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后镇痛药吗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吗啡PCIA用药剂量的最佳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镇痛(PCA)的对比研究,探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镇痛(PCIA)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的用药剂量差别、血药浓度差别、副作用的防治。结果PCIA组与PCEA组均达满意镇痛,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出现成癌性。在VAs评分接近时,PCIA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吗啡在持续静脉与硬膜外镇痛效应相同时血浆吗啡浓度差异明显,吗啡在短期行PCIA或PCEA均安全有效,药物成癌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术后镇痛药吗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呕吐发生率的关系及副作用的防治。方法通过对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镇痛(PCA)的对比研究,探索术后病人持续静脉镇痛(PCIA)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的用药剂量差别、血药浓度差别、副作用的防治。结果PCIA组与PCEA组均达满意镇痛,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出现成瘾性,静脉镇痛组呕吐发射率高。在VAS评分接近时,PCIA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吗啡在持续静脉与硬膜外镇痛效应相同时血浆吗啡浓度差异明显,吗啡在短期行PCIA或PCEA均安全有效,药物成瘾发生的可能性小,呕吐并发症常见。  相似文献   

3.
刘伟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42-744
目的 比较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 (PCE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 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PCEA组在手术结束时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 (吗啡 1mg + 0 9%生理盐水至 5ml) ,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0 2mg ,锁定时间为 2 0min ;PCIA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负荷量 (吗啡 0 5~ 1mg)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1mg ,锁定时间为 5min。术后 4、8、12、2 4h进行观察 ,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 (VAPS)、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术后 2 4h用药总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 ;术后疼痛评分PCIA组在术后 4、8、12h高于PCEA组 ;PCIA组术后镇静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PCEA组略高于PCIA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组患者术后各时相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都在正常范围 ,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EA、PCIA均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术后应激反应。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且易发生明显镇静。对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开胸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应,并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进行比较。方法44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 和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每组22例。患者自控镇痛持续48 h,采用VAS评分法,分别记录术后48 h不同时段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24,48 h患者PCA按压次数;观察患者的镇静程度、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 h内静息疼痛评分PCEA组低于PCIA组(P<0.05),咳嗽疼痛评分各观察时间PCEA组均低于PCIA组(P<0.05),术后第1天PCA按压次数差异度为0.33(P<0.05)。镇静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低于PCI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开胸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较吗啡静脉自控镇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宫颈癌根治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研究。方法:择期经腹宫颈癌根治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PCIA组和PCEA组,每组40例。PCIA组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即给予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EA组术前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接着在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给予硬膜外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记录术后48h病人疼痛水平(VAS:0-10)、额外镇痛药物使用、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失血量和尿量无统计学差别。PCIA组患者术后6h、12h、24hVAS评分明显高于PCEA组患者。PCIA组有9例要求额外镇痛药物,而PCEA组仅有3例有额外镇痛要求。PCIA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PCEA组。另外,PCEA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PCIA组。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6h到24h,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且副反应小,尤其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静脉自控镇痛复合微量吗啡硬膜外镇痛(PCEIA)。方法:300例骨科下肢手术随机分3组,进行吗啡硬膜外镇痛(PCEA)组、芬太尼静脉镇痛(PCIA)组与PCEIA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比较。结果:PCElA组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明显少于其他两组。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复合微量吗啡硬膜外镇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自控镇痛(PCEA)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病人64例,均行下肢手术,随机分为静脉曲马多组(PCIA组)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组(PCEA组),每组32例。PCIA组:术毕外周静脉单次给予曲马多负荷量1 mg/kg,继之接镇痛泵,PCIA药物配方为:曲马多80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PCE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单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继之接镇痛泵。PCEA药物配方:1%罗哌卡因20 ml+吗啡1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持续给药速度均为2 ml/h,单次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头晕嗜睡发生率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下肢术后镇痛,采用吗啡PCEA镇痛优于曲马多PCIA。  相似文献   

8.
目的:静脉自控镇痛复合微量吗啡硬膜外镇痛(PCEIA)。方法:300例骨科下肢手术随机分3组,进行吗啡硬膜外镇痛(PCEA)组、芬太尼静脉镇痛(PCIA)组与PCEIA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比较。结果:PCElA组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明显少于其他两组。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复合微量吗啡硬膜外镇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或技术用于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全组均为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泵组(简称PCEA组,n=40)、静脉镇痛泵组(简称PCIA组,n=40)和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泵组(简称E-PCIA组,n=40)。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结果:PCIA组在术后8h VAS评分和按键次数均明显大于或多于PCEA组(P<0.05和P<0.01)。PCEA组和E-PCIA组各阶段VAS评分和按键注药次数相似(P>0.05)。术后24h副作用比较:头痛头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P<0.05)。排尿困难和下肢无力:PCEA组明显多于PCIA组和E-PCIA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PCEA组明显高于E-PCIA组(P<0.05)。结论:E-PCIA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镇痛方法和技术,其镇痛效果确切,术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患者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与静脉术后镇痛(PCIA)应用于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比较.方法 选择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60例,ASA Ⅰ一Ⅲ级,随机分为PCEA组和PCIA组各30例,观察两组止痛效果、膀胱冲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后应.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膀胱冲洗时间PCEA组短于PCIA组;PCEA组术后BP、P、R、SpO2稳定.不良反应少,PCEA组术后尿道紧迫感及肛门坠胀感例数明显低于PCIA,PCEA组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PCEA优于PCIA组,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内不同检测系统比对周期及比对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按ISO15189要求对两台生化分析仪上相同检测项目进行方法比较和偏倚评估,以评估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建立标准比对方案及每月用10份新鲜混合血清进行比对的常规比对方案,将比对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各项目偏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两台生化分析仪上12个被评价项目经两种比对方案比对结果均满足质量目标要求。结论按EP9-A2文件进行规范化的比对是基础,常规比对能扩大监控范围,及时发现分析中的不稳定因素,两种比对方案结合使用能更好地控制实验室内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营养支持对各期胃肠瘘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 11例各期胃肠瘘患者在不同方法的营养支持下 ,瘘口闭合的经过和时间。结果  1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瘘口闭合最长 5 0d ,最短 2 0d ,平均 ( 3 0 1± 10 3 )d。结论 对不同病期的胃肠瘘采用不同类型的营养支持 ,可促进胃肠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鼠胚玻璃化冷冻的存活率以及发育为囊胚的成功率。方法:采用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的方式得到小鼠的2、4、8细胞期胚胎,对其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观察胚胎的存活与囊胚形成,以未冷冻的胚胎作为对照组。结果:由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获得的2细胞期胚胎在冷冻复苏后的存活率分别为70.67%、72.06%,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33%、67.62%;4细胞期胚胎冷冻复苏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8%、89.71%,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1.33%、83.82%;8细胞期胚胎冷冻复苏后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94.12%,囊胚形成率分别为92%、94.12%。和对照组相比,2细胞和4细胞期胚胎冷冻复苏后囊胚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细胞期的胚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胚胎冷冻复苏后囊胚形成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方式对处于同一时期的胚胎在冷冻复苏后存活率和囊胚形成率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玻璃化冷冻可以作为小鼠胚胎保存的有效方法,相对2、4细胞期胚胎,冷冻效果最好的是8细胞期胚胎。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原学检查方法对蠕形螨检查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病原学检查方法对蠕形螨的检查效果,寻求操作简便、检出率高、质量可靠,又能适用于医院门诊患者及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蠕形螨检查方法。方法:应用挤压刮取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刮脂法、眼睫毛检查等4种方法对同一人群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4种方法检查蠕形螨阳性率分别为38.88%、26.57%、7.75%和18.47%,提示挤压刮取涂片法检出率高于其他3种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1,P〈0.01),4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均显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10.36、4.79和11.00,P〈0.01或P〈0.05)。结论:挤压刮取涂片法检出率高于透明胶纸粘贴法和刮脂法及眼睫毛检查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及状态下儿童脑电复杂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5例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的0~15岁儿童进行16导脑电连续24h监测,分析清醒睁眼、闭眼、NREM(非快速眼动期)睡眠Ⅰ~Ⅱ期(浅睡期)、Ⅲ~Ⅳ期(深睡期)及REM(眼速动期)睡眠共7种状态的脑电复杂度特征,并对复杂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全脑复杂度在睁眼状态大于闭眼状态,清醒状态大于睡眠期。NREM睡眠期随睡眠深度增加,复杂度逐渐减低。REM期复杂度高于深睡期,但低于清醒期。(2)全脑平均脑电复杂度在睁眼、闭眼及浅睡期与年龄呈正相关,在深睡期及REM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3)在清醒闭眼状态下各脑区脑电复杂度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睁眼及浅睡期则以旁中线区复杂度与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复杂度可用于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脑动力学特征及脑电活动与脑发育的关系,可作为评价脑功能状态及脑发育水平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I H Page 《JAMA》1973,225(10):1240-1241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annual numbers of suicide deaths for the past 100 years by different methods in England and Wales are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numbers of deaths by 2 methods, domestic gas poisoning and poisoning by solid or liquid substances, vary independently of all other methods. It is concluded that inferences as to cause drawn from aggregated data should be viewed with great cau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96例,其中要求保守治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各32例,随访2年,调查各组妊娠及其结局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均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两种术式在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盆腔粘连发生、术后复发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并无差异(P>0.05);3组患者在妊娠期流产、早产、足月产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3组患者在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的发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胎位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上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提高妊娠成功率,不能降低流产率和早产率,亦不能降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但可减少妊娠期胎位异常和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