎病(CSM)占颈椎病中的10%~15%[2].CSM的动物模型是研究CSM病理生理以及治疗的关键,现对国内成功的且较为成熟的模型制作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万金来  杜跃  刘爱国 《河北中医》2008,30(3):282-28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8%~10%[1].2006-01-2007-09,我们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其英文名称为Cervical spondy[1].1948年Brain首先提出并确立颈椎病为一独立疾病[2].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以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1],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目前颈椎病的发生已呈多发且年轻化趋势[2].现代医学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特殊试验结果对颈椎病进行分型,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脊髓型、及混合型[3],临床上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最为常见[4].近年来腹针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已被广泛运用,现将近10年来腹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i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rpe CS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有显著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1].该病不仅缠绵难愈,症状呈多元化,常波及到心脑血管等组织器官,从而诱发多种相关病变综合征[2].中医中药非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有其独特的疗效.2001-2004年,我们采用平乐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益气活血化痰通脉汤加减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对该法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只是颈椎病在不同发病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而其病因病机的根本仍然为痰浊瘀阻[1];同时,在临床上,有不少医家用化痰除湿的方法治疗颈椎病取得良好的疗效[2].因此,笔者认为,从痰湿论治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和颈椎病的生理、病理及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对颈椎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推拿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段之一,但如何合理地应用是值得探讨的.我们根据临床实践和新近研究,对推拿结合颈椎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2007年4月~2008年3月期间在62例患者中遵循这些原则进行施治.获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以及颈椎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按其受压迫部位不同,一般分为5型,即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1].其中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酸胀及沉重不适感,可向枕部及肩背部放射,颈部肌肉紧张、有僵硬感,并伴有压痛,部分患者易出现反复落枕,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类型颈椎病共同的初期表现[2],大多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稍缓解[3-4].颈型颈椎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0%左右[5],近年来本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6].现将近10年不同选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朱立国  于杰  高景华 《中医正骨》2005,17(8):69-70,73
随着社会发展,颈椎病已经成为骨科发病率之首.神经根型在颈椎病发病中占50%~60%,因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计神经根为主,并出现与病变阶段相一致的根性症状和体征[1].非手术疗法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疗法,其中手法治疗因其疗效肯定、见效快、副作用低等原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旋转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手法,现就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夹脊穴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晓春  庄田畋 《河北中医》2006,28(6):453-454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及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会的增加,其发病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关资料统计表明,颈椎病的发生率已高于腰痛而成为骨科门诊的首发病.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提高.50岁左右人群颈椎病发病率为25%,60岁左右人群发病率为50%,70岁左右人群发病率为100%[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50%~60%[2].其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向身体部位受颈脊神经节支配区域如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2002~2005年,我们采用夹脊穴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其并发或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亦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型[1].近年来,我们采用电针颈夹脊配合颈椎病牵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志满 《广西中医药》2000,23(4):11-11,2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1].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较复杂,造成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2].自1997年10月~1999年12月,笔者采用推拿治疗7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颈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是因劳损引起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颈椎内环境动静力失衡而引起的以颈痛、颈项僵直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且发病年龄逐年减低[1],既往以中老年人发病居多,由于生活、学习方式的变化目前有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发病日渐增多.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颈椎功能,给人们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重负担[2].颈型颈椎病被广泛认为是各种颈椎病的初期阶段,约占颈椎病的40%[3],因此对颈型颈椎病的研究、治疗和预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刺结合动力灸治疗颈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力灸治疗技术为南京市名老中医陶昆教授在古老的太乙神针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的一种治疗技术,该疗法将灸法、手法治疗、药物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具有温热感的推拿手法,经临床证实对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疗效确切[1-2].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动力灸治疗颈椎病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动力灸是南京名老中医陶昆教授在古老的太乙神针灸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的一种治疗技术,该疗法将灸法治疗、推拿手法治疗、药物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具有温热感的推拿手法,经临床证实对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疗效确切[1].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好发于40岁左右的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2009 - 05-2010 - 01,我们在均予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力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席占东 《河北中医》2012,34(3):355-35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以上人群,以肩、臂部疼痛、麻木及颈部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1].2009 -01-2011 -09,笔者采用化瘀通络祛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并与甲钴胺片配合颈椎牵引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一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国外报道,约70%颈椎病患者合并椎动脉受累[1].笔者对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速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电针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萎缩型颈椎病(CSA)又称Keegan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以单侧或双侧上肢近端肌或远端肌无力及萎缩为主,常没有明显的感觉障碍,并不伴疼痛.它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非典型颈椎病,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2%~10%[1-2].现代医学以手术减压为主要治疗措施,但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2004-2011年,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该病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中医称其为"痹症""痿症""项强""眩晕".目前,颈椎病临床分型主要包括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其中以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占全部颈椎病70%以上,而此三型颈椎病也是针灸治疗效果最为突出的[1].临床医师多采用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笔者通过针刺颈夹脊加颈痛穴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