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型病毒性肝炎院内感染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近2年来共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1191例,发生院内感染41例,发生率为3.44%。其中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伴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0.91%和15.14%。伴发的院内感染中最多的疾病是自发性腹膜炎占39.02%(16/41例),其次是肺内感染占36.58%(15/41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4.15%(14/41例),血培养阳性率为14.63%(6/14例)。药敏结果提示对肝炎伴发院内感染首选头孢唑啉钠(3.0g/12h)静滴,疗效好,未见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51例因上腹部不适而在本院做胃镜的患者。共检查出HP阳性242例(53.7%),HP感染时肠化生及胃粘膜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14.9%(36/242)及9.1%(22/242),显著高于无HP感染的肠化生及萎缩发生率8.1%(17/209)及3.3%(7/209)(P<0.05)。HP感染时发生肠化生及萎缩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6±14.5岁及39.3±13.7岁,显著小于无HP感染时的肠化生及萎缩年龄56.2±9.2岁及58.2±8.7岁(P<0.01)。本文结果提示早年感染HP可使肠化生及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升高,故HP感染可能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与艾滋病(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结核病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发病民情况及发现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对策。方法 对1995年2月~1999年2月3707例住院结核病患者常规检测HIV抗体。结果 3707例中HIV(+)4例,阳性率1.08%。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29.5岁,占21~40岁年龄组的3.14%。4例中血源性感染1例,异性间感染2例,另1例血源性、异性间感染难以确定。4例  相似文献   

4.
介绍我们建立的快速、低剂量 ̄(14)C-尿素呼气试验( ̄(14)C-UBT),应用92.5kBq(2.5μCi) ̄(14)C-尿素,无营养性试餐,在收集5、10、15、20、25、30、35、45、60分钟呼气检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 ̄(14)CO_2呼出高峰期(20分钟),直接以dpm/mmolCO_2表示的检测方法,并以幽门螺杆菌(Hp)细菌学培养及病理组织学作为参考标准加以对比。对70例病人的研究结果显示: ̄(14)C-UBT的敏感性为97.36%,特异性为90.00%;诊断符合率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7.36%,阴性预测值为90.00%。此外还应用所建立的 ̄(14)C-UBT进行了重复性试验及抗Hp治疗监测试验,资料证明低剂量、快速 ̄(14)C-UBT完全可以代替185~370kBq(5~10μCi)大剂量 ̄(14)C-尿素及长时间的检测方法,其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安全等优点,可反映体内抗Hp药物的敏感性,对抗Hp疗效和Hp感染复发等方面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离出42株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产酶株51株(63.8%)、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粘菌素B、丁胺卡那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大部分耐药;对万古霉素、先锋霉素Ⅴ号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3.1%、90.5%。痢特灵应用于15例MRSA感染病例,治愈14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及其致病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7例血清学肝炎病毒标记甲 ̄戊型均阴性的急性肝炎患者肝穿肝组织中的HGV NS5抗原等进行检测,并对HGV感染的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 HGV NS5抗原的检出率为37.8%(14/37),其中HGV NS5单项阳性4例(急性庚型肝炎组)。结果 HGV NS5抗原的检出率为37.8%(14/37),  相似文献   

7.
6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6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作了床分析。发病时间超过30天最多,为27例(49%)。基础病以血液病为首位18例(30%),脑血管病9例(15%),结缔组织病8例(13.3%)。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化疗34例(56%)、气管切开和插管7例(11.6%)。96%病人有发热,63.3%有咳嗽。痰培养阳性率95.45%,细菌以绿脓汗菌25例(56.8%)和克雷伯杆菌18例(40.9%)为主。药敏试验发现绿脓杆菌对第三代先锋霉素耐药性增加,对环丙氟听酸和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最佳,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尤其是对氨书和羧节青霉素最明显。绿脓杆菌感染病人死亡率为58.33%,克雷伯杆菌感染为60%,混合感染为66.67%。并对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发病诱因、细菌耐药性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草药复方合无环鸟苷治疗乙肝40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6例,HBV-DNA转阴率76.9%(20/206)、HBsAg转阴率38.5%(10/26)、抗-HBs转阳率30.8%(8/26)、HBeAg转阴率84.6%(22/26)、抗-HBc转阳率76.9%(20/26)、抗-HBc转阴率26.9%(7/26)、肝功能恢复显效率100%(26/26);无症状HBV携带者14例,NBV-DNA转阴率64.4%(9/14)、HBsAg转阴率28.6%(4/14)、抗-HBs转阳率28.6%(4/14)、HBeAg转阴率71.4%(10/14)、抗-HBe转阳率57.1%(8/14)、抗-HBc转阴率21.4%(4/14)、肝功能恢复显效率100%(14/14)。临床实践证明,治疗乙肝运用中西医结合,从病机着手,整体出发,筛选出高效或超高效中草药组方,以免疫调节为重点,注意多环调节和双向调整,保持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可取得较好稳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素在肝内占位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瞻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1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结果。26例原发性肝癌常规血管造影病变显示21例,占数80.77%(21/26),药我一血管造影显示25例,占96.1%(25/26)。22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内化疗条栓塞治疗,其中14例行肾上腺素辅助栓塞治疗。3个月复查,普通治疗组复发62.5%(5/8),肾止腺素辅助栓塞治疗组复发28.6%(4/14)。肾上腺素对于肝脏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将70例发病12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分钟加速静脉溶栓组(4例)及UK200万U/30分钟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加速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轻度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率,SK加速溶栓组分别为12.5%(5/40),7.5%(3/40),2.5%(1/40);而UK溶栓组分别为13.3%(4/30),3.3%(1/30),6.7%(2/3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分钟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分钟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侧胸腔积液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双侧胸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结核性48例(55.8%),肿瘤转移28例(32.5%),其他原因10例(11.7%)。②血性胸水在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中分别占57%(16/28)和31%(15/48)(P<0.05)。③胸水CEA在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中阳性率分别占80%(16/20)和2.5%(1/40)(P<0.01)。④胸水ADA值以≥26U/L为阳性时,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阳性率分别占9%(2/22)和42.5%(14/33)(P<0.01)。⑤少量胸水占恶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中分别占50%(14/28)和75%(36/48)(P<0.05)。结论双侧胸腔积液多见于结核与肿瘤;少量积液多见于结核性胸水;血性胸水多见于肿瘤转移;胸水CEA及ADA测定对良、恶性胸水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尿激酶短程加速静脉溶栓(尿激酶100~150万U/40min)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20例,平均年龄67.25±5.51岁。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0%(14/20)。溶栓开始距发病时间,再通病例组平均3.5h,未通组9.0h。出血并发症,未用肝素组13.3%(2/15);用肝素病例占40%(2/5)。5周内住院病死率10%(2/20)。本文结果提示:早期大剂量短时程加速尿激酶给药治疗老年人AMI,可提高相关血管再通成功率,合用肝素无助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甚至脑出血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1277例消化性溃疡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我院1975年5月至1989年5月共作胃镜8933例,检出消化性溃疡1277例,占14.3%,年龄12~83岁,平均47.5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2例(8.75%),胃溃疡495例(5.54%),所有病例均以初诊时内镜检查为准。二、发病年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20~29岁发病率最高,共317例(24.8%),其次30~39岁216例(16.9%),40岁以后发病逐渐下降,19岁以下及60岁以上最少。在检出495例胃溃疡病人中,50~59岁为发病高峰,共143例(11.2%),…  相似文献   

14.
类鼻疽16例误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杰 《临床内科杂志》1999,16(6):335-336
类鼻疽是类鼻疽假单胞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我国陆续报道了一些病例,但因对该病缺少认识,加之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极高。一般资料 1995年6月~1998年6月三年期间,我院共确诊类鼻疽16例。男:女为12∶4,年龄33岁~70岁,其中33岁~50岁14例(87.5%)。14例为农民。死亡8例(50.0%)。16例病人入院误诊率为100%,误诊病种见附表。附表 16例类鼻疽病病人临床资料确诊疾病(例数)入院诊断(例数)培养阳性标本来源治疗治愈死亡肺类鼻疽病(5) 类鼻疽败血症(5)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所1986年~1995年期间所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IE)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54例,女38例。年龄7个月~14岁。先天性心脏病89例(心脏手术后IE36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例。IE住院构成比0.52%与前10年(1976年~1985年)0.44%比有增多趋势。血培养阳性率47.8%(44/92),超声心动图(UCG)赘生物检出率75.0%(69/92),总病死率20.7%(19/92),心脏手术后IE病死率为30.6%(11/36).心脏手术后IE病原菌以真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分别为8例、5例和4例.要高度重视医源性感染,做好心脏手术前的准备,注意清除潜伏感染灶及提高患儿抵抗力。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IE患儿,应尽早采取手术为佳。  相似文献   

1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及50例HBsAg阳性的非血吸虫病对照人群血清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用斑点杂交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AS)患者HBV-DNA。结果表明,HBsAg阳性的晚血患者HDV标志物(HDV-M)检出率14.5%,显著高于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2.5%)及对照人群(2.0%)(P<0.05)。随访观察发现,HBV/HDV双重感染的晚血患者病死率40%,显著高于单纯HBV感染的晚血患者(8.5%,P<0.05),提示晚血患者是HDV感染的易感人群,HDV感染是HBsAg阳性晚血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HBV/HDV双重感染与晚血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72例经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细菌计数≥10^5/ml,确诊为UTI的DN病人的临床特点与细菌学进行分析。结果:72例DN并UTI病人中有症状者14例,占19.44%(14/72),有典型膀胱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者仅5例,(6.94%),9例临床表现均不典型。其余5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仅为无症状性菌尿(ASP),占80.55%,(58/72)。UTI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81.33%,大肠埃希氏菌为优势菌株,占50.67%(38/75),其次为变形杆菌9.33%(7/75),枸橼酸杆菌5.34%(4/75),肺炎克雷白氏杆菌9.33%(7/75)。球菌占16.00%(12/75),其中肠球菌8.00%(6/75),表皮葡萄球菌4.00%(3/75)。白色念珠菌2.67%(2/75)。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DN并UTI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无症状性菌尿(ASP)为多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8.
庚型肝炎临床和病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HG)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HGVRNA;用庚型肝炎病毒(HGV)NS5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对22例临床和/或病理确诊的急、慢性庚型肝炎进行肝脏免疫组化。结果HGV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以重叠HBV,HCV,HAV或HEV二重感染为主,占63.6%(14/22),单独HGV感染者占36.4%(8/22);HGV在肝脏内分布呈散在胞浆型。结论HGV单独感染者临床多呈隐匿性发病,症状轻,慢性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7月至1993年12月,应用ELISA法对163例脑病患者进行囊虫感染的调查,阳性者29例(17.79%),其中脑梗塞10例(15.38%),脑供血不全5例(14.71%),高血压脑病3例(12.50%),癫痫4例(40.00%),头痛伴抽搐7例(41.18%)。上述前四种脑病的发病原因与囊虫感染的关系待进一步探讨,而后两者的发病原因与囊虫感染有相关关系。从调查中表明在我国人群中囊虫感染率较高,积极开展囊虫检查、诊治工作对人类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的临床意义,用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链激酶150万U/30min)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89.3%(25/28),距发病6~12小时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50%(6/12)。副作用为轻度出血倾向(12.5%)、寒颤(2.5%)和低血压(7.5%),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的内脏出血。急性期5周病死率为2.5%(1/40)。与常规链激酶150万U/60min静脉溶栓治疗相比,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能提高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而不增加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等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