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王金山 《家庭医学》2007,(19):18-18
吴老因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四处打听“双降”良方。一天,吴老早晨在公园锻炼时,见一老者用手在擦一侧的颈项部,便好奇地上前询问。那位老者告诉他,这叫按摩桥弓穴,可以降血压和降血脂等。吴老闻言,立竿见影学用起来。正当他两手猛烈按擦两侧的颈项部(桥弓穴)时,突然晕厥过去。要不是那位老者急打手机呼叫“120”,吴老可能就要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了。  相似文献   

2.
我家的宝宝最近迷上了识字。中国的文字说来也很奇怪,难怪外国人难学,这不我家的中国小孩也闹出了很多的小“笑话”。一天,全家都在看足球赛,宝宝跑过来跑过去,我们都说:“宝宝坐好看球赛。”刚坐下,屁股还没热,又站起来,跳着说:“上半汤,上半汤。”猛一听宝宝这样念叨,我们几个都莫名其妙。噢,原来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了“上半场”几个字。我没有笑话她,而是问:“宝宝你怎么知道的呀?”她神气地回答说:“我们班的汤佳棋,也是这  相似文献   

3.
故事:吴老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足之后,就被医生告之,洗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给自己造成伤害。平时最喜欢用热水泡脚的吴老从此受到了老伴的看管,每天洗脚水都由老伴调试,在吴老感觉中,水温突突的,一点儿都不过瘾。吴老心里总是感觉不服气,这脚丫子看上去挺好的,怎么就不能用热水泡了呢?  相似文献   

4.
快乐茶坊     
医生吃饭我们几个朋友在一家小饭店吃饭,席间一个朋友夹起一块肝,对另一个说:“你说,这是肝左叶还是右叶?”另一个也不含糊,研究一会,肯定地说:“左叶!你看门静脉的分支走行角度比较平直,这是肝左叶的特点。”然后他夹了块肥肠,问那个:“你说这是哪段肠管?”前者回答:“这是乙状结肠,脂肪成分不多、黏膜光滑,这家饭店蒙人!用乙状结肠冒充直肠卖给我们,老板!!!”老板没过来,旁边桌一个哥们儿脸色苍白地来了:“求求你们,你们这桌我结了,别聊这个了成么?!”换一下骨盆一群医学院实习生毕业前聚餐,在饭店里大吃大喝。一男生桌前的小盘内肉骨、鱼…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个老和尚口渴难忍让三个小和尚去烧开水,结果久等不见开水送来。老和尚心急火燎地跑去一看,这三个小和尚正蹶着屁股顶着水壶。老和尚见状大动肝火:“你们这是干什么?”三个小和尚连忙说:“师傅常说我们屁股上都有三把火,我们三个共九把火,正为师傅烧茶呢。”这虽然是笑话,但在人的机体内确有一种温暖柔和的“火”,它是生命的动力。那么,这生命之“火”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6.
梁兆桧 《保健医苑》2005,(12):50-52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老和尚口渴难忍,让三个小和尚去烧开水。可是,久等,也不见开水送来。老和尚心急火燎地跑去一看,原来三个小和尚正凑着屁股顶着水壶。老和尚大动肝火:“你们这是干什么?”三个小和尚连忙说:“师傅常说我们屁股上都有三把火,我们三个共九把火,正为师傅烧茶呢!”  相似文献   

7.
健康幽默     
《中国保健营养》2004,(4):74-74
强制隔离 1918年初,欧洲某前线地区痢疾和霍乱流行。人们很惊慌,一旦发现有人上吐、下泻,便立即对他采取隔离治疗。一天夜里,两名担架员敲开布隆贝格先生投宿的旅馆房间的门,说:“请跟我们来吧,您一定是病了,因为您今天晚上上了12次厕所!”布隆贝格生气地说:“是这样,但有11次厕所被人占着!难道这也要隔离吗?”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页     
谁最听话 周末,汤姆把六个孩子召集起来,问他们:“你们说,本星期谁最听妈妈的话,我们就给他发奖。” 六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爸爸,那就是你!” 调皮的原因 尼克七岁了,仍然非常调皮。这一天,母亲很认真地对他说:“尼克,你也该懂事了,不能再这样调皮了,不然将来你的孩子也是调皮鬼。” 尼克却得意忘形地拍手嚷了起来:“好啊,好啊,这回妈妈不打自招啦!”  相似文献   

9.
结婚、生子,这两项使命顺利地完成以后,避孕一事便非常紧迫地提到我们夫妻生活的议事日程上来,这可是一件大事,而且是长达几十年的大事,马虎不得! 我让丈夫赶紧做出此项工作的可行性计划,以待批准实施。丈夫咧嘴一乐,说:“嘿,小事一桩,我来处理。“ 他买回了一盒避孕套,对我说:“老婆,你生孩子这段时间可把我急坏了,今天晚上我要好好享受你。“说完,一脸的坏笑。晚上,猴急的丈夫早早把我拉上床,拿出避孕套,说:“这是最新式的玩意外,浮点式的,保管你过瘾。“  相似文献   

10.
一次”大病”使91岁的耄耋老人吴英恺院士感到了健康的可贵。吴老的“百岁工程”堪作老年人身心保健的指南。对于人们的保健意识、医德医风。以及老百姓的看病.吴老也有很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年轻的时候     
这一天早上,他坐在阳台的藤躺椅上,一边观看阳台栏杆上一盆正在开花的玫瑰。女儿 忽然走近来,说:“爸爸,你从来不和我讲一讲你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 “什么事情?” 他注意到,女儿这的似乎有些羞涩。女儿望了他一下,接着以一种含有年轻姑娘的某种深意的暗示,笑着说:“爸爸,听人家说,你年轻的时侯很潇洒——。” 他不以为然地说:“哪里。” 女儿说:“有人看过你年轻时侯的照片。还描写一番,高高的鼻梁,明亮的眼睛……”。 他笑着说: “爸爸老了,别说这等事——” 女儿以一种含有年轻姑娘某种深意和试探的语调,说: “爸爸,那你讲一讲你年轻时候难忘的人或事情……”  相似文献   

12.
刚做丈夫的小李惊讶发现,自己贤惠的妻子每次烧鱼时,鱼都没有头和尾.终于有一次小李疑惑地问:“媳妇儿,为什么你烧的鱼只有中段没有头尾?” 妻子被这个问题问得措手不及,想了一会儿说:“我妈就这样烧鱼啊,这是我们家秘方.” 吃饭时,小李又问丈母娘,这样做鱼有什么诀窍.丈母娘擦擦手上的油说:“嗨!她姥姥就这样烧鱼,这是我们家秘方.” 喜欢刨根问题的小李不知足,又跑去八十高龄的姥姥家了解情况,姥姥道出了实情.  相似文献   

13.
一位朋友颇正经地找到我,说昨天他上三年级的儿子发了一通耸人听闻的言论。 儿子说:“爸爸,我们班的××患花柳病了。 爸爸:“瞎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是花柳病。” 儿子:“知道,老师说的。再说电线杆上、墙上到处都贴着呢!花柳病就是性病,因不洁性交、性滥所致。” 爸爸吃惊了,一掌拍在儿子的脑袋上“混蛋,小孩不许说这些。” 儿子:“为什么?” 为什么?这位爸爸今天一大早便跑来找我让我告诉他怎么办?怎样才能对儿子进行一场正经的性教育。 我笑了。多么奇怪,儿子向父亲发出了这样的挑战。 那么,如何巧妙、满意地回答这些令父母们尴尬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吴老年近古稀,去年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身高由年轻时的1.75米压缩为1.68米,少了7厘米。吴老每年都体检,一般情况下,他只注意体重是否“超标”,而对身高却不甚重视,经常随便报个数字填上。  相似文献   

15.
《长寿》1997,(8)
少年时过目不忘,年老了过目即忘。这是客观规律,是老年人的通病,大可不必为此苦恼。 国外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位老太太聚在一起感叹自己的健忘。甲说:“有时我站在冰箱门旁,记不起是要取出东西,还是刚放进东西。”乙说:“我比你更糟,有时我站在楼梯上,就忘了是要上楼,还是刚从楼上下来。”丙高兴地说:“我比你俩都强,没有这种健忘的毛病。”说着,在桌上敲了一下,这是当地一种习俗,因怕好事跑掉,立刻敲一下,“唷,谁在敲门?!”丙立刻奔向门口。 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大都如此健忘,常常出门后担心煤气、电  相似文献   

16.
笑语三则     
想开了王大挖河回来,他兄弟王二过来串门,随口问道:“哥,这回出门碰上什么稀罕事了吗?”王大乐呵呵地回答说:“兄弟,这回挖河的人那么多,可谁也没有我有福——他们挖了那么多天,什么也没挖着,我头一锨下去,就挖着了一只铜马!”“哎呀!”王二惊喜地叫了起来,“那叫文物,值老鼻子钱了!”“谁说不是!”王大眉飞色舞地说:“我一出手就挣了5万块。”“钱呢?“”分给挖河的哥们了。”王二一听,立刻急红了脸:“分给他们干吗?”王大满不在乎地说:“兄弟,我算想开了,这事大伙儿都看见了,不分情面上说不过去。再说,我一个人拿着那么多钱,早晚是个祸根…  相似文献   

17.
这一天,60多岁的刘太太在老伴儿陪同下预约来访。刘先生快言快语:“我这老伴儿焦虑症,吃一年药了,也没怎么见好。您帮帮我们吧。”我尽量平静地说:“焦虑症?请本人说说都有什么症状,好吗?”  相似文献   

18.
几次想去看望吴祖光先生,感觉总拿不出勇气来。并不是不想念吴老,只是因为我这些年来始终是与新凤霞老师交往的,凤霞老师去世后,几次与吴老相见,他的话题总离不开爱妻。一回忆那些难忘的往事,吴老总免不了伤心落泪。这便是我没勇气去看望吴老的缘故。 对于自己景仰的文坛前  相似文献   

19.
托运行李一名乘客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向乘务小姐出示了他到西班牙的机票,并说道:“您能把这个大箱子先运到澳大利亚,再把这个旅行袋运到巴黎吗?”小姐十分迷惑地说:“对不起,我们不能这么做。”乘客说:“为什么不能?去年你们就是这么干的!”点评:比起被指出错误、批评,别人将我们的错误视为理所当然更加可怕。委屈父亲:“儿子,你怎么成了班上最差的学生了?”儿子:“这能怪我吗?原来最差的学生转到别的学校去了。”点评:我们不也常常这样么,在很多事情上,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责任。不敢怕了教导员是一个十分严厉刻薄的人,同学们既怕他,又恨他…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退休的老同志比上班的人还要忙,你相信吗?几天前,我有幸采访了梅兰芳先生的女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玥先生。她正穿着厚底靴在院子里练功,一招一式,显示出扎实的功底。我开玩笑地说:“梅老师,您都退休了,还练什么功啊?”她回答说:“京剧这行,嗓子功夫一天不练,再上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们一同走进房间,在沙发上坐定,我向她说明来意,她笑笑说:“我没什么养生之道,不过我觉得人不能服老,这虽然是一种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