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铁斌  易萌清  李昕  刘竞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14-615
目的探讨利用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对治疗血液病疗效的观察。方法对25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用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安装专用一次性全封闭管道,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细胞收集程序进行血细胞去除术。结果25例患者中,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集前白细胞数(0.232 0.069)×1012/L,采集后白细胞数(0.125 0.043)×1012/L;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采集前血小板数(1.567 0.368)×1012/L,采集后血小板数(0.808 0.294)×1012/L;2例真性红细胞性增多症患者红细胞数采集前分别为7.1×1012/L和8.7×1012/L,采集后分别为5.6×1012/L和5.7×1012/L。结论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其临床效果确定,迅速缓解症状,副作用少,在血液病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见病因脑梗死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 ,对其病因 ,人们多注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但对其他少见病因引起的脑梗死认识不足 ,易漏诊原发病。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有 8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少见病因引起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6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1~ 6 6岁 ,平均 5 1.3岁 ,血常规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RBC(6 .5 6± 0 .71)× 10 12 /L ,Hb(196 .4 1±17.15 )g/L ,WBC (15 .8± 5 .76 )× 10 9/L。PLT (42 3.4±190 .70…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6岁,住院号556058,于2006年7月入院。患“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史10年,于1996年行脾切除术,多次在血液专科就诊,诊断明确。入院第2日查血常规:白细胞88.95×109/L,红细胞5.98×1012/L,血小板1 807×109/L(口服羟基脲0.5g/次,2次/日治疗),空腹血糖1.62mmol/L。于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2001年3月~2008年4月血小板增多症患儿126例,男86例,女40例,年龄1个月1例,~1岁41例,~3岁27例,~6岁29例,~13岁28例,中位年龄3.3岁。诊断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研究组(PVSG)1997年修订本病的诊断标准:血常规血小板≥500×10^9/L为血小板增多症。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3岁,因为反复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促2年余诊断为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4个月于2007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无明显诱因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感心慌气短,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0.6×10~9/L,血红蛋白49 g/L,血小板243×10~9/L,网织红细胞3.4%;外周血分类淋巴细胞90%;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55.5%,红系:12.5%,考虑淋巴细胞增多原因待查,2005年8月乏力加重,查血象: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38 g/L,血小板280 × 10~9/L,网织红细胞0.58%,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61.5%,红系1.5%,红系明显减低;考虑存在"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两例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从而干扰了临床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肝硬化的诊断。现报道如下。病例1:患者,女,27岁,因全身出现紫色斑块,第5次到医院就诊,前4次在当地县医院检查,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结果分别为:245×10~9/L、236×10~9/L、350×10~9/L、310×10~9/L,第5次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61岁。因胸闷、头晕,左腹部坠胀感2年入院。患病以来经常感烦躁,乏力,曾查红细胞7.6×10~(12)/L,血红蛋白175g/L,红细胞压积0.65.骨髓像示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各期形态大致正常。骨髓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给予口服环磷酰胺200mg/d,用药1月余,因白细胞降至4.7×10~9/L后而停药,此后间断服用复方丹参片,未用其他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药物。近来前述症状加重,查体: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脾肋下5cm,质韧,无触痛。血象:白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的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以及36例健康人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并规定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3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检查,对两组实验对象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血液分析仪检查后,实验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98.3±11.9)×10~9/L、(2.3±0.1)×10~(12)/L、(78.0±13.7)×10~9/L、(82.9±6.2)g/L,对照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8.7±1.4)×109/L、(4.2±0.4)×10~(12)/L、(176.4±20.9)×10~9/L、(146.8±11.1)g/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能够有效的检出白血病,临床效果明显,临床上可推广使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白血病。  相似文献   

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源于克隆性造血干细胞、以红细胞生成不受正常调节而致血液红细胞增加而其他髓系细胞亦同时增殖为特征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1]。其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有些仅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实验室检查仅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及血红蛋白值升高,诊断亦较困难。本研究比较了此类患者骨髓细胞学及活组织特征,以探讨二者在PV中的诊断价值。1材料及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6例初诊仅表现红细胞增多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38~75岁,平均55.8岁。红细胞计数≥6.5×1012/L(男性)或≥6.0×1012/L(女性),血红蛋白≥180/L(男性)或≥170g/L(女性),不伴白细胞及血小板增高,1例伴脾脏轻度肿大,无肝脏及浅表淋巴细胞肿大。PV的诊断标准依据文献[2]。1.2方法于髂后上棘行骨髓穿刺、常规涂片、活检取材。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骨髓活组织经Bouin液固定,乙醇梯度脱水,Hemapun865塑料包埋,制成3~5μm切片,苏木素-Giemsa-伊红(HGE)染色,并用Gomori银浸染色法显示网硬蛋白纤维。计点法计算造血组织与脂...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5岁。1984年2月因头晕、乏力住入我科。查体:体温36℃,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发育良好,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3.0×10~9/L,中性0.4,淋巴0.6,血小板50×10~9/L~60×10~9/L,网织红细胞0.005。骨髓细胞涂片:骨髓增生低下,粒红比例1.3:1;粒系相对减少,各阶段细胞形态无异常;红系相对增多,各阶段细胞形态无异常;淋巴、单核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计数血小板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并与(参考方法)手工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计数血小板均有相关性(P<0.01),血小板计数在(1~300)×10~9/L相关系数>0.97,血小板计数在(1~100)×10~9/L较低范围时,相关系数(r)>0.95。与参考方法比较,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7,血小板<100×10~9/L时,相关系数为0.95、0.86。结论 FCM计数血小板优于电阻抗法,特别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各种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手术、贫血等。但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一般小于450×10~9/L,大于1000×10~9/L者罕见。我科于接诊期间遇1例血小板明显增多病例,现报道如下,与同道一同分享,并就国内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儿科病例国内尚无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 患儿男,13岁,因腹痛50天,发现血小板增多30天入院。50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阵发性脐下隐痛,一周后转为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两周后开始腹泻,日6~8次,呈暗红色粘液稀便,约一周后泻好转,但腹痛无缓解,同时双下肢出现紫斑,血小板持续增高600~1000×10~9/L,遂转入本院诊治。过去无脾切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患。体检:慢性病容,腹部及双下肢可见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紫斑,心肺正常,腹平软,未扪及肝、脾及包块,脐下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42×10~12/L,白细胞35.6×10~9/L,中性粒细胞94%,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 患者女,71岁,主因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0年,白细胞增高1个月,于2008年1月9日再次入院.患者曾于1998年8月因拔牙后出血不止,当时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2×109/L、血红蛋白127 g/L、血小板1300×109/L,入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经骨髓检查诊断为ET,予羟基脲治疗,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出院.  相似文献   

15.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2018年6月27日因疲劳乏力于我院中医门诊就诊。查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指标均正常。查血常规:白细胞绝对值10.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淋巴细胞百分比15%,单核细胞百分比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 ,红细胞绝对值:5.16×10~(12)/L,血红蛋白浓度149g/L,血小板绝对值177×10~9/L。血小板直方图正常,Q-Flag提示血小板聚集?按照本室血常规复检规则,检查标本状态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因全身骨骼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胸骨及多处肋骨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5.7×10~9/L,血红蛋白(Hb)水平为91 g/L,血小板计数为130×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为143 mm/1 h。血清球蛋白水平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血细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刚入院的33例PNH患者通过骨髓涂片或/和活检分成2组:骨髓增生活跃组21例,占64%;骨髓增生减低组12例,占36%。将2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为(57.47±17.87)g/L和(71.30±19.52)g/L,红细胞分别为(1.58±0.49)×10~(12)/L和(2.15±0.59)×10~(12)/L,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细胞分别为(6.14±4.21)×10~9/L和(2.34±0.90)×10~9/L,血小板分别为(110.29±89.06)×10~9/L和(23.42±12.06)×10~9/L,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果提示,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与骨髓增生情况似无明显相关的关系;白细胞、血小板与骨髓增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敦华 《安徽医学》1993,14(6):42-42
<正> 1979年12月~1989年12月31日我们收治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症30例。本文着重对其病因,治疗和预后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 1.本组均排除脾功能亢进、伤寒、疟疾、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2.有明显的服药史。 3.连续3次以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者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者为粒细胞缺乏症(下简称粒缺)。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无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均为少见病,而由ET转变为PV者更为少见,现报告一例。 患者:女,68岁,3年前起经常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但未曾就医。入院前一周出现牙龈出血,双下肢瘀斑及解黑便,于1987年4月19日收住院。查体:皮肤颜色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均未扪及,双内踝见少量散在瘀斑。实验室检查:RBC2.75×1012/L,Hb80g/L,plt:(1680~2000)×10~9/L,WBC39×10~9/L,BT2min,CT4min,试管法凝血时间7min,PT19S,血块退缩试验6h及24h均部分退  相似文献   

20.
患者张某,男,43岁,因塞战、高热、头痛、骨痛而在某医院验尿常规见蛋白“ ”、白细胞“ ”、红细胞“ ”、管型“ ”而诊断为急性肾炎,经治疗无效而转到我院。体查:体温43.3℃,心肺正常,肺大1.5 cm,脾大1.5 cm,其它无特殊。皮肤无感染与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1 g/L,白细胞3.5~5.5×10~9/L之间,分叶46%,淋巴50%,单核4%,血小板100×10~9/L,仍见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培养阴性。尿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