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X线钡剂检查16例,小肠造影3例,内窥镜检查35例,B超检查38例,CT检查37例。37例GIST行手术切除,1例GIST术中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手术切除率97.37%,3例胃部GIST患者分别于术后5、9、11个月死于肿瘤转移,5例胃部GIST患者分别于术后4、7、10、11、12个月出现肝转移。30例病人随访至今仍无瘤生存。结论:目前GIST的治疗以手术与药物综合治疗为主,胃部GIST发生转移的机会大于其它部位的GIST,转移的脏器多位于肝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本组中食管间质瘤1例,胃间质瘤15例,小肠间质瘤7例,直肠间质瘤1例,结肠系膜间质瘤1例,腹膜后间质瘤1例,肿块太大难以确定来源部位4例(主要位于腹腔及盆腔)。低度危险5例,中度危险6例,高度危险19例。低度危险的GIST为类圆形的肿块,密度较均匀;高度恶性肿瘤直径均〉5cm,强化欠均匀,坏死囊变多,形态不规则;中度危险的GIST大小形态无特征性。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肿块,准确定位,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对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X线及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的对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X线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结果: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横结肠系膜2例.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在发现GIST病变时,应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病灶与胃肠道的关系,而CT扫描显著提高了胃肠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晨 《海南医学》2010,21(17):53-54
目的增进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认识,以提高本病术前确诊率。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胃肠间质瘤病例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术前诊断为腹腔占位性质待查5例,误诊为胃癌4例、结肠癌2例、肝癌2例、腹腔多发转移瘤1例。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等辅助检查对诊断胃肠间质瘤有一定的帮助,但最后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利用CT监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GIST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GIST患在CT诊断中的影像征象。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88例GIST患者中62例为胃间质瘤,16例为十二指肠间质瘤,4例为食道间质瘤,直肠间质瘤、结肠间质瘤各3例。CT准确检出84例(95.45%),危险分级:低度危险32例,中度危险48例,高度危险4例;误诊4例。结论 CT空间分辨率高,成像清晰,对GIST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评估患者的危险程度,对GIST的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彤  杨文杰 《中外医疗》2011,30(19):164-165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7例,小肠4例,十二指肠2例,肠系膜2例,食管1例。无论良恶性,CT表现15例边界清楚,瘤体内多发囊变坏死10例,无囊变者密度均匀,为软组织密度。肿瘤边缘分叶10例,钙化2例,转移1例。增强:肿瘤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敏感性高,对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对妇科收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特点的认识,探讨与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收治的4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易与卵巢恶性肿瘤混淆,可表现为盆腔包块、腹痛,贫血史为部分恶性GIST的特征。恶性GIST在CT上有较为特征的Torri—celli—Bernoulli征改变。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免疫组化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特异性。结论:表现为腹痛或盆腔包块的恶性GIST与卵巢恶性肿瘤易混淆,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应加强对其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王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446-447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GIST患者中发生于胃10例,小肠6例,其他部位1例。肿块平均直径5.9cm,CT肿块呈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1例。增强后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GIS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ST形态、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肿瘤位于胃部36例,小肠20例,大肠6例,肠系膜8例.单发66例,多发4例全部位于胃部.结论 CT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术前定位诊断有帮助,但特异性不大,故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性诊断要依赖病理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GIST20例,交界性10例,恶性6例。在30例获随访2~3年的当中,有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28个月复发再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均存活。结论:GIST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也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骏  王海林 《广州医药》2007,38(2):54-57
目的 评价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胃肠道钡餐、CT和MRI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影像与病理关系.结果 12例GIST中发病部位位于胃者5例,小肠4例,直肠2例,胃及肠系膜1例.其中诊断恶性间质瘤10例与病理相符.结论 胃肠道钡餐造影、CT、MRI可清楚定位,并对定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19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4例,回肠2例,结肠1例。恶性21例,良性12例。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最大径范围3-43cm,〈5cm者10例,≥5cm者23例,23例大于5cm肿瘤中19例为恶性间质瘤。21例恶性间质瘤中15例中心伴有坏死囊变;实性部分均表现为延迟强化。CT分型:粘膜下型15例,肌壁间型8例,浆膜下型1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肿瘤与胃肠道相连部位以外的管壁结构保持正常,部分伴有囊变坏死,增强后呈现逐渐强化。CT能较高的检出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对5例胃肠道间质性肿瘤进行影像学诊断,3例行胃肠造影,1例行小肠造影,1例行CT超声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胃贲门、胃体上部、胃底后壁、空肠、回肠间质瘤各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性肿瘤。2例免疫组化S-100(+)、Vim( )、Des(+)。1例CD34(+),PCNA(-),p53(-)。结论:常规X线检查对照内窥镜检查为发现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对胃肠道外侵犯的肿瘤选择应用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CT扫描的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食道2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5例,回肠3例,结肠4例,胃肠外腹腔肠系膜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7例。有24例小肠间质瘤漏诊,均未口服对比剂充盈肠道。结论检查前恰当的肠道准备能提高检出率,利于病变定位和定性,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术前诊惭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28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21例行胃肠道造影(GT)检查,诊断13例,诊断阳性率为61%;15例行CT检查,诊断12例,阳性率为80%。结论:GT检查有部分GIST病人漏诊,CT在术前诊断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对我院64例GIST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输入ADW4.2工作站重建,由我院2名资历较深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分析64例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 64例GIST患者胃41例、小肠15例、直肠3例、食管3例、网膜2例。形态:类圆形或椭圆形51例、不规则分叶状13例。分布:胃肠道腔外42例、胃肠道腔内15例、胃肠道腔内外7例。黏膜状态:黏膜光滑41例、黏膜有明显溃疡23例。囊实性49例、实性15例。密度:平扫及肝实质比较均匀密度基本一致29例,周边等密度内部较低31例,4例瘤内有气体影,均无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均匀强化33例,不均匀强化31例。均匀强化患者3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不均匀强化1例良性,11例潜在恶性,19例患者恶性。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可为术前病理判断及手术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病理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2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17例,空肠和回肠7例,结肠及直肠3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各2例.良性9例,恶性23例.CT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双期增强扫描见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结论 CT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定性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总结病灶特点,并与既往PET/CT报告及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8例间质瘤,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10例,3例良性病变PET显像均为阴性表现,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15例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核素异常浓聚灶.CT表现3例良性间质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影,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不一,多数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少部分病灶内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大部分病例可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少数病例定位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不明确。结论PET/CT在对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间质瘤良、恶性,且一次扫描可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但对于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上还有一定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38例行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术前经CT或消化道造影诊断为GIST,8例小肠间质瘤患者中5例经肠系膜血管造影证实,2例经胶囊内镜证实,1例经急诊手术证实。按风险分级标准极低风险6例、低风险10例、中风险7例和高风险15例。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阳性率为86%、CD34阳性率为82%。术后25例得到随访,其中10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3~24个月。结论CT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术前诊断帮助较大,而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GIST所必需的;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格列卫为GIST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