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腺体萎缩或伴有代偿性增生病变为主的胃粘膜病变。临床表现以胃脘胀满或沉重感、隐痛、痞闷不舒、纳减为主要症状 ,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的范畴 ,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西医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对我科近 1 0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进行总结 ,辨证主要分四型 ,举验案介绍如下 :1 脾胃湿热证马某 ,男 ,40岁 ,2 0 0 0年 9月 5日入院。主诉上腹胃脘部反复发作性疼痛 3年余 ,1周前饮酒后胃脘胀痛 ,烧心 ,口苦不欲饮食 ,时有恶心 ,大便溏 ,舌质… 相似文献
2.
李春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294-29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等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疾患.本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消瘦乏力、上腹部疼痛、胀满,后期可见营养不良、贫血、齿龈萎缩等,其病程长,不易治愈,部分可转变为胃癌.胃镜和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由于本病以慢性上腹部疼痛为特点,所以概括为中医的胃痛范畴.现结合临床实践将其辨证分型与治法特点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萎缩性胃炎 ,是慢性胃炎中的一个类型。病理变化是以黏膜退化 ,胃壁变薄 ,胃腺萎缩 ,局部黏膜有时再生过旺为特征。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因病程长 ,症状持续 ,属慢性虚弱性胃痛病。 8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查 ,所以往往遗漏或误诊。近 2 0年来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经过X线透视、胃液分析、胃镜窥视 ,对本病的诊断有了较科学的根据 ,有助于中医根据临床表现 ,进行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现对本病的分型及治疗 ,谈一些个人的体会。1 胃阴虚型主要表现是食欲减退 ,胃脘隐痛 ,口燥咽干 ,烦热似饥 ,喜食酸物 ,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 ,无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研究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9月的确诊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运用中医药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并对胃镜变化和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达到92.8%.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疗效比较明显,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胃痞”范畴。现认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均为癌前病变[1]。西医从抗幽门螺杆菌(HP)、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入手治疗,疗效并不理想。2005年5月~200 相似文献
7.
8.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浙江省绍兴市中医医院(312000)毛水泉浙江省绍兴市公费医疗门诊部黄丽丽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病证范畴。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其归纳为肝胃不和、脾胃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3 6例均行中医辨证治疗 4周 ,2个月后 ,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下的变化 ,并设西药对照组 3 6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4 4%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满"等范围.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而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肠腺化生和(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积极治疗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转,因此,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辨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被WHO列为癌前状态之一。本文试从临床辨证治疗CAG方面以及相关内容,综合众医家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78例均选自1997年5月~2002年6月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0~65岁,平均48.5岁;病程9个月~11年,平均4.60年;轻度21例,中度29例,重度8例;单纯萎缩42例,伴肠上皮化生3例,伴不典型增生2例,合并Hp感染11例. 相似文献
13.
14.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文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38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或阴阳两虚。邪实以湿、寒、热、炎、滞、瘀等。治疗关键一是治标(祛邪),二是固本(扶正)。治疗65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所选择的病例中,经统计显示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使预后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的疗效。方法:对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显效37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无恶化病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95.9%。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并且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当病理变化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称癌前病变,所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尤为重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该疗法不但能够降低胃炎复发率,且副作用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唐旭东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东教授在秉承先师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所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而且,唐旭东教授非常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后的生活调摄,并总结出一套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调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抗幽门螺杆菌(Hp)及口服维酶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胃镜黏膜形态学、幽门螺旋杆菌试验结果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