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比较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子宫内膜、内异症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含量。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的组织蛋白酶D随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变化,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无明显差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异位内膜腺上皮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显著高于同组患者的在位内膜。结论内异症异位内膜腺上皮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增高与内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6 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30 例非内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卵巢异位囊肿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中NRP-1 的表达情况。结果 (1)所有异位内膜、内膜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RP-1 的表达。(2)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RP-1 的表达强度低于同期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5),且丧失正常子宫内膜表达的周期性变化。(3)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内膜癌组织中NRP-1 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子宫内膜(P<0.05),无正常内膜表达的周期性变化。结论 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RP-1 的表达可能与其血管化程度有关;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RP-1 表达水平的减少,可能与内异症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内异症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34例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PEDF与VEGF表达的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均有PEDF和VEGF的蛋白表达,PEDF的蛋白表达异位内膜高于在位内膜,高于同期对照组正常内膜。VEGF的蛋白表达异位内膜低于在位内膜,对照组正常内膜低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F在对照组分泌期内膜表达低于增生期,而对照组分泌期内膜VEGF的表达高于增生期,二者均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但研究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PEDF及VEGF的表达失去了周期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异症患者PED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在位宫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高,VEGF在位内膜的表达比异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高。根据r-AFS分期法,PEDF在III、IV期患者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I、II高,VEGF表达高低与r-AFS分期无明显关系。二者在EMT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上的表达,可能参与内异症异位病灶的形成,而且二者与内异症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IL-18表达,探讨IL-18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人子宫内膜和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IL-18表达.结果 IL-18的免疫组化结果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的上皮细胞,基质细胞也有表达,但是较弱.IL-18对照组子宫内膜标本阳性的灰度值高于内异症子宫在位内膜组而内异症异位灶组织阳性的灰度值最低,和对照组以及内异症在位内膜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内异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uPA系统)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上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内异症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病理蜡块标本中的uPA uPAR PAI-1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uPA uPAR PAI-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uPA uPAR PAI-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uPA、uPAR、PAI-1的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各36例以及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并分析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各组中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灰度值。结果①Survivin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灰度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其中异位内膜组的灰度值最高(P〈0.05)。②Caspase-3在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灰度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其中异位内膜组的灰度值最低(P〈0.05)。③内异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抑制Caspase的活化,使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平衡发生紊乱,两者共同参与了内异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雌、雄激素受体(ER、PR)和M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表达,探讨三者在子宫内膜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分别检测ER、PR和MMP-1的表达。研究组:84例EMS的异位内膜和44例在位内膜;对照组:32例子宫肌瘤者正常子宫内膜。结果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P〈0.01、P〈0.05),而异位内膜组织中MMP-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在位内膜组织ER、PR表达却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结论ER、PR和MMP-1在异位内膜和EMS在位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凌燕  熊员焕  彭诗维 《江西医药》2011,46(4):352-353
目的探讨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其中25例在位内膜组织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48%(12/25),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的表达增高可能与内异症的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蛋白质(END0—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一多聚合酶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子宫内膜异位蛋白质(END0-1)的阳性表达情况。研究组为20例配对的内异症患者(异位灶及在位内膜),对照组为15例无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结果研究组20例显示:在内异症的异住病灶内这种物质在黄体期内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4)。研究组患者黄体期的在位内膜与对照组相比,后者表达水平较低(P=0.0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因此END0-1在诊断内异位方面可能是一个特异性的标志物,对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面,尤其是免疫机理,可以对之作出较好的解释,同时也为内异症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VEGFR-3、CD31在子宫异位内膜和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情况,来推测VEGFR-3、CD3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病理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是EM(23例)和正常对照组(28例)的异位病灶和在位内膜组织,并按照月经周期分成分泌期和增生期。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R-3/CD31表达和LMVD/MVD计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M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R-3、CD3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VEGFR-3、CD31在位内膜在表达上更接近于异位病灶组织。VEGFR-3、CD31异位组间的月经周期表达虽然差异,但由于差别较微小,因而存在其它实验因素导致的误差影响此结果的可能,仍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结论:VEGFR-3、CD3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CD31的差异表达与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成人的骨量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来维持动态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策略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或增强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目前针对保护成骨细胞及增强其功能的骨质疏松疗法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成骨细胞相关功能蛋白、各种细胞损伤机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机械过载、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等)及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的骨质疏松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PTEN和DNA含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和DNA含量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TEN在78例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癌标本中DNA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TEN蛋白总缺失率为42.3%,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1%和26.7%(P<0.05),其表达缺失率随TNM分期增加而上升,分期越晚表达缺失率越高.PTEN缺失率高者生存时间短.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在1.04~1.93.异倍体肿瘤24例,DI值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肺癌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TEN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将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lkaloids of A. Vasica has been studied with change of season. The study also resulted i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ides and N-oxides of vasicine and vasicinone.  相似文献   

18.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