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全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促进其正常的语言发育,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应用Accu Screen听力筛查仪,对县医院分娩的新生儿在五官科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出生42天内到县医院五官科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在婴儿3个月龄内转诊至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听力诊断性确诊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在专科医院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结果:2013年7月—2014年6月全县住院分娩活产数103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784例,筛查率75.97%;筛查通过703例,通过率89.67%;未通过81例,召回复查62例,复查率76.54%,通过率96.77%;仍未通过者3个月龄后复查,通过率100%。结论:开展听力筛查工作加大听力筛查,是降低听力损伤患病率的关键。通过筛查,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促进婴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2.
耳声发射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寒 《当代医学》2010,16(6):149-150
目的探讨应用瞬态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促进其正常的言语发育。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对2007~2008年沈阳市皇姑区内6489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出生42d后接受听力复查,仍未通过复查者,在新生儿3个月左右转诊至沈阳市妇幼保健所,采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建议其家长及时到有关医院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结果活产婴儿共7175例,实际筛查6489例,初筛通过5103例(78.64%);复查935例,通过885例(94.65%)。活产婴儿总体通过5988例,通过率为83.46%。结论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工具,通过筛查,可对新生儿听力损失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促进婴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筛查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从而进行早期预防宣传及早期诊断和干预. 方法 应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在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1月以来出生的36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性筛查,对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于生后3月龄时转北京市儿童听力筛查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 3768例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有3696例(筛查率98.09%)接受了听力筛查,初筛通过3397例(通过率91.91%).299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中有290例接受42天门诊最终复筛,最终复筛率96.99%,通过262例(复筛通过率90.34%),未通过最终复筛的28例新生儿全部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13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3.52‰,初筛假阳性率为7.11%,全部筛查程序的假阳性率为0.41%.假阴性率为0.00%. 结论 平谷区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高于国内外标准.通过筛查可使新生儿听力损失做到早期宣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更为有效地促进婴幼儿正常的语言发育,同时提高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卫红 《中外医疗》2013,32(4):68-68,70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聋哑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迈松耳声发射仪对在该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筛查,未通过者1月后进行复查,仍未通过者转上级医院行听力诊断确诊。结果 2010年—2011年该院分娩1050例,未通过70例,未通过率6.67%。确诊听力障碍3例。听力障碍发生率2.86%。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与其性别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要大力宣传普及,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并进行干预,有利于婴幼儿的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位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1]。未通过筛查人群为可疑听力损伤人群,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力损伤,以及听力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听力筛查的总体目标是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给予及时干预,减少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2~5天的新生儿共1865例,其中剖宫产1150例,顺产715例,体重2500~4500 g,孕周35~43周,无窒息及其他高危因素。1.2方法采用新生儿听力耳声发射筛查仪(OAE),通过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仅用5~10m in就可以完成测试。筛查时保持婴儿安静,并尽量清除婴儿耳内的胎脂等异物。新生儿在生后72 h筛查未通过者,于42天后复查,复查仍未通过者,2~3个月后再复查。再次复查未通过者,建议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2结果初筛率:初筛未通过167例,初筛未通过率为9%。复查率:初筛未通过者中共有117例在42天复查,未通过者14例,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儿听力的筛查方法及听力筛查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全功能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诱发瞬态耳声发射法,对4 734例新生儿(包括新生儿肺炎2 627例55.49%,新生儿黄疸1 200例25.75%,新生儿ABO溶血症326例6.89%,其他581例12.27%)的双耳进行听力检测,规定新生儿双耳均通过者为通过人数,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者为未通过人数.并对筛查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4 734例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复查TEOAE,测试结果未通过104例,2.197%,其中15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儿,占3.17‰,并采取了早配助听设备,早期进行科学语言训练治疗措施.结论全功能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是较好的筛查工具,且检查速度快,携带方便,筛查准确率高,无创伤和不适,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早期采取干预治疗和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2804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耳声发射仪和(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对280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复查,复筛未通过者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进行听力障碍诊断.结果 3年总出生新生儿28405例,可筛总数28369例,实际筛查28043例,其中3201例因各种原因在新生儿科治疗(高危组),余无明确高危因素(正常组).初筛率98.85%,初筛未通过率6.39%(1792/28043);应复查1792例,实际复查1183例,复查率66.01%,复查未通过率13.01%(154/1183);进行诊断患儿150例,其中70例出现不同程度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2.4%(70/28043),其中轻度损伤29例(41.4%),中度损伤25例(35.7%),重度损伤18例(12.9%),极重度损伤7例(10.0%).正常组听力损伤检出率1.8‰,高危组检出率1.03%,高危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33/3201)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33例高危儿发现早产、窒息、出生缺陷等可能与听力损伤有关.结论 对所有新生婴儿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宣教,增加复筛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耳声发射仪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能提高高危儿听力损伤的诊断率.听力损伤的发生病因复杂,在将高危因素的患儿列为重点筛查对象的同时,对所有婴儿均应进行必要的监测,以减少儿童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通过本地特征分析,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03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90d后接受听力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结果筛查新生儿5036例,初筛率74.3%,初筛通过率89.5%,高危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率46.6%,复筛通过率46%,高危儿未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是可行的,但复筛率有待提高,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实施儿童听力普遍筛查的可行性及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98例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进行新生儿体检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298例体检新生儿均进行听力筛查,完成筛查后对未通过听力筛查患者进行听力障碍诊断,确诊后进行早期听力干预,评估新生儿经过听力筛查后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的效果。结果 298例新生儿在经过听力筛查后,筛查结果为32例(10.74%)新生儿未通过,对其进行早起诊断,均确诊为听力障碍,随后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经过干预后,32例患者听力情况均接近正常新生儿水平。结论在新生儿体检时采取儿童听力普遍筛查可以有效筛查到其中存在听力障碍的儿童,以便于对听力障碍患儿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帮助患者可以有效恢复听力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10 3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出42天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转上级医院并跟踪随访。结果:2010年及2011年两年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4 088例,实际筛查10 343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73.41%,初筛通过率91.80%,复筛通过率73.19%。高危儿620例,未通过47.90%,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伤4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新生儿听损伤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1.
4226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我院出生的4 226名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BOAE)检查,获得新生儿早期发现听力异常的资料。方法:在本院出生的4 226名新生儿于出生第3天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出生42 d时对不通过的新生儿用同样方法进行复筛;对二次复查未通过者在3个月内进行听力诱发电位检查(ABR),并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结果:住院期间筛查新生儿4 226例,一次通过3 994例,通过率为94.5%;42 d再次复查137例,通过92例,通过率为67.2%,未通过45例;最后确诊听觉障碍5例,总发病率为1.18‰,其中轻度听力障碍2例(0.47‰),中度听力障碍2例(0.47‰),重度听力障碍1例(0.23‰)。结论:在我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完全可行的。住院期间普遍初筛,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并建立健全听力保健,可减轻听力损害,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听力的筛查方法及听力筛查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全功能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诱发瞬态耳声发射法,对4 734例新生儿(包括新生儿肺炎2 627例55.49%,新生儿黄疸1 200例25.75%,新生儿ABO溶血症326例6.89%,其他581例12.27%)的双耳进行听力检测,规定新生儿双耳均通过者为通过人数,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者为未通过人数.并对筛查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4 734例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复查TEOAE,测试结果未通过104例,2.197%,其中15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儿,占3.17‰,并采取了早配助听设备,早期进行科学语言训练治疗措施.结论 全功能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是较好的筛查工具,且检查速度快,携带方便,筛查准确率高,无创伤和不适,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早期采取干预治疗和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芳霞 《吉林医学》2011,(2):226-227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适宜时机。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后3~5d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2d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进行第3次筛查,未通过者立即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并进行听力学评估。结果:对4839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通过4293,通过率88.7%;需复筛546例,实际复筛492例,失访54例,通过383例,复筛通过率77.8%;对104例复筛未通过者进行ABR检查,确诊12例患听力障碍。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听力筛查36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静红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52-52,56
目的通过筛查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从而进行早期预防宣传及早期诊断和干预。方法应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在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1月以来出生的36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性筛查,对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于生后5月龄时转北京市儿童听力筛查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3768例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有3696例(筛查率98.09%)接受了听力筛查,初筛通过3397例(通过率91.91%)。299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中有290例接受42天门诊最终复筛,最终复筛率96.99%,通过262例(复筛通过率90.54%),未通过最终复筛的28例新生儿全部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15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5.52‰,初筛假阳性率为7.11%,全部筛查程序的假阳性率为O.41%。假阴性率为0.00%。结论平谷区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高于国内外标准。通过筛查可使新生儿听力损失做到早期宣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更为有效地促进婴幼儿正常的语言发育,同时提高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15.
周艺  彭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11):127-128
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9年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于早期诊断听力障碍,6个月内采取干预措施同时进行康复治疗,3岁的患儿几乎与一个听力正常的同龄儿童没有区别.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对新生儿婴儿进行听力筛查,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减少对语言发育和精神发育的影响,降低新生儿婴儿的听力残疾.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410例未筛和漏筛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永莲 《吉林医学》2012,33(23):5027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进性分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听力损失小儿。方法:选择在我院出生和来我院儿保门诊的新生儿950例,采用耳声发射检测仪(TED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确诊。结果: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89.89%,复筛通过率90.62%。其中2例接受ABR测试者诊断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1‰。结论:推广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小儿,早期给予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幼儿语言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产科中推广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247例,对其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听力筛查的247例新生儿中,初查未通过者12例,初查未通过率为4.9%,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伤者1例,发病率为0.40%。结论: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患有先天性听力损伤的新生儿,早期筛查诊断则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防治与干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24~120 h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1~2个月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在3~6个月内用脑干诱发电位(ABR)和声阻抗进行诊断,作出听力损失的结论。结果:1 256例新生儿中有1 049例通过初次筛查,通过率为83.52%,202例通过复筛,两步筛查法的总通过率为99.5%,5例接受ABR和声阻抗检查,有2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在筛查中的发病率为1.59‰,TEOAE两步筛查的假阳性率为0.20%。结论: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干预,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听力临床筛查的方法,总结临床筛查新生儿听力的经验和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选择自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3500名,所有新生儿均使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于未通过者出生1个月后进行复筛,其中有任何一项复筛未通过者均要在新生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实际筛查的3500名中,通过率为83.4%,实际复筛的396名中,通过率为91%,最后确诊有先天性听力损失的29例,其发病率为2.6%。结论:听力筛查可以提早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明确性质,避免漏诊、误诊,并提前进行干预,促进新生儿语言发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受损的发病因素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两耳分别测试。结果:筛查4713例,确诊听力障碍6例(0.127%),男4例,女2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P〈0.01)。结论: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并进行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