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不同节段腰椎间孔镜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10具成人脊柱腰骶段(L1~S1)标本,观测L1/2~L5/S1椎间孔高、椎间孔安全三角、椎管内安全三角的形态。 结果 ①L1/2~L5/S1椎间隙水平中线与椎间孔安全三角高的交点到出行神经根的距离为(4.75±0.80)、(6.42±0.44)、(7.30±0.82)、(7.74±0.52)、(4.68±1.27)mm;②L1/2~L5/S1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与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交点到出行神经根的距离为(4.02±0.78)、(4.67±0.65)、(5.17±0.91)、(6.16±0.74)、(5.48±0.61)mm;③L1/2~L5/S1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与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交点到硬膜囊/走行神经根的距离为(3.89±0.61)、(4.39±0.71)、(5.17±0.97)、(6.58±0.70)、(6.22±1.20)mm。 结论 掌握腰椎不同节段的解剖特点,有利于椎间孔镜手术时合适尺寸工作套管的选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国人腰椎4、5(L4、L5)棘突、椎板及下关节突相关解剖学结构,为设计最优化的椎弓根螺钉- 翼状曲面钢板系统提供数据基础,为下一步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长征医院患者的脊柱三维CT影像学资 料,并将其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模型,采用不同影像学测量方法及在3D模型上进行实物测量的方法,获得L4、L5 棘突厚度、棘突侧面大小、下关节突厚度、椎板与棘突成角、下关节突与椎板成角、下关节突与棘突成角、棘突 根部至上关节突根部的距离等数据。结果:男、女性测量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男性为例,L4的棘突边距、 棘突中央高度分别为(24.55±2.31)mm、(23.06±2.89)mm,L5的棘突边距和棘突中央高度则分别为(20.87± 2.61)mm、(21.52±3.08)mm,两椎体的棘突厚度均呈从上至下增厚的趋势。在L4,棘突根部至上关节突根部距 离、棘突侧面与下关节突面夹角、下关节突面与椎板面夹角(A2)、下关节突面中心处矢状线方向厚度和下关节突 面中心处垂直于下关节突面方向的厚度分别为(10.33±1.03)mm、(149.74±6.40) °、(140.53±12.33) °、(10.51± 0.53)mm、(10.98±0.65)mm ;在L5,由于3D打印模型的L4、L5为一个整体,影响了A2的测量,其他指标分别 为(16.42±1.66)mm、(146.47±7.90) °、(11.38±0.86)mm、(10.15±0.62)mm。结论:国人脊柱L4、L5椎板、 棘突及上、下关节突的解剖学数据可为腰椎峡部翼状曲面钢板的设计研发提供精确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椎间孔区域的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CT影像学的解剖学关系,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融合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因腰背部不适行腰椎CT检查的110例患者CT影像资料。11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图像经AW46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选取L2/3~L5/S1节段椎间盘三维重建旋转冠状面可见神经根走行的层面以及相应节段椎间盘横断面图像,对椎间盘上、下缘两个层面出口神经根到脊髓硬膜囊的最短距离(Js、Ji),出口神经根到椎弓根内、中、外侧的距离(Pa、Pb、Pc),以及出口神经根到骨性关节突和关节突关节面的最短距离(Gs、G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L2/3节段~L5/S1节段,Js和Ji数值均逐渐增大,且Ji均>Js,其中L2/3节段Js的数值最小为(6.71±2.10)mm,L5/S1节段Ji的数值最大为(22.05±3.96)mm;每一节段出口神经根-椎弓根的距离从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Pb及Pc值逐渐减小,以L5/S1节段为最小(3.86±1.93)mm;下缘层面的Gi均大于上缘层面的Gs。结论 在L3/4以上节段置入宽度为10 mm的椎间融合器较为困难;术中镜下磨除部分或全部上关节突,可以扩大安全区域,避免损伤神经及周围重要结构,利于融合器的置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椎间融合器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为融合器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正常颈椎C2~7节段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在C5~6节段分别植入高度为5、6、7、8 mm的融合器,施加1.5 N·m力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并探究融合器高度变化对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小关节应力、椎间压强等的影响。结果融合器高度每增加1 mm,手术节段的角度值平均增加0.68°。植入融合器后C5~6 ROM范围小于0.44°。融合器高度差异对C4~5的ROM影响大于C6~7,对非融合节段ROM的影响小于7.3%。融合器高度差异对非手术节段ROM、小关节应力、相邻节段椎间压强的影响较小。关节囊韧带、融合器和钉板系统应力均随融合器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6、7、8 mm融合器模型的关节囊韧带、融合器和钉板系统应力均远高于5 mm融合器模型。结论对于需要植入融合器的患者,建议植入物高度比原椎间隙高0~1 mm。  相似文献   

5.
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横径,椎体前高/后高,上关节突关节面的矢状径、横径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等进行测量.结果: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与横径比为0.64,前/后比为1.21.上关节突关节面高度,左(14.1±2.1)mm,右(13.9±1.5)mm;宽度,左(16.0±1.8)mm,右(16.2±1.5)mm;与正中矢状面夹角,左(56.3°±7.8°),右(55.9°±7.3°).结论:(1)腰骶移行椎椎体的形态与正常L5椎体形态相近,故在腰椎正侧位片及CT、MRI片难以根据其椎体形态学特点推断是否为移行椎,后路手术时很难根据椎板及棘突上关节突的形态特点来判断腰骶移行椎.(2)腰骶移行椎的下关节突明显小于上关节突,说明小关节突很少或几乎不向下传导应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的应用解剖研究。方法 选取20具成人尸体标本,测量脊柱腰椎各椎间孔的长度、宽度、高度、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及腰椎各解剖学结构至正中矢状面距离等解剖数据。结果 经测量分析发现,L1~L5各椎间孔的宽度变小、高度增加、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变大(P 0. 05),同一椎间孔左右两侧宽度、高度、长度、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左右两侧椎弓根内外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上下关节突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椎弓峡部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基于本研究的解剖数据总结,腰椎各椎间孔测量结果及腰椎各结构与正中矢状面测量结果差异不明显,应用PELD时可适当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基于正常人L3~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Pro/E、ANSYS软件分别建立L3~5正常生理状态有限元模型、L4/5左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模型(单侧TLIF)、L4/5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模型(双侧TLIF)。在L3上表面施加500 N的人体重力和10 N?m力矩,模拟人体直立、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5种生理活动,观察不同工况时椎体、椎间盘、螺钉及融合器上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力学性能上的差异。结果 各种工况下单侧TLIF、双侧TLIF的L3~5节段变形量均较生理状态模型减少,单侧TLIF、双侧TLIF模型均在后伸运动时融合器的应力达到最大值,且单侧TLIF模型椎弓根螺钉上的应力峰值在各种工况中均明显高于双侧TLIF,后伸工况时应力峰值达到463.39 MPa。结论 单侧TLIF可作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固定方法,但应力峰值均明显高于双侧TLIF模型,故系统稳定性差于双侧TLIF模型,提示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减少后伸运动,以免发生手术失效或螺钉断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运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行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腰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2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行髓核摘除视频消融术治疗,而对照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单纯髓核摘除术,比较两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且JOA评分高,证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枢椎侧方椎弓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人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测量57例干燥枢椎标本侧弓前部内倾角α s、上倾角Y、上宽Ws、中宽Wm、下宽W、上高Hup下高Hip及上关节突厚度Hsa,Ebraheim进针点O距下关节突外缘和下缘距离Lla和Hia钉道表观长度Ls、实际长度La,O点距上关节突后缘和峡部的距离Los和Loi。结果:左/右αs=37.78°±7.87°/40.23°±7.73°,y=62.92°±9.25°/62.41°±8.41°,Ws=7.40±1.69 mm/6.86±1.71 mm,Wm=5.18±1.48 mm/5.17±1.40 mm,Wi=4.17±1.13 mm/4.21±0.98 mm.Hsa2 07±0.94 mm/1.97±0.87 mm,Hup=5 09±1.39 mm/5.00±1.43 mm,Hip=6.05±1.48 m/5.84±1.20 mm.Lla=4.19±1.17 mm/3.94±1.06 mm,Hia=9.38±1.60 mm/9.44±1.82 mm,Ls=29.43±2.61 mm/30.02±2.70 mm,La=26.63±2.37 mm/26.42±2.72 mm,Los=6.37±1.48 mm/4.96±1.54 mm,Loi=4.42±1.30 mm/2.64±1.25 mm。左右侧分别有45.6%(26)/47.3%(27)例的Wm≤5.0 mm(3.5 mm螺钉的安全界限)。如以仅α作为进针方向,左、右侧分别有63.2%(36)、70.2%(40)的螺钉将进入对侧。结论:国人Wm偏小,3.5 mm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风险较大。Ebraheim进针点偏前、偏内、偏上,进钉的内倾角偏大、上倾角偏小。应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除部分上关节突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综合外科骨科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 其中男21例、女18例, 年龄21~73(51.2±10.7)岁。39例中, L1/2腰椎间盘突出4例、L2/3腰椎间盘突出22例、L3/4腰椎间盘突出13例, 均采用切除部分上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项目:(1)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3)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症状及功能;(4)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责任椎间隙相对高度;(5)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根据肌力评估量表(MMT)评估患者肌力变化情况;(6)综合评估患者椎间融合时间。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且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9~16(11.6±2.0)个月。手术时间90~155(115.9±17.7)min, 术中出血量50~150(98.7±27.8)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下腰椎骶椎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 ,为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39具中国成人腰骶椎骨标本进行形态学测量及分析。结果 :L3 至L5椎板峡部宽分别为 14 .2 7± 1.6 2mm、16 .6 7± 2 .34mm和 2 0 .5 6± 2 .2 1mm ,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分别为 16 .72± 2 .31mm、19.88± 2 .82mm和 2 4 .17± 2 .79mm。L3 ~L4、L4~L5和L5~S145°斜径分别为 39.74± 3.2 8mm、39.35± 3.11mm和 36 .36± 2 .76mm ,30°斜径分别为 36 .2 4± 2 .88mm、35 .6 4± 2 .87mm和 32 .5 4± 2 .2 4mm。结论 :解剖测量表明 30°斜径适合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置入 ,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比后路双枚椎间融合器可保留较多的关节突关节和椎板 ,减少术后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经椎间孔、椎板间隙和髂骨入路的相关解剖学及毗邻结构进行观测,为PTED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尸体22具(男性12具,女性10具),完成椎间孔镜下L4/5节段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种不同手术入路,扩大解剖显露每种入路重要的解剖结构,充分显露椎间孔外口及其周围的椎间盘、横突肌及韧带、关节突关节、腰神经的分支及其随行动静脉等。以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后缘顶点(HP)为中心进行测量,包括HP-N、HP-PP、DH和HP-MD。结果 22例44侧L4/5节段动脉前支及其主要分支位于横突间隙上1/4的33例,占75.0%;位于第2个1/4的7例占15.9%;位于第3个1/4的3例占6.8%;位于第4个1/4的1例占2.3%。左右合计HP-N、HP-PP、DH和HP-MD距离分别为(23.9±2.5)、(28.3±2.8)、(11.7±1.7)和(1.6±2.4)mm。腰椎横突间组织有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它们位于腰椎椎间孔的后侧,并形成纵向遮挡。横突间韧带的上内侧有骨纤维孔前后贯通,孔内有脂肪组织并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后支穿过。结论腰椎的关节突关节后缘顶点(HP)可作为PTED入路的重要解剖学标志,能帮助术者于手术中顺利地显露和辨认病灶及周围结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减少副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L5~S1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 Cage固定等5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对于L5~S1节段,在双侧小关节内侧分别切除1/3时,后路椎间融合器能降低其前屈、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4.70±2.50、2.32±0.99(P<0.01);切除1/2小关节时,其前屈运动范围降低,为6.02±2.15(P<0.05);但切除全部小关节时,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轴向旋转运动范围降低,分别为2.59±0.27、2.69±1.10、1.08±0.76、1.02±0.69(P<0.01)和1.15±0.30(P<0.05)。结论: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对前者的稳定作用更为明显;在L5-S1节段应用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时,小关节切除不能超过1/3,否则,必须附加后路器械固定。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 寰枢椎脱位:可分为可复性、难复性和不可复性脱位3种类型,其可导致C1/2水平脊髓压迫而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临床上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寰枢椎板间融合器:与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不同,其直接固定在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骨面上,是一种新型融合器,此融合器可配合广泛使用的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置入简便,增加植骨与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骨面的接触应力,促进骨性融合。 背景:寰枢椎融合器一直以侧块关节融合器为研究热点,但其置入操作风险过大,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可广泛应用的寰枢椎融合器。 目的:探究成人后路寰枢椎板间融合器的CT影像解剖学可行性并给出初步设计。 方法:对100例成人(男50例,女50例)寰枢椎CT三维成像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寰椎后弓厚度、枢椎单侧椎板长度、枢椎椎板厚度、寰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分析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的CT测量数据并设计寰枢椎板间融合器。 结果与结论:①男、女性的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分别为(23.41±1.48) mm和(22.23±1.25) mm,寰椎后弓厚度分别为(6.00±0.96) mm和(5.28±0.78) mm,枢椎单侧椎板长度分别为(18.54±2.23 )mm和(17.31±0.91) mm,枢椎椎板厚度分别为(5.12±1.31) mm和(4.98±1.26) mm,寰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分别为(32.63±2.76) mm和(31.39±4.04) mm;②不同性别的双侧测量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男性的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寰椎后弓厚度、枢椎单侧椎板长度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男性与女性的枢椎椎板厚度、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的CT测量结果提示寰枢椎板间融合器是可行的;④寰枢椎板间融合器初步设计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⑤提示寰枢椎板间融合器具有应用可行性,可用于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过程中,提升寰枢椎间的植骨融合率。 ORCID: 0000-0002-2101-1900(邹小宝)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颈椎C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100个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252个椎间孔外韧带。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放射型韧带236 个(93.7 %)和横跨型韧带16个(6.3 %)两种。放射型韧带将神经根连接到周围结构,可分为上方韧带(25.0%),下方韧带(60.2%),前方韧带(6.3%)和后方韧带(8.5%);横跨型韧带与神经根相垂直并横跨于神经根上,其中,横跨型韧带在C4~5节段最为常见,在C4~5节段的平均长度为横跨型韧带长度为(8.12±1.38) mm(6.28~9.93 mm),厚度最厚可达1.04 mm,每个颈椎椎间孔最多只有一条横跨型韧带。 结论 椎间孔外韧带是椎间孔正常的生理结构,可能与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麻痹的发生有关。在颈椎减压术后,横跨型韧带可能是造成神经根卡压而引起神经损伤的潜在原因之一。而放射型韧带可以限制脊神经移位,可能因此牵拉神经引起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新的定位标志及其X线透视中相关量化参数值.方法:在40例国人的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确定新的定位标志并测量与X线透视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新定位标志在枢椎椎弓根的轴向平分线外侧或恰在其上,枢椎上关节面出钉点透视参数:到外缘距左(7.1±0.9)mm,右(6.8±0.9)mm;到后缘距左(6.3±0.7)mm,右(6.5±0.7)mm;到内缘距左(15.2±1.2)mm,右(15.5±1.1)mm;骨性钉道总长左(36.7±2.8)mm,右(36.2±2.9)mm.结论:新定位标志为枢椎下关节突下缘正中点,解剖标志容易明确,螺钉固定术中透视参数容易把握,钉道长,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问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全切除+Cage固定或全切除+Cage+TSRH等6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后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另外,加用TSRH内固定组后该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右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分别下降至1.49±0.58,1.60±0.98,1.21±0.34,1.29±0.41,1.60±0.87,1.53±0.98(P<0.01).结论:单纯后路椎间融合器可增加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节段的稳定性,且小关节切除越少,脊柱稳定性越好.对于小关节切除太多者,可加用椎弓根内同定增加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新型的单孔分体内镜技术已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但尚无该技术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的文献。目的:通过腰椎CT三维重建,观测骨性标志点与L4、L5神经及椎间隙位置关系,评估单孔分体内镜L4/5滑脱症椎体间融合术的安全性。方法:26例Ⅰ度L4/5滑脱症患者(滑脱组)和26例志愿者(正常组),均行腰椎CT扫描,导入Mimics 17.0软件,测量参数:(1)测量垂直距离。a,b:L5上终板与L5上关节突冠状位关节面内侧缘交点(N)分别至乳突后缘最高点(R)和L5上关节突尖部(S);c:L4下关节突尖部(X)至N所在矢状面与L4下终板交点(M)。(2)测量水平距离。d:R至N所在横断面与L4出口神经根下缘交点(N1);e:R至M所在横断面与L4出口神经根下缘交点(M1);f:N至N所在横断面与神经组织外侧缘交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14岁青少年正常脊柱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程度腰椎间孔成形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青少年椎间孔成形术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名既往无腰椎病史的14岁女性志愿者,收集腰椎(L)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 16.0软件建立模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型受力分析。在正常脊柱L3~L5节段模型M的基础上建立M1(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4)、M2(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3)、M3(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2)模型。在中立位及前屈、后伸等6种加载工况下测定相应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方差分析模型有效。模型M1中,L5左上关节突在后伸、右旋转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中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行L4~L5和L5~S1节段旁椎间孔注射穿刺入路确定安全范围。方法以30例X线胶片的缩放比例作为参照依据,12侧标本模拟试验穿刺入路解剖。结果后正中线旁开2.0~2.5 cm处穿刺入路,在L4~L5椎间孔下半部分,即L4神经根下方(10.6±1.4)mm和L5神经根上缘至相应椎弓根下切迹间距(1.9±0.7)mm,是行椎间孔外口注射的安全区。结论标本后正中线旁开2.0~2.5 cm的范围穿刺与临床采用X光胶片推算出体表实际距离基本一致。由此旁椎间孔穿刺入路能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L4~L5椎间孔直达安全三角工作区;L5~S1安全三角区范围消失,L5神经根上缘至相应椎弓根下切迹间距为注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