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三种不同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单侧自体胭绳肌腱重建膝关节ACL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保守康复组(A组),激进康复组(B组)和自制康复组(C组),每组15例。术后3、6、12个月时比较关节活动受限度、大腿周径差值、IKDC评分、三维重建CT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三组在关节活动度受限及大腿肌肉萎缩方面:术后3、6、12个月A组明显大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IKDC评分方面:术后3、6、12个月C组优于A、B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骨隧道扩大方面:B组明显大于A、C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自体胭绳肌腱重建膝关节ACL术后早期康复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并非越激进越好,应以适度康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3种不同康复方案对术后骨隧道增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保守康复组(A组)、激进康复组(B组)和自制康复计划组(C组),每组20例.术后12个月比较Lysholm评分、三维重建CT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C组Lysholm评分优于A 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隧道明显大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将影响术后骨隧道的愈合,应以适度康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透视辅助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对A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75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95例(常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和透视组80例(透视辅助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髓道定位参数、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透视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患者术后Blumensaat延长线与胫骨水平交点位置至胫骨隧道前边缘间距(a)与胫骨平台前后径宽度(c)比值(a/c)、Blumensaat线与胫骨隧道中轴线夹角(α角)小于对照组,Blumensaat线上垂直位点到Blumensaat线与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A)与Blumensaat线到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B)比值(A/B)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骨隧道变化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40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后行CT检查,分别测量股骨和胫骨近关节线隧道口的宽度,并与术中钻头直径对比。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对股骨、胫骨骨道不同级别间Lysholm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术后15%(6/40)出现股骨隧道扩大,其中33.3%(2/6)的骨隧道扩大程度为2~6 mm;17.5%(7/40)出现胫骨隧道扩大,其中42.9%(3/7)的骨隧道扩大程度为2~6 mm。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各级别之间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隧道与胫骨隧道间扩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骨隧道出现不同程度扩大现象。股骨隧道与胫骨隧道间扩大程度无明显差异。骨隧道扩大对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2组均在入院3d后或术后清醒后开始进行高压氧及电针治疗,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FIM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Endobutton与Rigidfix两种固定方式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骨隧道的变化与重建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E组与R组。E组患者采用Endobutton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R组患者采用Rigidfix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在术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复查三维CT并测量两组患者股骨隧道内口、隧道中点直径,计算直径扩大值;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与术后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E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隧道内口:(1.48±0.4)mm,隧道中央:(1.06±0.6)mm;R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隧道内口:(2.40±0.3)mm,隧道中央:(1.82±0.5)mm;术后6个月E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隧道内口:(1.35±0.3)mm,隧道中央:(1.03±0.4)mm;R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隧道内口:(2.52±0.5)mm,隧道中央:(2.46±0.2)mm;术后12个月E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隧道内口:(0.61±0.2)mm,隧道中央:(0.67±0.1)mm;R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隧道内口:(0.72±0.3)mm,隧道中央:(0.80±0.1)mm;术后3个月与6个月,E组患者的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均小于R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比,E组与R组患者的股骨隧道直径扩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LYSHOLM评分:E组术前:42.5±2.0,术后3个月:58.0±3.5,术后6个月:69.5±1.5,术后12个月:83.0±4.0;R组术前:42.0±2.5,术后3个月:59.5±1.5,术后6个月:70.0±3.0,术后12个月:84.0±2.5。E组与R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高(P<0.05);而在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上,E组与R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骨隧道扩大的影响上,早期较Rigidfix更小;而长期影响两种固定方式并无差异。且两种固定方式对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训练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9例小切口THA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使用助步器时间、并发症及术后Harris髋评分情况。结果:康复组术后6周、3个月Harris髋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住院时间、使用助步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小切口THA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八股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以及应用体会.方法 关节镜下对67例(70个膝)膝关节ACL断裂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反折编织形成八股"人"字形移植物,采用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界面螺钉固定的方法重建ACL,观察近期术后疗效,以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以MRI及X线观察骨隧道变化情况.结果 62例患者(65个膝关节)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3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57.4±3.3)提高到(93.8±3.4)分;Larson评分由(54.3±3.8)提高到(92.7±2.5)分,IKDC评分由(59.6±2.4)提高到(93.5±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查MRI,5例患者出现骨隧道扩大:2例股骨及胫骨前内侧隧道均扩大,3例为前内侧骨隧道.所有患者均未见关节间隙变窄,均未出现螺钉松动、移植物松动.结论 应用八股同种异体肌腱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界面挤压螺钉固定重建ACL手术操作简便,关节稳定性佳,最大限度恢复解剖重建,近期疗效佳,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53例 ACL 断裂的病人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53例未进行康复或规范康复护理病人为对照组,100例进行康复护理为康复组。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对两组术后抽屉实验阳性率进行了评价。[结果]康复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抽屉实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早期正确的锻炼是关节镜下 ACL 重建术后康复的关键,有利于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颅电刺激加康复训练能否促进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后的功能恢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短暂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模型(MCAO),术后随机分为电刺激加康复组(A)、康复组(B)、对照组(C)。A组给予经颅电刺激、滚笼和平衡木训练。B组仅给予滚笼和平衡木训练。分别于术后3、7、14和28天用走横木试验(BWT)进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梗死灶周围的免疫活性强度。结果:A组BWT评分在第7、14、28天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皮质缺血周边区MAP-2表达水平在第14、28天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加康复训练能促进大鼠MCAO后肢体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灶周边MAP-2的表达有关,上述作用优于单独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朱建中  王百灵  王瑛  俞皎 《中国康复》2012,27(4):266-267
目的:探讨辅助生物反馈训练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康复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6例,分为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组(联合组)及单用米氮平组(米氮平组)。2组均服用米氮平,联合组加用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周末联合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米氮平组(P<0.05),米氮平组在治疗第2周末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第6周末,2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1)。联合组显效率较米氮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9%,84.37%)。结论:辅助生物反馈训练可加快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NF200表达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5天开始进行滚筒、转棒、平衡木、网屏训练,每日40min,每周6次,共5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维持原来生活状态。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测评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变化。结果:康复组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神经功能在3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转棒实验和平衡木实验在3周、5周(P〈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网屏实验在3周、5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学习记忆能力在5周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康复组大鼠缺血区NF200蛋白质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多,在3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周时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区NF200蛋白质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探讨安全有效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BPTB)患者60例,按照我中心现行康复程序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年进行关节活动度、肢体围度测量及问卷调查。使用等张肌力测试系统对术后3个月后坚持练习和未坚持练习患者各10例,评定双侧腿肌力,比较各项参数。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全范围AROM、正常ADL及患膝屈肌肌力,6—7个月恢复正常运动,大部分专业运动员恢复原有竞技性运动水平。术后坚持练习组与未坚持练习组肌力比较,伸肌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收缩速率、最大力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伸肌疲劳系数及屈肌力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大腿及小腿围度较健侧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程序安全有效,患者短期(3个月)可恢复正常AROM、ADL及患腿屈肌肌力,并逐步恢复正常运动。膝伸肌肌力需坚持长期练习,才可更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吴韧  黄国良  王万春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44-1445,1448
【目的】探讨采用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其近期康复效果。【方法】对4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采用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系统的康复指导。包括支具制动及肌力、活动度、本体感受器训练和肌肉牵张训练等。观察其可行性和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均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患肢的股四头肌和胭绳肌峰力矩比值超过正常侧的82%。术后6个月,膝关节Lan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为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采用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进行重建后进行此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多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合并滑膜炎(SY)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KOA合并SY患者分成3组,分别采用玻璃酸钠(SH)关节腔内注射(A组)40例,SH注射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LIUS)导入(B组)43例和SH注射联合LIUS导入酮基布洛芬(fastum)(C组)43例。以HSS评分标准在治疗1、3、5周末和治疗结束后24周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时,优良率比较,B、C组明显优于A组(P〈0.01);C组优于B组(P〈0.05)。24周后C组优良率的稳定性明显优于A、B组。结论:SH与LIUS导入fastum可起到协同作用,具有高效、持久、安全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ACL损伤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治疗12及24周时分别测定患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力距(PT)并给予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定(LKSS).结果:术后第24周,2组患者患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PT、LKSS评分均较术后第12周明显提高,且研究组PT、LKSS评分提高幅度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较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其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n=36)和透视组(n=37).受累颈神经根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42℃360 s.主要终点指标:术后1天、2周、4周、12周和24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  相似文献   

18.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等速肌力训练和疗效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用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评定及训练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ACL重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5例(等速训练患侧肌力)和对照组25例(等张训练患侧肌力)并分别进行功能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结果:术后第12、24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试验组膝屈、伸肌患侧峰力矩/健侧峰力矩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在30°时的股内侧肌患侧峰力矩/健侧峰力矩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等速训练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使膝关节ACL重建术后的患者短期(6个月)达到健侧屈伸肌力水平,并能达到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芳  沙蕉  偶鹰飞  顾茜 《中国康复》2018,33(6):482-485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术后3天,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CPM、运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K膝关节牵伸系统进行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于术后24周对2组患者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0.01),且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治疗前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患者X线检查均有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肢无纵向扣击痛,不扶拐能行走3min,对比之前X线片骨折无变形,内固定无松动开裂,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骨不连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