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鼠咽鼓管及其腺体的解剖结构,包括咽鼓管大体形态、黏膜上皮的移行及组成,腺体的分布、种类及组成。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出小鼠的咽鼓管及鼓室,常规石蜡包埋,5μm切片,苏木素-伊红(HE)和阿尔辛蓝-高碘酸Shiff(AB-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咽鼓管从鼓室向鼻咽部沿前内方向走行,平均长度约为1.53±0.08mm,宽度为0.22±0.03mm,高为1.14±0.08mm。小鼠咽鼓管可分为软骨部和膜部,软骨部主要被覆复层扁平上皮,膜部被覆多种上皮,其上份主要被覆复层扁平上皮,下份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咽鼓管腺体分布于咽鼓管的内侧壁和下壁,而外侧壁未发现有腺体分布。腺体可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腺体,有导管开口于咽鼓管腔。结论咽鼓管黏膜上皮的结构及其腺体的位置分布提示咽鼓管黏膜及其腺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清除,共同维持着中耳腔的相对无菌环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急性中耳炎期间咽鼓管管旁腺体中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探讨咽鼓管管旁腺体在防止中耳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Ⅲ型肺炎链球菌悬液中耳腔注射后的不同时段的小鼠咽鼓管管旁腺体中SP-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咽鼓管管旁腺体中均有SP-A的表达,中耳感染急性期的表达较对照组呈现出时间依赖性增强(P<0.05)。结论咽鼓管管旁腺体在中耳感染的急性期可通过增加释放SP-A清除病菌,在防止中耳感染上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咽鼓管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咽鼓管功能汪磊咽鼓管为人体中较复杂的结构,位于中耳腔与鼻咽部之间,全长31~38mm,分为骨及软骨两部,骨部周围常有气房,当咽鼓管感染时,炎症可能在气房内长期存在,与乳突尖端残存气房的感染相似,软骨部的管腔为软骨及软组织所围绕。与咽鼓管相关的肌肉为胯...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综合的检测方法对鼻咽癌放疗后的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方法 用鼓室导抗图法、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法(TTAG)、咽鼓管音响法、正-负压平衡试验法和内镜检查咽鼓管口两端等综合方法,对23例(35耳)鼻咽癌放疗后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 23例35耳中,21例3l耳表现为咽鼓管阻塞,其中完全阻塞15例21耳,不完全阻塞6例10耳;2例4耳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结论 简单的检查不足以了解鼻咽癌放疗后所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采取多种方法的综合检查才能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类型及其影响。方法:对32例(50耳)鼻咽癌放疗后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听力计检查、鼓室导抗图法检查、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法(TTAG)检查、咽鼓管音响法检查和内镜检查咽鼓管咽口。结果:咽鼓管异常开放2例(4耳),患者症状较轻。咽鼓管粘连5例(7耳),咽鼓管完全阻塞17例(27耳),咽鼓管不全阻塞8例(12耳),后三者症状相似,主要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可导致不同类型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对耳功能产生损害,对其了解将有助于针对性治疗方法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用鼓室镜及咽鼓管功能检查仪对 4 4例 (45耳 )慢性中耳炎患者 ,进行术前咽鼓管鼓室口观察和咽鼓管功能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5耳慢性中耳炎中 ,咽鼓管鼓室口正常 17耳 ,骨刺增生、黏膜肿胀等轻度病变者 18耳 ,黏膜肿胀或肉芽增生致管腔明显狭窄的重度病变有 10耳 ,其中 9耳咽鼓管功能呈阻塞型改变。结论 :咽鼓管鼓室口及骨部的骨刺增生、黏膜肿胀、肉芽形成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变 ,鼓室口及骨部的阻塞是导致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图法(TTAG法)对健康人群咽鼓管功能进行不同亚群分类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66例(132耳)健康人使用TTAG法采用Valsalva动作检测咽鼓管被动通气功能,并对结果和图形进行分析。结果:TTAG法检测阳性率为93.3%(124/132)。根据曲线特点和吞咽次数将阳性耳分为Ⅰ型77耳,Ⅱ型47耳,两型ET开放时鼻咽腔压力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耳道压力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TAG法对判定健康人群中咽鼓管功能不同亚群状态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SOM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和病毒感染、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和免疫反应可能是两个核心因素。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ET主要有通气、保护和清洁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咽鼓管功能障碍分为ET阻塞(开放障碍)和异常开放(闭合障碍)两类。ET阻塞又分为功能性阻塞和机械性阻塞,前者多为肌肉开放功能低下;后者由肿瘤、腺样体阻塞或黏膜肿胀所致。  相似文献   

11.
咽鼓管旁肌与咽鼓管功能的关系及其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与咽鼓管开张功能的关系及这两块肌肉的肌电图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咽鼓管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由哥本哈根Rasmussen客座编辑的咽鼓管功能专辑〖ENT J,1998;77(9)〗给述。文中讨论了咽鼓管在中耳手术及中耳炎中的重要作用、咽鼓管粘膜免疫功能与细菌学及药物对其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14.
分泌性中耳炎 (OME)一直是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尚有许多争议 ,目前公认咽鼓管功能障碍 (ETD)是重要致病因素。咽鼓管的基本功能包括 :1调节中耳压力 ;2防止鼻咽分泌物及声压对中耳的损伤 ;3清除中耳积液。其中中耳腔的压力调节对维持正常听力最为重要。慢性 OME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波动性的中度传导性聋 ,这种 2 0~ 5 0 d B的听力损失在儿童语言形成阶段常导致以后在音韵认知、吐词清晰度和单词理解方面的困难 ,断续的听力损失可能导致听觉信号不连贯 ,语言编码中断 ,最终影响语言和言语发育。因传统治疗模式不能消除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为从形态学上评估咽鼓管腔在开闭相时最狭窄的部位,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术研究13名年龄从3个月到81岁的正常人颞骨标本。根据咽鼓管腔运动的鼻内镜观察,我们假设咽鼓管开放相时咽鼓管腔最细位置就在其横断面最小部位;闭合相时咽鼓管腔最狭窄处与管腔最细的位置不在同一部位。  相似文献   

16.
17.
咽鼓管功能检测仪临床应用18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咽鼓管功能(ETF)检测仪对183例(244耳)中耳炎病人及外伤性鼓膜穿孔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TF各项参数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但有个体差异。重复描记的ETF图,其开放压(OP)趋于下降,OP变异系数(OPCV)与咽鼓管(ET)内分泌物粘度等因素有关;ET的开放管径(D)与通气阻力(R)可反映ET的开放程度,其变异值与管壁的顺应性粘膜蠕变系数有关。部分中耳炎病人检测值与对照者有显著  相似文献   

18.
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是许多中耳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可以导致中耳通气不足,引起耳满胀感和耳鸣,此外,还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内陷和胆脂瘤等并发症,但是临床并没有针对ETD检测的金标准。目前对于咽鼓管功能的测量方法包括:内镜检查、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声导抗测量(Acoustic immittance measurement)、咽鼓管声测(Sonotubometry)、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以及将临床表现结合客观检查综合得出的咽鼓管评分量表(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咽鼓管评分-7量表(Eustachian Tube Score-7,ETS-7)。临床上存在多种旨在改善咽鼓管功能的药物及手术方法,但疗效欠佳,咽鼓管球囊的出现为ET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咽鼓管功能的检测方法以及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实用客观的ETD诊治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26例SOM患者的ET功能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以鼓膜外伤性穿孔耳作为对照。发现SOM发病期(活动期)和对照组之间正压和负压平衡能力有极显著性差异;活动期、恢复期和痊愈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痊愈期和对照组之间正压平衡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而负压平衡能力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SOM患者的负压平衡能力差是其ET功能的基本缺陷。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咽鼓管功能的综合法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法对正常人咽鼓管功能检测的实用性。方法:对30例(60耳)正常人分别检测静态时,捏鼻吞咽和捏鼻鼓气后的鼓室导抗图,其峰压点分别为P1,P2和P3,以P1-P2〉10daPa和Pmax-Pmin〉15daPa判断为咽鼓管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