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莲若 《陕西中医》1995,16(5):228-229
<正>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证直决》,原方主治小儿“五迟”证,临床用于肾阴虚诸证,现将笔者应用本方的体会叙述如下。 1 慢性咽炎 陶某,女,50岁,1994年2月8日初诊。咽干,似有痰阻4年,加重1个月。市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未减。近1月来每天夜间因咽干起床饮水影响睡眠。检查:咽部悬壅垂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肥大,牙齿脱落8颗,牙龈萎缩,腰膝酸软,视物模糊,抑郁易怒,舌红苔薄黄中间稍厚,脉细弦。证属肝肾阴虚,气郁痰阻,治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 (汤 ) ,方名首见于《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为宋代·钱乙将仲景“金匮肾气丸”减去桂附而冠名的 ,方由熟地黄、牡丹皮、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等六味药组成 ,原为治疗小儿先天阴虚及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等证候而设。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 ,山茱萸养肝涩精 ,山药补脾固精 ,泽泻清泻肾火 ,丹皮清泄肝火 ,茯苓淡渗脾湿 ,全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 ,是古今通补开合、滋补肝肾之名方。笔者数十年来 ,私淑钱乙之思绪 ,学习和考究历代医家遣方用药之经验 ,在辨证用药的原则指导下 ,通过现代病理、药理与中医病因病机的汇通性思维 ,以六味地…  相似文献   

4.
吴盛荣 《国医论坛》1997,12(5):17-17
六味地黄汤(丸)系《小儿药证直诀》方,是方补中有泻,离泻千补,有开有合,相辅相成,被誉为“三补三泻”之名方。家父常用此平正通达之方,治疗产后腹痛、头痛、病经、眩晕、泌尿系感染等病,而收异病同治之功。今举验案如下,敬请同道指谬。1产后腰痛黄某,女,25岁,工人,1995年3月25日初诊。自诉;l年前因产1男婴后,腰背酸痛,病延年余,时轻时重,迟劳、通寒尤甚。经针灸、推拿及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近半年来侵背疼尼加重,转例不利,伴团膝酸软无力,月经先期,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熟地159,山药159,山英…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六味地黄丸(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方)作汤剂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数例以公同好。一、慢性肾炎李某,男,55岁,干部。1983年9月10日初诊。自诉腰痛腿软,五心烦热,夜寐多梦,小便多,口干欲饮已2年余。某医院诊为慢性肾炎。经服中西药罔效,遂来门诊求治。诊见颜面虚浮,下肢轻度浮肿,舌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汤是中医临床上常用方剂之一,出自钱钟阳《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用于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笔者用此方加减用于临床治愈黄褐斑8例,健忘证4例及慢性咽炎6例,牙痛4例,现略举(数)例如下,供同道参考。1 黄褐斑案 杨×,女,20岁未婚,近2年来两颧出现喋状分布黄褐色斑,不痛不痒,身体无特殊不适,仅感影响面容,曾用多种祛斑霜无效。查:舌红少苔,脉细数,诊  相似文献   

7.
陈炎泉 《新中医》1998,30(5):53-54
六味地黄汤新用陈炎泉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区中医院,汕头市三洁四巷4号(515031)六味地黄汤出自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六味地黄丸改丸为汤剂。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诸药组成。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腰膝软。头晕目眩,...  相似文献   

8.
9.
10.
六味地黄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组成 ,主治肾阴不足。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本方调整剂量 ,改丸为汤 ,治疗牙隐裂、头痛眩晕等症 ,疗效颇佳 ,现举例介绍如下。1 牙隐裂杨某 ,男 ,5 0岁。 1 998年 5月 1 2日初诊。患者诉 1年来牙齿疼痛 ,以嚼硬食后尤甚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服西药阿莫西林胶囊、牙痛安无效。经牙科确诊为牙隐裂。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熟地黄 1 0g 山药 1 0 g 山萸肉 1 0 g 泽泻 6 g 茯苓 1 0 g 丹皮 1 5g 知母 6 g 黄柏 6 g 白芷 6g。服 5剂后痛减。继随症…  相似文献   

11.
马存忠  李春霞 《陕西中医》2005,26(11):1238-1239
笔者以六味地黄丸随证加减治疗眩晕、淋证、经前乳胀、口疮等病症均获满意效果.现举数例。  相似文献   

12.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用,为补肾之通剂。症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齿牙动摇,消渴,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细数。笔者临床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黄褐斑等,每收良效.兹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3.
梁巧瑾  吕建刚 《新中医》2003,35(3):67-68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治疗肾阴虚所致的各科病症。笔者运用该方治疗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的耳鼻咽喉诸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治疗多种病症 ,每获良效 ,现举例如下。1 小儿遗尿 何某 ,女 ,1 0岁 ,2 0 0 1年 1月 2 0日诊。从小至今夜间尿床 ,曾多方治疗效不显。夜间遗尿 ,多数时候无梦 ,每夜由奶奶唤醒解小溲 ,晚上吃干饭仍时有尿床 ,夏天 1~ 2次 ,冬天 2~ 3次。反应灵敏 ,口齿伶俐 ,学习成绩好。形体肥胖 ,口微渴 ,大便及饮食正常 ,舌质淡胖 ,舌苔黄腻 ,脉细滑数。诊断为肾虚不固 ,兼湿热蕴结下焦。以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制首乌、黄芪、桑螵蛸各 1 5 g,山茱萸、金银花、连翘各 1 0 g,续断 1 8g,甘草 6g。 2剂…  相似文献   

15.
16.
1 糖尿病谢某某 ,男 ,5 0岁 ,干部 ,1997年 8月 2 1日初诊。半年前自觉口干 ,饮水量增多 ,小便频数 ,形体消瘦 ,经本市某医院检查 ,确诊为糖尿病。经住院治疗 3个月好转而出院。出院不久 ,病情依故 ,虽经中西药治疗 ,仍未能控制 ,遂求治于余。刻诊 :形体消瘦 ,口干唇燥 ,多饮 ,尿频量多 ,心烦失眠 ,头晕耳鸣 ,身困乏力 ,舌红 ,脉沉细数。查尿糖 ++,空腹血糖9.6mmol/L。诊断 :消渴 (下消 ) ,证属肾水不足 ,虚热内生 ,治拟滋阴补肾 ,清热生津。方取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生熟地各 2 0 g ,淮山药 30 g ,山茱萸 2 0g ,茯苓 15 g ,丹…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汤出自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为六味地黄丸改为汤剂。方由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牡丹皮 ,泽泻 ,茯苓诸药组成。主治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所致的腰膝软 ,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 ,手足心热等病症。笔者以本方为基础加味 ,辨证治疗多种病症 ,收效满意 ,现举例如下。1 皲裂陈某 ,女 ,4 2岁 ,1998年 6月 1日初诊。患者双足皮肤粗糙 ,裂口出血 ,灼热而痛 ,以足跟部尤重。伴双足燥热 ,行走不便 ,曾用中药外洗 ,西药软音外敷治疗无效。其症腰膝酸软无力 ,两目干涩 ,心烦耳鸣 ,手足皮肤粗糙 ,双足跟部有纵横裂口渗血…  相似文献   

18.
19.
血府逐淤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方由当归、红花、桃仁、牛膝、生地、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甘草等组成,原治"胸中血淤血府之证".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化裁加减,用于治疗胸痹、不寐、头痛、荨麻疹、发热等多种疾病,收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中医临床验证 ,肾虚精少者 ,必虚火妄行 ,则下虚上实 ,百病丛生 !追溯本方之起源 ,乃脱胎于肾气丸 ,据史料记载 ,肾气丸早在汉代大名医张仲景即张机所撰《金匮要略方》(又名《金匮玉函经》)中已有记载 :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撰《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中也有记载 :后至宋代严用和所撰《济生方》中亦有此方。三家用药基本相同 ,仅在桂枝一味药上略异 ,张机用桂枝 ,孙思邈用桂心 ,严永和用桂肉。实际上是同一种木本原料 ,仅加工精细不同而已。肾气丸又叫“八物 (味 )肾气丸” ,后人通用崔氏方 ,所以又叫“崔氏加减八味丸” ,也叫“八味地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