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袁超 《吉林医学》2011,(35):7468-746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以来的52例进展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D2)的病例,术后全肠内营养(TEN)的28例,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24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予营养支持,回顾分析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结果: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时间TEN组较EN加PN组略短(P>0.05),胃肠道相关并发症(腹胀、恶心等)TEN较EN加PN患者多(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EN应联合应用PN,逐渐过渡TEN,既能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又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2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13例。检测手术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和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结果:术后两组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Hb、Alb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天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同时术后第4、8天时两组的FN提高比术前明显(P<0.05﹑P<0.01),而且术后第8天时EN组的上升比PN组更明显(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为早(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术后的价值。方法:将4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血清水平、留取24 h尿计算氮平衡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N-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得到纠正。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的价值。方法 45例胃癌根治术病人被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22)和普通输液(对照组,n=23)两组,观察两组病人不同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无死亡病例。EN组肠内营养8 d后,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转铁蛋白较营养前有明显提高。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改善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冰 《重庆医学》2011,40(16):1579-1581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0例,并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天对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部周径、血浆总蛋白、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各项营养指标进行测...  相似文献   

6.
张玉兰  殷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87-138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胃癌术的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并施行严密的护理可增加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8.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2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湘辉  李涛  吴伟强 《医学争鸣》2006,27(13):1198-1198
1 临床资料 2001-01/2004-12胃癌择期手术患者243(男162,女81)例,年龄24~81(平均58.2)岁,术前肝肾功能正常. 术后分为肠内营养(EN)组(104例)和肠外营养(PN)组(139例),每天非蛋白热能30 kJ/kg,蛋白质1.25 g/kg (0.2 g氮/kg),热氮比150∶ 1,术后1 d给半量,7~10 d. PN组选用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和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28例胃癌和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226例和静脉营养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7d分别测定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体重,观察其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d称体重,并结算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7d,两组比较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营养组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生化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5),住院时间短(P<0.01),住院费用低(P<0.05)。结论:在胃癌和食管癌患者术后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所需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近期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IEN组)46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6例,共营养支持7 d。于术前1 d和术后第8天抽血检测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EN组均>0.05),而两组患者血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间术后各营养学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质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患者术前在免疫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第8天IEN组与PN组术后CD3+、CD4+较术前显著上升(均<0.05),而CD8+略有下降;IEN组CD3+、CD4+均显著高于PN组(均<0.05),而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满足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IEN支持较PN具有更好的治疗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EN对胃癌根治术后禁食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EN)对胃癌根治术后禁食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5例,分别给予管饲EN和外周PN支持,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血浆中的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术前和术后第1天,EN和PN组内毒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539,P〉0.05),术后第3、7天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术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18.910、26.528,P〈0.001);术后第3、7天,EN组内毒素水平低于PN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3、2.867,P〈0.05、0.01).结论相对于PN而言,EN可减少胃癌根治术后禁食病人的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33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结果:本组33例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患者营养状况较应用前明显示改善,肝肾功能及血糖无明显示变化。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进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手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营养组(EN组),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8d。术前及术后第1、3、6、9天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PN组术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EN组术后第1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降低,但自术后第3天起即开始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3、6、9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N组(P〈0.05),术后第9天时CD4/CD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术后早期行瑞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瑞能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3例食管癌术后用瑞能行肠内营养的病人(EN组)与61例食管癌术后肠外营养的病人(PN组),观察两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并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N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早(t=3.31,P〈0.001),EN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t=4.684、t′=8.47,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后早期行瑞能肠内营养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观察外周静脉营养支持(PN)在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的效果。②方法 应用PN治疗48例高龄食管癌术后病人,观察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病人部分生化指标及营养指标。③结果 围手术期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营养指标术后第3天下降明显,术后第7天前清蛋白(PA)明显回升。④结论 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PN是十分安全的,且对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PA是反映短期营养支持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雁  谭兰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2):162-163
①目的 了解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神经科昏迷病人的效果。②方法 昏迷病人 48例 ,随机分为安素组 (n =2 5)和混合奶组 (n =2 3) ,分别经鼻胃管连续重力滴注安素和一次投给混合奶 ,测定营养支持治疗前 1d和营养支持治疗第 1 4天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及血清清蛋白 (Alb)、前清蛋白 (PA)、血红蛋白 (Hb)含量。③结果 安素组TSF、Alb和PA营养支持治疗后均明显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 (t =- 2 .62 0~ 4 .90 8,P <0 .0 5) ,Hb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t=0 .2 66 ,P >0 .0 5) ;混合奶组TSF、PA和Hb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t=0 .50 0~ 1 .389,P >0 .0 5) ,Alb在营养支持治疗后明显低于营养支持治疗前 (t=3 .790 ,P <0 .0 0 1 )。营养支持治疗后安素组TSF和Alb均明显高于混合奶组 ,差异有显著性 (t=2 .0 39、2 .570 ,P <0 .0 5) ,而PA和Hb差异无显著性 (t=1 .60 8、0 .966 ,P >0 .0 5)。④结论 昏迷病人经鼻胃管连续重力滴注安素是一种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的肠内营养剂“液体膳”对术后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EN),并与肠外营养(PN)比较代谢效应;22例腹部中等以上手术后病人,随机分成EN和PN两组,接受1~7日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氨酶、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平均下降程度,EN组-1.6±0.4kg、PN组-2.1±0.3kg,有差别,但P>0.05。两组术后第4天平均氮平衡,EN+0.49±0.61g,PN-0.59±1.15g,P<0.05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日,EN+1.08±0.37g,PN+0.52±1.44g,P>0.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82年以来,我们对35例伴明显营养不良的中晚期胃癌病人施行了全胃切除术。8例未采用特殊的营养支持疗法,术后发生食道空肠吻合口痿3例(37%),均死亡;27例经空肠插管早期供给高营养饮食,结果亦发生吻合口瘘3例(11%),均治愈。本文采用较粗的空肠营养管,灌注自制高营养饮食,未见重大不良反应。术后病人体重、Hb及ALB比未用高营养饮食病人恢复为好,能在手术后早期接受化疗。作者对空肠营养的方法、护理、作用及副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早期空肠营养具有效果明显、经济、安全、简便的优点,适用于营养不良的全胃切除术病人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IEDs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各29例,分别输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及常规肠内营养制剂。于术前1d和术后1、9d检测两组病人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观察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术前1d比较,术后1dIEDs组病人CRP、IL-6、TNF-α分别增加了735.7%、38.8%、36.8%,差异有显著性(F=14.832~140.743,t=9.773~22.382,P〈0.05);术后9d与术后1d比较,CRP、IL-6、TNF-α分别降低了54.1%、21.6%、20.3%,除IL-6恢复到术前1d水平外,CRP、TNF-α均显著高于术前1d水平(=2.226、18.056,P〈0.05)。IEDs组与EN组病人比较,TP、ALB、PA和TRF在术后9d分别升高了7.37%、11.24%、10.01%、17.58%,CRP、IL-6、TNF-α分别降低了37.14%、17.79%、15.90%;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下降(x2=3.835,t=2.153,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炎症反应,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胃癌病人人体组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人体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人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测定各组人体组分。结果男性胃癌病人脂肪量、瘦体量较对照组减少(t=2.079、2.132,P〈0.05);女性胃癌病人脂肪量较对照组下降(t=2.318,P〈0.05)。结论胃癌病人人体组分变化明显,存在明显的脂肪、瘦体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