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血清甲状腺素T3、T4及TSH水平异常,及汉族与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间甲状腺素T3、T4及TSH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实验组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病人,共196例(汉族100例,维族9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在同一医院内综合内科住院的非抑郁症和非内分泌疾病患者共192例(汉族96例,维族96例)。对所有入组者均于入院后第二天早晨8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3、T4及TSH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组的T3及T4均低于本民族的对照组(P〈0.05);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中汉、维两族的T3、T4及TS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有内分泌功能异常,患者血清T3、T4水平变化可能与其疾病本身有关。汉族、维族患者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统计学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抑郁症患者发病的关联性评价。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观察组;80例非抑郁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3、T4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女性患者的T3、T4、TSH水平差异不显著,男性和女性的T3、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者的TSH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患者的T3、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患者的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程2~4年患者的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表现,低T3和T4可作为诊断抑郁症和判断预后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应考虑病程对T4的影响,谨慎使用增效剂甲状腺激素治疗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宋向欣  陈园  王新玲 《新疆医学》2013,43(10):40-41
目的:比较住院维汉2型糖尿病男性骨代谢指标,并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住院的2型糖尿病维汉男性患者共353人,维吾尔族220人,汉族133人,空腹抽血查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血钙(Ca)、维生素D3(vitD3),雌二醇(E2),血清总睾酮(T),糖化血蛋白(HbA1c),测量身高、体重、腹围,并计算BMI.结果:维汉两组年龄,病程,血Ca及T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腹围,BMI,HbA1c,ALP及BGP水平维族较汉族组高,P<0.05,VitD3水平略低于汉族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BGP存在民族差异(P=0.013),HbA1c与骨钙素的水平呈正相关(P=0.000).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BGP水平较汉族患者略高,无论种族如何,HbA1c的恶化将造成BGP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p53抗体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且未经放化疗、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病例组),其中维族、汉族患者各25例,另选取维族与汉族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 p53抗体含量,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常用肿瘤标志物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维族病例组 p53抗体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抗体表达与其分化程度、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汉族病例组 p53抗体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抗体表达与其分化程度、TNM 分期密切相关(P <0.05);维族病例组不同病理分型 p53抗体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民族病例组和对照组 p53抗体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 分期以及病理分型上均无相关性(P >0.05),并且两民族患者血清 p53含量与其各自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汉两民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 p53抗体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临床上可以考虑给予维、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同或者相似的与 p53相关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同样可以根据相同或相似的 p53抗体指标来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裴杨柳  于恩彦 《浙江医学》2021,43(7):726-729,743
目的探讨首发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差异,以及TH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92例,其中单相抑郁症47例,双相抑郁症45例;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对照者94例。比较3组对象外周血TH水平,分别分析单相抑郁症、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H水平与HAMD-24、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对象外周血促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患者外周血TSH、T3、T4、FT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双相抑郁组外周血T3水平高于单相抑郁组(P<0.05)。单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SH水平与HAMD-24体重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308,P<0.05),FT4水平与HAMD-24日夜变化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380,P<0.05)。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4水平与HAMD-24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HAMA总分均呈正相关(r=0.366、0.356,均P<0.05),FT4水平与HAMA总分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首发单相抑郁症、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H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而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症患者仅T3水平存在差异;外周血TSH、FT4、T4等指标与HAMD-24、HAMA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不同族别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选取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维、汉族抑郁症患者的一般情况无差异。在临床特征方面,维族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者少于汉族,而其它症状则无差异。维族患者的HAMD和SDS评分低于汉族患者。结论:不同族别抑郁症患者的l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难治性组)和95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性组)、60例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集抑郁症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检测.比较3组血清皮质醇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非难治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高于难治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组、非难治性组T3、FT3、T4、FT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组与非难治性组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组FT3、T4、FT4均低于非难治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FT3、T4、FT4偏低,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升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的临床,内分泌特点及一级亲属的临床表型及其他们之间的差异.方法:将201例PCOS患者分为维,汉两组,采用问卷调查及临床相关检查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临床检验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父母亲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汉维两组患者的年龄、初潮年龄、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体质指数、腰臀比、卵巢体积以及卵泡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月经周期、痤疮、多毛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汉两组患者的女性激素六项及糖脂代谢指标比较,维族患者雄激素及甘油三酯水平较汉族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患者总胆固醇水平较维族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维两组PCOS患者在内分泌及脂代谢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方法  王海江 《新疆医学院学报》2013,(11):1618-1620,1624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组(哈族)3个民族早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1年1月-2008年12月实施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民族分为A组(汉族,28例)、B组(维族,26例)、C组(哈族,22例),比较3个民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功能及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比较3组术后1、3、5a累积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新疆汉、维、哈族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及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a累积生存率分别为:A组:96.40%、92.70%、89.00%,B组:100.00%、96.00%、92.00%,C组100.00%、95.50%、90.70%,3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7.46、58.24及58.0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早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均可获得较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及相近的远期生存率,该手术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王丽  俞容  贺青 《西部医学》2012,24(2):346-347,349
目的探讨新疆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疾病患者PSA系列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微粒子免疫荧光捕获法检测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fPSA和tPS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分析显示维族与汉族患者fPSA和tPSA水平均呈现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慢性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FfPSA=92.94,FtPSA=1642,P〈0.01;FfPSA=63.67,FtPSA=2074,P〈0.01),F/T比值亦均表现为前列腺癌组分别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慢性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F=8.17,P〈0.01;F=12.77,P〈0.01)。族别分析显示在前列腺癌组维族与汉族患者tPSA水平呈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汉族患者略高于维族(t=2.16,P〈0.05);在前列腺增生组两民族fPSA和tPSA水平间分别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均表现为汉族患者高于维族(t=7.31,t=20.86,P〈0.01)。结论民族间血清PSA系列水平测定无明显的差异性,尤其tPSA与F/T联合监测更有助于维族与汉族患者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疾病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系列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微粒子免疫荧光捕获法检测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及其比值(F/T)。结果:维族与汉族患者F-PSA和T-PSA平均呈现前列腺癌组&gt;前列腺增生组&gt;慢性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F=92.94、16.42,P&lt;0.01;F=63.67、20.74,P&lt;0.01),F/T比值亦均表现为前列腺癌组分别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慢性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P&lt;0.01)。族别分析显示在前列腺癌组维族与汉族患者T-PSA水平呈现统计学差异,汉族患者略高于维族(t=2.16,P&lt;0.05);在前列腺增生组两民族fPSA和tPSA水平间分别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汉族患者高于维族(t=7.31、20.86,P&lt;0.01)。结论:维、汉两民族间血清PSA系列水平测定有统计学意义,T-PSA与F/T联合监测更有助于患者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不同民族同年龄段老年居民血清钙(Ca)、磷(P)、镁(Mg)、铁(Fe)、转铁蛋白(TRF)、碱性磷酸酶(AKP)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对186例60~79岁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老年人血清Ca、P、Mg、Fe等水平进行了测定,比较两民族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汉族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1~0.001),两民族血清TRF、AK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女性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5~0.001),汉族男性血清P、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AKP水平明显低于维族(P<0.05~0.001);汉族女性血清P、Mg、AKP、TRF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0.001),维族男性血清Fe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同年龄段维族和汉族老年居民血清Ca、P、Mg、Fe生化指标的差异可能和两民族居民不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 MUC5B 和 TSLP 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AR)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各20例),设定为 AR 组,以及同期非变应性鼻炎患者2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各10例),设定为对照组,取下鼻甲粘膜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MUC5B 和 TSLP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 组的 MUC5B 水平明显降低,而 TSLP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维吾尔族和汉族人 TSLP 水平差异不大(P >0.05),但维吾尔族人 MUC5B 水平明显高于汉族人(P <0.05)。结论:MUC5B 低表达、TSLP 高表达的人群易患变应性鼻炎,汉族人的 MUC5B 表达水平低于维吾尔族,这可能是新疆汉族人变应性鼻炎较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国外研究报道妊娠前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有关,而TSH受年龄、种族、碘营养等因素的影响,故有必要建立不同地区的育龄期女性TSH参考范围,为育龄期女性优生优育提供基础数据。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某社区育龄期女性血清TSH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13年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某社区进行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2 080例受试者中资料完整的356例女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45岁。按照不同民族,将其分为维吾尔族组(n=182)和汉族组(n=174)。记录受试者体质指数(BMI)及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尿碘、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结果 维吾尔族组BMI、TgAb滴度高于汉族组,TC、HDL-C低于汉族组(P<0.05)。汉族组和维吾尔族组TSH参考范围分别为0.86~6.47 μU/ml和0.55~6.86 μU/ml。维吾尔族组TSH低于汉族组(P<0.05)。结论 汉族组和维吾尔族组TSH参考范围分别为0.86~6.47 μU/ml和0.55~6.86 μU/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找寻新疆维族与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易感基因和拮抗基因及维、汉族之间 HLA-DQA1基因型差异。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组患者182例(维族102例,汉族80例),健康对照组163例(维族85例,汉族78例);根据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 病毒载量的不同分为高复制组和低复制组;根据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水平分为 ALT 正常组和 ALT 异常组。 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 HLA-DQA1*0102、-DQA1*0104、-DQA1*0201、-DQA1*0301、-DQA1*0302、-DQA1*0501等6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采用酶促反应法检测 ALT ;PCR 检测 HBV DNA 。结果维族乙型肝炎患者组、ALT 异常组、HBV DNA 高复制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QA1*0301、-DQA1*0501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乙型肝炎患者 ALT 异常组、HBV DNA 高复制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频率比较-DQA1*0102、-DQA1*0201、-DQA1*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 高复制组与低复制组等位基因-DQA1*01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 低复制组、ALT 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中 HLA-DQA1*0201位点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与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DQA1*0102、-DQA1*0301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与汉族健康对照 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DQA1*0201、-DQA1*0501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族人群中 HLA-DQA1*0501为 HBV 感染拮抗基因,-DQA1*0301为易感基因。汉族人群中 HLA-DQA1*0102、-DQA1*0301、-DQA1*0302为 HBV 感染易感基因,-DQA1*0201为拮抗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老年人血清常用生化指标差异.方法:测定60~79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血清常用生化指标,比较其差异.结果:汉族老年人的BUN、UR、TG、CH、HDL、LDL、ALB、αPOA、αPOB和GGT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但LD和AMS则低于维吾尔族.同一民族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其中男性高于女性的有Cr、UR、CK、Ams;女性高于男性的有BG、TG、CH、LDL、TP、αPOA、αPOB和AKP.结论:和田不同民族、性别老年人常用生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居民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因素中起重要作用。其患基因及突变位点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文中研究LRRK2基因多态性位点S1647T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PD患者发病的关系,探讨2个民族S1647T多态性的分布差异。方法对354例临床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汉族183例,维吾尔族171例)和340名正常对照者(汉族180名,维吾尔族160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length fragment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LRRK2基因S1647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并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按民族分层,汉族PD组中T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汉族对照组(χ2=6.441,P=0.04和χ2=5.389,P=0.02),携带A等位基因个体发生PD的风险高于未携带者(OR=1.436 95%CI:1.058~1.950)。维吾尔族PD组和维吾尔族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汉族PD组和维吾尔族PD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7,P=0.047和χ2=4.299,P=0.038),汉族携带A等位基因个体发生PD的风险高于维吾尔族个体(OR=1.387,95%CI:1.018~1.89)。PD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和按性别分层,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A等位基因及AA和TA基因型有差异(P<0.05),其他因素均无影响。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LRRK2基因S1647T多态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其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新疆地区汉族人群的PD发病风险,而与维吾尔族人群PD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胃癌1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本地区的维吾尔族(维族)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维族胃癌患者138例,汉族胃癌患者356例。结果:胃癌发病情况:男性多于女性,维族胃癌患者发病人数少于汉族,41~50岁年龄段维族胃癌患者发病人数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汉族患者(x2=6.3935.P<0.05).60岁以上患者中汉族患者发病人数多于同年龄段的维族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963,P<0.05);维族胃体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53,P<0.05);而汉族胃窦癌发生率明显高于维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152,P<0.05)。结论:维族胃癌发病人数少于汉族,维族及汉族胃癌发病情况与一般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不同,原因有待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超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45例T2DM患者,其中哈萨克族121例(超重组63例、非超重组58例),汉族124例(超重组65例、非超重组59例),另选同期体检正常者129例为对照组,其中哈萨克族65例,汉族64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以及两民族T2DM患者使用降糖药情况,分析两民族T2DM患者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民族超重组TC、TG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哈萨克族超重组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汉族超重组和汉族非超重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低于汉族超重组;哈萨克族超重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且HOMA-IR明显大于其对照组和汉族各组(P<0.05或P<0.01)。两民族T2DM患者降糖药使用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两民族T2DM患者HOMA-IR均与血尿酸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哈萨克族超重T2DM患者IR和高尿酸血症更为突出,而汉族超重者HDL-C降低及LDL-C升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