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微 《西部医学》2012,24(4):669-67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104例白内障患者中分为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68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54例(64眼)。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3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分析结果。结果两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厚度手术前后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是在组内观察各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时显示,糖尿病病人的内皮细胞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较无糖尿病病人差。结论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对损伤的反应及修复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超声时间,能量以及不同白内障术对角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10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和白内障囊外搞除术,并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要查,随访0.5-6.0个月,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随超声的能量及时间增加而增大,角膜内皮细胞具有超声损伤的阈值,且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呈偏态分析,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术式的代表,对硬核和超硬核白内障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5例(40眼);对照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4例(60眼)。应用角膜内皮镜于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和5.5 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硬性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Noncon-ROB06000型(日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病例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检查。结果:两种不同切口术后1、2、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改变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其损失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手术方式并不增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角膜内皮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 ,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它把有关角膜内皮的研究从实验室带入了医师办公室和手术室 ,使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了起来。本文就角膜内皮细胞的基本功能、损伤和修复 ,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综述如下。1 角膜内皮细胞的基本功能1 .1 角膜内皮细胞的结构角膜内皮细胞位于角膜的最后层。年青人的角膜内皮呈完整统一的铺路石马赛克(MOSAIC)样外观。细胞有 5~ 7个边 ,直径大约 2 0 μm ,表面积约为 2 5 0 μm2 。细胞边缘相互交错覆盖 ,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6 80例 (6 80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前根据晶体核混浊的程度分为 1~ 4级 ,术后观察角膜水肿等情况。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术后 0~ 1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角膜水肿于术后 2~ 5d消退。结论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晶体核硬度尚未达到过硬时 ,以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各个损伤因素在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中所占的比率。方法:14只家猫28眼分为4组,处理因素为超声能量、超声乳化摘除或不摘除晶体,以不同的能量摘除晶体。手术前后分别测量中央角膜内皮细胸密度。结果:不摘除晶体而单纯释放超声能量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摘除晶体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下降,且所使用能量的越大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程度越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晶体核碎片引起角膜内皮损伤是首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在正常的手术过程中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很小。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和囊外摘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进行对比观察,以期评价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性。 方法 分析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共20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6周的随访。超声乳化组患者10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小切口组患者100例,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期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情况。 结果 术前、术后6周2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小切口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与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时期,2组患者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期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但两者对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术前详细的检查,术中精细、熟练的操作以及术后精心的观察治疗,是减少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海芳  李倩 《当代医学》2021,27(30):105-107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部分白内障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给予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表症状评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 术前,两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眼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以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实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表症状及角膜内皮形态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秦章鹏  张芳  杨晶 《当代医学》2021,27(32):20-2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对术前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0例,于手术前后开展角膜内皮检查,观察其角膜内皮细胞改变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43例(角膜水肿1级20例,2级16例,3级7例,4级0例),无角膜水肿17例.不同角膜水肿等级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级角膜水肿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水肿消退时间逐渐延长.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直径、CV明显高于术前(P<0.05),细胞密度、6A%则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直径、CV较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P<0.05),细胞密度、6A%高于术后1周时水平(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会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引发角膜水肿,术后1周是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及角膜水肿的关键期.3级及以下角膜水肿在术后1个月,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密度开始改善,角膜水肿基本消退.围手术期加强对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水肿的监测,对评估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规律及病程长短对术后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7例95眼,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两组,其中〉10组(糖尿病病程长于10年)39例54眼,〈10组(糖尿病病程短于10年)28例41眼,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4例47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变异系数检查。结果三组比较,术前内皮细胞密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期〉10组、〈10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伤,在糖尿病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且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轴性高度近视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并评估超声乳化术对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病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行超声乳化术的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人42 例( 46 眼) 为实验
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病人45 例( 50 眼) 为对照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wk、1mo 以及3mo 中央区的角
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以及变异系数。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角膜内
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但六角形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小,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以及
变异系数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术后1wk、1mo 以及3mo 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与
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在术后1wk、1mo、3mo 两组间比较,实验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
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进一步下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以及变异系数进一步增大,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轴性高度近视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减退,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
一定的损伤,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人比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角膜内皮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发展阶段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收住并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14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术前晶体核硬度分为两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天视力与晶状体核硬度有显著相关性,而术后1周时视力与晶状体核硬度无显著相关性;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晶体核硬度较高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明显,而视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对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将84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行超声乳化术,B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d、1个月及3个月时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六角形细胞密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A组始终高于B组(P<0.05);术后A组的角膜水肿程度显著轻于B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对于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但超声乳化术的损伤轻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治疗中超声乳化和小切口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ECs)的影响,以此分析术式选择。方法:将100例白内障患者用双盲法分为A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B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6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角膜内皮检测中的变异系数(CV)、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术后1周及6周,两组患者BCVA值均明显提高,ECD值均明显降低,(P <0. 05)。术后1周,两组CCT值均明显提高(P均<0. 05),且A组高于B组(P <0. 05)。两组不同时间段BC-VA、ECD、CV、六角细胞比例、CECs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两组术前及术后6周C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1)两种手术对患者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的影响相当;(2)应加强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治疗,从而减少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17.
杨萍  周文君 《重庆医学》2014,(25):3343-334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不同参数与角膜内皮损伤的程度的关系。方法312例患者(378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记录患者术后两个月的恢复情况和影响患者术后角膜细胞丢失率的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建立的回归方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与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均显示:影响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核硬度、前房深度以及术中超声能量、超声乳化时间、累积释放能量。以 Y=0.5为界值诊断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的诊断灵敏性为78.3%,特异性为81.6%,准确性为80.2%。结论术前患者年龄等6个指标可以影响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且通过建立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对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严重丢失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对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严重丢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D)、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2个月细胞变...  相似文献   

19.
史春生 《安徽医学》2015,36(6):698-700
目的:探讨伴有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双重粘弹剂,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伴有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的患者(60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于术中使用粘弹剂Duovisc,对照组术中使用粘弹剂透明质酸钠。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中央角膜厚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患者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1个月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双重粘弹剂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3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年龄相当的30名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比及中央角膜厚度,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268.8个/mm2(10.9%),对照组减少73.58个/mm2(3.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低,中央角膜厚度较对照组厚,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细胞变异系数之间无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月,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较非糖尿病患者严重,且恢复慢,故对于将行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应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操作技巧,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