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四川绵阳市35年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疫情及流行菌株情况,年平均发病率4.73/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79/10万,钩体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季节分布与国内报道相一致。35年中发生5次局部暴发流行,4次以黄疸出血型为主,一次以七日热型为主。从病人血分离到49株钩体菌,分属七群10个血清型,从动物体内分离到菌株174株,证实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正> 福建省武平县1987、1988年持续发生钩体病较大流行,全县发病第分别为141.90/10万、162.51/10万。经病原及血清学调查证实:当地流行菌株以七日热型为主。动物宿主血清学表明:牛和猪有很高的七日热群感染率,猪分离到七日热型菌株,提示猪可能是该地区七日热型钧体病流行的传染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种类构成、带菌率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选取江西省钩体病4个国家级监测点上饶、上高、上犹及浮梁县作为现场监测地点,开展鼠类种类调查、钩体分离培养工作。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和MLST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MLST基因分型。结果 共计捕鼠14 387只,平均鼠密度为9.76%,分离菌株64株,鼠类钩体分离率为4.56%。鼠种构成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及社鼠5个种类。4个监测点优势鼠种均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主。血清群鉴定结果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3个血清群,其中黄疸出血群为主要优势血清群,占81.25%,其次是爪哇群和致热群。MLST研究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ST型别,分别为ST1、ST17、ST92、ST143、ST216和ST224,其中ST1为主要基因型,占76.56%。BioNumerics软件分析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Clusters,分别对应6个ST型,血清学、MLST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结论 江西省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黄疸出血群和ST1为江西省钩体病主要流行型别,充分了解江西省钩体病可能的宿主动物以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钩体病的预防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原学特征,分析2011年贵州省钩体病疫区黑线姬鼠钩体分离株16S RNA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基因种鉴定,为贵州省钩体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PCR扩增几乎全长的钩体16S rRNA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双向序列测定,从NCBI数据库下载钩体17个基因种代表菌株及及伊尼利螺旋体和短小螺旋体16S rRNA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软件比较分离株和各基因种代表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其亲缘进化关系,确定分离株基因种。结果 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获得4株钩体分离株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1492 bp),4株钩体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17个钩体基因种中的问号钩体(L. interrogans)基因种黄疸出血群代表菌株的同源性最高(99.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钩体分离株与17个基因种代表菌株及伊尼利螺旋体和短小螺旋体形成致病性、非致病性、未知致病性和其它分支,贵州4株分离株分属于致病性基因种分支,其中与致病性钩体8个基因种中的问号钩体基因种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贵州省2011年钩体病疫区黑线姬鼠钩体分离株均属致病性钩体的L. interrogans 基因种,该基因种菌株可能为当地流行菌株,该结果将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分离培养了443份病人及疑似病人血液标本,钩端螺旋体(钩体)阳性率18.5%。其中206份标本PCR产物凝胶电泳检测阳性率14.6%,Southern杂交阳性革20.9%。63头猪肾钩体培养阳性率4.8%,123只鼠肾钩体培养阳性事4.0%。255份牛尿钩体培养阳性车6.2%,PCR产物凝胶电泳阳性率14.0%,South-ern杂交阳性率15.8%。从病入分离的构体属七日热(七日热和棉兰型)、澳洲、流感伤寒、爪哇、赛罗、拜伦和明尼7个血清群8个血清型,以七日热群为主,占52.7%,其次是澳洲群,占20.0%。从牛尿分离的构体属七日热群七日热型和澳洲群澳洲型,各占50%。来自猪的构体属波摩那和澳洲群,鼠的钩体为爪哇、澳洲及拜伦3个群。结果显示,牛带菌率高,所带钩体血清群型与人间流行钩体主要群型一致。鼠和猪带苗率低,所带菌群与人间流行的主要菌群不相符。以上表明,耕牛是上高县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流行菌型是七日热群(型)。也说明耕牛是我国七日热钩体病主要传染源。这些结果的发现有利于使用对型组合钩体菌苗,控制相应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赛罗群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法检测患者、水鸭和蛙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和蚂蟥血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浙江省20世纪60至80年代钩体病不断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90年代后疫情平稳下降。到2004年为止,全省共发生钩体病138526例,死亡9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病死率为0、67%。1997至2004年全省共发生钩体病956例,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死亡14例,平均病死率为1、46%。衢州、丽水和台州市的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总数的93、20%。病例主要分布在7~10月份,占94.87%。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1、72%,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七日热群和赛罗群。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1.0%。鼠密度为4.54%,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52.04%。鼠带菌率为3.82%,黑线姬鼠带菌率为6、05%。蛙。肾阳性率为0.41%。水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4%,菌株主要为秋季群和赛罗群;蛙血抗体阳性率为8.7%,菌株为秋季群。结论浙江省存在赛罗群钩体感染,钩体病进入低发期,需要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感染钩端螺旋体(钩体)现状及分离株基因种的特征,为钩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根据疫情选取14个调查点,采用笼夜法捕鼠并采集心血或肾脏标本进行钩体培养,测定血清抗体;对鼠中分离保存的23株钩体菌株提取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PCR产物纯化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钩体17种基因型进行比对确定基因种,并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福建省鼠种以黄毛鼠为主要优势鼠种,占40.87%(499/1221)、其次依次是黄胸鼠19.57%(239/1221)、针毛鼠16.79%(205/1221)和褐家鼠8.85%(108/1221),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32%(207/706),以黄毛鼠最高,为42.16%(121/287),不同地区鼠种构成及鼠钩体感染率不同。23株菌株均扩增出16S rRNA基因的目标条带1484 bp,测序及序列分析属于致病性的基因种有13株,其中L.borgpetersenii(伯氏)占8株,L.interrogans(问号)占5株,属于非致病的基因种10株。钩体菌株分离自福建省的优势鼠种(黄毛鼠、黄胸鼠、针毛鼠)及不同地区(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结论福建省鼠类感染钩体普遍,以致病性基因种(L.borgpetersenii和L.interrogans)为主,也携带非致病性基因种,需加强钩体病传染源啮齿动物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安徽怀远县1970~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怀远县乃至安徽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其流行趋势,以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根据怀远县1970-2003年疫情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加以整理分析。结果怀远县1970-2003年平均发病率为1.79/10万,1970~2001年全县发生的钩体病以波摩那群为主,2002~2003年以黄疸出血群为主;流行形式上,以爆发为主,常伴有散发病例,爆发病例共549例,占总报告病例的88.12%;时间分布上,无明显周期性,除3次爆发出现明显的年度高峰外,其余年份病例数无明显差异,呈散发,以7~10月份发病为多,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10%,去除爆发因素,则以1月份和7、8月份相对较多;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2.09∶1,以10~44岁发病数较高,形成较为明显的年龄高峰,75岁以上无发病;地区分布上,除爆发乡镇病例明显高于其它乡镇外,其余乡镇无明显差异,但从河流分布看,涡河以南明显高于涡河以北,若去除爆发因素,两者无明显改变。2003年的8~9月份钩体病现状调查显示,我县涡河以南钩体病感染率明显高于涡河以北(x~2=17.32,P<0.01)。结论我县钩体疫源地类型已由既往的经济疫源地向自然疫源地过渡,为混合型疫源地,流行形式已由洪水型向稻田型过渡,目前与稻田型一致,以黄疸出血群为主,黑线姬鼠为主要动物宿主,流行菌群发生变迁,并从血清学及病原学方面证实了“南黄北移”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血清群特异性PCR技术了解贵州省近年钩端螺旋体(钩体)流行菌群,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方法(G1/G2-PCR)对来自贵州省近年的钩体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应用基于致病性钩体O抗原基因的血清群特异性PCR(O-PCR)对贵州省近年的58株钩体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并采用显微凝集试验(MAT)对O-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G1/G2-PCR检测结果显示58株菌株均为致病性钩体,O-PCR将58株致病性钩体菌株鉴定为黄疸出血群,与传统的MAT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O-PCR技术可作为我省钩体快速分群鉴定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手段,贵州省近年的钩体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血清群特异性PCR技术了解贵州省近年钩端螺旋体(钩体)流行菌群,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方法(G1/G2-PCR)对来自贵州省近年的钩体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应用基于致病性钩体O抗原基因的血清群特异性PCR(O-PCR)对贵州省近年的58株钩体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并采用显微凝集试验(MAT)对O-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G1/G2-PCR检测结果显示58株菌株均为致病性钩体,O-PCR将58株致病性钩体菌株鉴定为黄疸出血群,与传统的MAT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O-PCR技术可作为我省钩体快速分群鉴定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手段,贵州省近年的钩体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  相似文献   

11.
<正> 1979年,达县地区卫生防疫站从黑斑蛙中分离出一株钩端螺旋体(钩体)新菌株,被命名为四川群四川型。为了解该菌株在人群间是否能引起感染和流行,我们于1988年开展了钩体病四川群四川型血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采样点为1979年分离出四川群四川型钩体的黑斑蛙所在地,即四川省达县市南外镇火峰山瑞村6组、7组。被检者为1988年未注射钩体菌苗的健康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21年贵州省一起疑似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疫情开展病原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病例的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疑似钩体病例全血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检测,同时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对病例血清进行钩体抗体检测。采用“夹夜法”捕捉疫区鼠类宿主动物,取肾脏进行钩体分离培养,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进行检测,进一步采用血清群特异PCR进行鉴定。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本起疫情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构建聚类分析图谱,分析其与国内菌株间的遗传和进化关系。结果 3份疑似钩体病例样本经分离培养均为阴性,MAT试验分别为黄疸出血群、秋季群和爪哇群抗体阳性,经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检出1例阳性。从鼠类宿主动物样本中分离出6株疑似钩体菌株,经鉴定分别为黄疸出血群(5/6)和秋季群菌株(1/6)。MLST分析显示,鼠类宿主动物携带的5株钩体为ST1型(83.33%),另1株为ST129型(16.67%)。聚类分析显示,鼠类宿主动物携带钩体与四川省、湖南省、江西省和贵州省往年菌株存在同一ST型。结论 本起疫情是由致病性钩体感染引起,优势血清群和ST型...  相似文献   

13.
<正> 钩体病是本区多发的人兽共患病,菌群复杂,变化多样,影响流行强度。为了摸清其变化规律,我们收集了 1972~1991 年全区从钩体病人及鼠类分离并鉴定的217株钩体菌,井对其血清群进行动态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株分离:取早期钩体病人血、鼠肾作常规柯氏培养; (二)鉴定:分离出钩体菌由本站或四川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贵州省2021年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区环境标本进行致病性钩体分离培养,了解其基因种特征,为钩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钩体病疫情发生地环境水和土壤样品,采用EMJH培养基进行钩体分离培养。提取疑似钩体生长培养物基因组DNA,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进行检测,同时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基因种鉴定,并应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间进化关系。结果 从112份环境样品中分离出50株疑似钩体菌株,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检测显示其中3株为致病性钩体,包含环境水样分离出的2株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出的1株。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显示,经PCR检测为致病性钩体的3株菌株属于钩体致病性基因种,其中2株为Leptospira noguchii基因种,1株为Leptospira borgpetersenii基因种;另外47株菌株中5株菌株属于钩体中间种,42株菌株属于钩体非致病性基因种。系统发育树显示,致病性钩体菌株与其基因种代表性菌株进化关系较近。结论 贵州省钩体病疫区环境钩体基因种复杂,同时存在致病性基因种和非致病性基因种,本次检出的2种致病性钩体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 1988年以来从思茅、丽江、临沧、德宏、保山、文山及及玉溪等地州的病人和家、野动物体内分离到的 2 50株钩端螺旋体 (以下简称钩体 )菌株 ,于 1990~ 1999年间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和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因子血清、单克隆抗体等方法〔1〕 进行血清学分群分型检定。在检定孟连县的 75株钩体菌株群别时 ,发现 14株钩体混生株〔2〕,这在国内外尚属罕见。本次检定的 2 50株钩体菌株 ,除疑似新型菌株已送国家钩体专业实验室复核审定外 ,现将2 4 0株钩体菌株的检定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待检菌株  2 50株钩体待检菌株 ,大多数是1…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90年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 (下称钩体 )病是湖北省重点流行的传染病 ,从 1960年报告钩体病人以来 ,至 1999年累计发病 15万余例 ,病死 2 0 0 0余例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 10位。为了控制钩体病流行 ,掌握钩体病流行规律 ,我们从 1990年开始 ,按照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要求 ,在长江流域一带选择了仙桃、宜都、新州等市钩体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作为钩体病监测点 ,进行了传染源、血清学等监测 ,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各监测点收集当年人口、气象、牲畜饲养方式、钩体病人流行病资料等。1.2 人间钩体病疫情监…  相似文献   

17.
钩体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人兽共患疾病之一。湖南省卫生防疫站1990年至1993年开展调研的主要结果如下: 1.湖南省1958年首次报告钩体病以来至1992年35年间,累计发病141823人,死亡4487人,年平均发病率为8.35%/10万,病死率为3.16%。1973年发病率最高达46.8%/10万。1990年来年发病率为14.60%/10万。疫区在不断扩大。发病率以湘东丘陵区最高,湘西北山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9-2015年分离自鼠类宿主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PFGE带型特征,为当地钩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近年分离自鼠类宿主动物的56株钩体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应用血清分群PCR对其进行血清群鉴定,采用包埋法提取钩体染色体DNA,利用核酸内切酶NotI对DNA进行酶切,酶切片段经PFGE电泳后采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获得DNA指纹图谱,采用国家病原体分子分型实验数据分析与传输系统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结果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和血清分群PCR鉴定显示56株钩体均为黄疸出血群钩体株,PFGE分型将其分为38个带型,聚类分析显示多数钩体株与黄疸出血群赖型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为主要流行优势带型,少部分钩体株与爪哇群和波摩那群代表菌株具有较高相似性,聚类关系相对较近。结论黄疸出血群赖型是贵州省近年流行的优势型,钩体株PFGE带型具有多样性,可为当地钩体病的监测、暴发调查和传染源追踪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9-2019年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贵州省2009—2019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及其相关监测资料。结果 2009—2019年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累计报告病例141例,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0.035 9/10万,死亡9例,年均死亡率0.002 3/10万。高发地区为黔东南州(113例,0.284 0/10万)。全年除1月、3月和4月外的各月均有病例报告,8—10月报告病例最多(117例,占82.98%)。以10~65岁发病最多(130例,占92.20%)。男女病例之比为5.13∶1。职业发病以农民最多(103例,占73.05%),其次是学生(26例,占18.44%)。流行形式主要为稻田型散发。稻田捕鼠942只,捕获率10.93%(942/8 621),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412只,占43.74%),分离钩端螺旋体82株,分离率8.70%(82/942),菌株均为黄疸出血群,均分离自黑线姬鼠,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9.90%(82/412)。报告疑似钩体病例的钩体抗体阳性率42.45%(59/139),感染以黄疸出血群为主(36例,占61.02%);发病区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53.33%,明显高于非发病区的11.89%(χ2=38.85,P=0.00)。结论 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下降显著,局部区域高发,需警惕历史自然疫源地的潜在流行风险,应加强监测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贵州省2010-2014年人间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鼠类动物带菌情况,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贵州省钩体病例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钩体疑似病例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菌株培养和鉴定。采用夹夜法捕获老鼠对贵州省钩体病高发地区进行鼠类宿主动物及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鼠间带菌情况与人间疫情的相关性。结果2010-2014年贵州省报告钩体病人共73例,死亡10例,病死率13.70%。疫情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5年合计报告病例数52例占全省同期病例的71.23%。6—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86%。检测钩体疑似病人血清样本18份,其中阳性7份,阳性率为38.89%,均为黄疸出血群抗体。未从钩体疑似病人分离到钩体菌株。鼠间动物监测有效布夹数6 750夹次,共捕鼠646只,鼠密度9.57%,黑线姬鼠密度呈上升趋势,共分离钩体菌株56株,全部分离自黑线姬鼠,带菌率8.67%,经PCR检测均为黄疸出血群钩体。结论贵州省2010—2014年间钩体疫情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鼠类动物,带菌群别为黄疸出血群,与钩体病人血清抗体群别相匹配,提示黑线姬鼠带菌与人间疫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