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喉乳头状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儿童喉乳头状瘤主要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6型和11型感染引起[1,2]。病毒残存于体内是乳头状瘤复发的原因,特别是5岁以下患儿,喉乳头状瘤快速增生,复发率高。临床随访证实,乳头状瘤以喉为中心,向上、下扩展。1995年至2004年我们对30例儿童喉乳头状瘤患者采用联合疗法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喉乳头状瘤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1个月~11岁,平均3.8岁。在我院首诊治疗者26例,在外院接受过治疗者有4例。30例患者均表现有渐进性持续性声音嘶哑,伴喘鸣及呼吸…  相似文献   

2.
应用CO2激光治疗可疑喉癌前期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军  韩德民等 《耳鼻咽喉》2001,8(4):217-219
目的:研究利用CO2激光治疗可疑喉癌前期病变手术适应证、切除范围及对该疾病转归的意义,方法:全麻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慢性增生肥厚性喉炎、喉角化症及喉乳头状瘤等可疑喉癌前期病变患者84例,随访1-5年。结果:一次治愈率为85.7%(72/84),有7例喉角化症及5例喉乳头状瘤术后6个月内复发,占14.3%(12/84),其中有2例喉角化症和3例喉乳头状瘤在5年内先后发生了恶变,占5.95%(5/84)。结论:应用CO2激光治疗可疑喉癌前期病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嗓音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对防止该类疾病恶变及向良性过程转归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喉乳头状瘤由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引起 ,以HPV6、1 1型多见。小儿患者发病年龄小 ,病变范围广 ,常侵及喉外组织 ,摘除后易复发 ,而成人患者则易发生癌变。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患儿多伴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抗病毒能力较差 ,病变范围广且容易侵及下呼吸道 ,使治疗变得尤为困难。 2 0 0 0~ 2 0 0 2年我们收治 9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 ,行手术摘除肿瘤后局部注射 5 氟脲嘧啶 ( 5 FU) ,并与 7例不注射 5 FU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小儿的免疫状态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及局部注射 5 FU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  相似文献   

4.
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较常见.虽然喉乳头状瘤在组织学上是良性肿瘤,但其具有多发性、易复发等特征,易造成呼吸道梗阻,多次手术可引起喉狭窄和发声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增多,小儿喉乳头状瘤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本文对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复发性喉乳头状瘤中表达的差异基因,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芯片数据集GSE10935,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复发性喉乳头状瘤及其相邻正常喉黏膜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网络分析工具Metascape进行差异基因的GO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通过STRING在线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应用Cytoscape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最后,使用转录因子富集分析数据库ChEA3预测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结果在10对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组织及其相邻的正常喉黏膜组织间共筛选出5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logFC|>1,adj P<0.05),其中上调的DEGs共30个,下调的DEGs共23个。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多个代谢、免疫调节及PPAR信号通路等。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及模块分析,筛选出SLC27A2、SCD、ECI2及FADS2四个枢纽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TP63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中最为重要的转录因子。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生物学机制、探索其治疗的有效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乳头状瘤的治疗方式.方法对1995年1月~2001年12月36例喉乳头状瘤患者在全麻高频通气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加肿瘤基底部5-氟尿嘧啶(5-FU)局部注射,术后常规给予α-干扰素皮下注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喉乳头状瘤复发率降低,气管切开后易发生肿瘤种植.结论对喉乳头状瘤的治疗,强调手术摘除加肿瘤基底部5-FU注射是较为有效的方式,治疗中提倡微创,尽量实施内镜下手术,尽量避免喉裂开等手术,以免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喉乳头状瘤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喉乳头状瘤恶变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喉正常上皮组织、39例喉乳头状瘤、27例喉乳头状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16例喉乳头状瘤伴癌变共计92例石蜡切片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从正常喉上皮组织到喉乳头状瘤恶变组织的变化过程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Cyclin D1在喉乳头状瘤组与伴不典型增生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Pin1和Cyclin D1在喉乳头状瘤恶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in1过表达上调Cyclin D1过表达,可能是喉乳头状瘤恶变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物素探针原位核酸杂交检测喉乳头状瘤人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位准确、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原位核酸杂交技术,生物素标记HPV6、11、16、30型作探针,在喉乳头状瘤石蜡包埋及冰冻标本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同源列。45例石蜡标本17例HPV6阳性19例HPV11阳性,HPV16、30无一例阳性。实验结果为喉乳头状瘤的病毒病因不说提供了直接证据。对喉乳头状瘤发病与HPV型别关系,HPV型别在幼年型及成年型喉乳头状瘤检出率不同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喉乳头状瘤     
多发性喉乳头状瘤好发于儿童,成人少见。本文报导四例,并复习文献中有关病因、临床、免疫及治疗等方面的记载。 Ullman(1923)首先提出喉乳头状瘤的病因是病毒,因为他将一个儿童的喉乳状瘤移植到自己的手臂上,在那里又长出一个新的乳头状瘤。除人以外,文献上也有将乳头状瘤移植到动物身上的报导,其结果与人相同。Klos等(1966)发现儿童喉乳头状瘤病毒可以从喉部移植到患者颊部,但这种新生的乳头状瘤有自行消退现象。他们给18例患者做了血清补体结合反应,发现有特异性肿瘤抗原与抗体。以上种种证据均支持了病毒病因学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20例喉癌,26例喉息肉,。10例喉乳头状瘤患者肿瘤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发现,喉癌组织中胞核ER,胞浆,胞核PR含量均高于喉息肉和喉乳头状瘤,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儿童喉乳头状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阳性患儿喉乳头状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2000年3月-2001年4月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10例12例次喉乳头状瘤患儿手术的标本-HPV感染阳性患儿喉乳头状瘤细胞,观察其生长情况,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运用共同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及核酸分子斑点杂交方法对喉乳头状瘤细胞在培养前后的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PV感染阳性的喉乳头状瘤细胞在体外生长时间可长达6周,培养前后细胞内均含有HPV的DNA。细胞生长分为3期,延缓期、生长期及停滞期。培养前1-4d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游出,5-7d为延缓期,此期间细胞渐渐开始贴壁,8-18d为生长期,细胞数目迅速增多,生长速度很快,继而进入停滞期,细胞数目增长缓慢,细胞空泡化明显,渐渐走向死亡。结论 HPV感染阳性的喉乳头状瘤细胞在体外生长情况良好,但要建立HPV感染阳性的喉乳头状瘤细胞的动物模型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方法.方法:为3例病变范围广泛或多次复发的喉乳头状瘤患者行喉造口激光切除术.结果:3例患者分别经过3次、2次、10次手术治愈,经过半年到3年的随访,肿瘤无复发,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1.此种术式通过一次喉造口,可充分暴露病变,反复精确地切除肿瘤,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肿瘤种植及复发,可多次切除病变而不需反复行喉裂开术,损伤相对较小,适用于易复发且范围广的喉乳头状瘤;2.采用激光手术治疗喉乳头状瘤,可有效地恢复正常的喉功能,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许多作者注意到内分泌机能障碍在喉瘤前期发病机理中的意义。(?)于1972年经动物实验证明,性器官机能亢进时喉部可发生伴有乳头状瘤的增殖性病变。(?)等于1977年发现慢性喉炎及喉乳头状瘤病患者血清中卵泡刺激素和睾丸酮含量稍有增高。当该病恶变时,其含量显著增高。现已证明,内分泌腺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机体许多生理系统的正常机能均取决于甲状腺的活性。因此,查明喉瘤前期患者的甲状腺机能活性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即研究包括增殖性喉炎、喉角化不良、乳头状瘤及纤维瘤等喉瘤前期患者的甲状腺机能活性及垂体促甲状腺机能状态,共检查25例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20~60岁。其中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发生异型增生、癌变的特点,并分析发生不良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396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病例组137例,对照组259例,分析多种因素与不良进展间关系。结果 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异型增生率为31.3%,恶变率为3.3%,总体不良进展率为34.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饮酒、病灶多发和手术方式是发生不良进展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饮酒和病灶多发是发生不良进展的独立因素。中-重度异型增生进展为喉鳞状细胞癌的时间(6.3个月)短于乳头状瘤进展为轻-中度异型增生的时间(23.2个月)。结论 患者饮酒、病灶多发,发生不良进展的风险升高;随着乳头状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出现,疾病的进展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15.
幼年型喉乳头状瘤气管播散5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分析喉乳头状瘤向气管播散的机理。方法 对5例幼年型喉头状瘤向气管内播散的摘除肿物作组织学观察,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核壳抗原及原位杂交HPVDNA检测。结果 喉乳头状瘤好发于呼吸道鳞状上皮与纤毛柱状上皮交接的移行部位。气管切开术、气管内置套管术等损伤气管粘膜形成医源性鳞纤移行部位可引起肿瘤向气管播散。结论 为预防喉乳头状瘤向气管支气管播散,应尽可能避免施行气管切开术及气管内置管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3种疾病中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特点,以了解喉鳞状细胞从增生到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符合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声带息肉患者18例、成人型喉乳头状瘤患者10例和喉鳞状细胞癌患者18例,将每个患者的病理蜡块标本各连续切片2张,分别进行Sur-vivin和PTE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致癌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这3种疾病同一区域鳞状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声带息肉的Survivin和PTEN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P<0.05),而喉乳头状瘤的Survivin和PTEN阳性率均低于喉鳞状细胞癌,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和PTEN形成近似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趋势。在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细胞癌3种疾病中,PTEN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Survivin(P<0.05)。结论:Survivin和PTEN在喉良性增生性疾病的鳞状细胞中部分表达,而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体现出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表达趋势,Survivin和PTEN虽然功能相反,但作用机制不同,非对立消长关系,PTEN体现出一定的竞争表达特点,并从属于Survivin的表达,两者的统一部分决定了喉鳞状细胞的恶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P53基因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中都有P53基因的丢失或突变,但在正常上皮和良性病变中有关P53基因的研究极少。该研究以109例喉良性病变为研究对象。其中,喉乳头状瘤52例(16例青少年型,36例成年型),声带小结和喉息肉各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7例和鼻息肉20例。取患者的石蜡包埋的组织块为对象,以单克隆抗体DO-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53蛋白在细胞核中的阳性率分别是:青少年喉乳头状瘤88%(14/16);成年人喉乳头状瘤92%(33/36);声带小结40/(4/10);喉息肉80%(8/10);内翻性乳头状瘤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及喉黏膜白斑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对46例喉鳞状细胞癌、24例癌旁组织、20例喉乳头状瘤、28例喉黏膜白斑和16例正常喉黏膜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Survivin蛋白在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喉黏膜白斑及喉乳头状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3/46)、33.33%(8/24)、46.43%(13/28);40%(8/20),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喉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喉黏膜白斑、喉乳头状瘤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且喉乳头状瘤组及喉黏膜白斑组中发生恶变的组织中Survivi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喉癌的发生部位、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参与了喉癌的形成,对喉癌的癌前病变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在可能性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喉乳头状瘤(Laryngeal papilloma,LP)是发生在喉部的非浸润性良性上皮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复发率较高,有恶变倾向。本文对1993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53例喉乳头状瘤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喉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6、Ⅱ型感染有关,一种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产生的免疫作用不仅针对导致宫颈癌的常见病毒亚型并且包含了与小儿喉乳头状瘤相关的病毒亚型,应用此类疫苗必将会为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6、Ⅱ亚型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