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薛生白治虚劳重脾胃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炳林 《中医药通报》2003,2(2):108-109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但就虚劳的治疗而言,脾与肾相比较,当以脾更为重要。秦越人“一损肺,二损心,三损脾,四损肝,五损肾,从上而下者,过胃则不治;从下而上者,过脾则不治”之论,无疑是以脾胃为重。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的脾胃学说,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治病从脾胃着手的思路。清代温病大家薛生白踵事增华,治虚劳尤注重脾胃,其临床  相似文献   

2.
整理研究薛雪《扫叶庄医案》中所载泄泻医案,并结合《湿热病篇》《医经原旨》中相关论述以佐证,总结薛氏治疗泄泻的经验:薛氏治疗泄泻实证时多从湿邪论治,又细分为湿热泄、暑湿泄和寒湿泄。湿热治以分消走泄法,清热祛湿,淡渗导下;暑湿治以清暑化湿,行气导滞;寒湿治以温阳散寒,运脾除湿。治疗泄泻虚证时多从阴阳论治,并细分为阳虚泄、阴虚泄和阴阳两虚泄。脾肾阳虚者治以建中助运,温阳补肾;脾肾阴虚者治以育阴止泻;阴阳两虚者治以从阴引阳,阴阳同调而收功。另外,薛氏在泄泻医案的论述中谨守病机,夹叙夹议,且辨证准确,用药精炼,其经验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主治太阳蓄水证,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陆为民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博采众长,对经方颇有研究,概括出适用五苓散的“蓄水体质”,临证时谨守病机,不拘病证,将其加减化裁治疗腹泻、水肿、湿疹等疾病,屡获良效,故浅析陆为民应用五苓散经验,以期启迪临床、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4.
5.
王晖从肝调治血虚气郁体质病证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琼  王晖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8):551-552
中医学历来重视人的体质状态,认为不同体质类型与易患疾病相关,因而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以体现“因人制宜”和“治未病”的思想。血虚气郁体质是现代人群一个突出的体质类型,临床十分多见。其形成的原因多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使血虚气郁倾向,成为现代人群一个突出的体质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性别体质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研究男女体质发现,妇女有着许多男子所没有的体质特点。有鉴于此,凡女病,童幼时从肾治;成年期宜肝肾同治;绝经后宜脾肾同治;怀孕期不完全宜用凉药,产后亦非概宜用温补。中医“产后必瘀”之论,可获现代研究佐证。  相似文献   

7.
东汉名医壶仙翁治病经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东汉名医壶仙翁临证治病验案7则,如火剂逐热挽伤寒死症,清剂治风热脉伏,寒因寒用治谵狂,涌剂舒肝平呃逆,调经行气愈滞下,补散相合治溲血,以及灸法治愈久病、咳喘等医案,并逐一评析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例举两则临证医案,介绍黄煌教授提出的"方证三角"诊疗模式,分析体质辨证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体质辨证治疗便秘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便秘是肛肠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不仅给人们带来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痔疮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笔者多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体质辩证治疗便秘,能更好地突出中医治病的共性和个性的治疗特色,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的疗效.现举3例简述于下,以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1.
薛伯寿教授曾拜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为师,继承发挥蒲氏善治外感热病的医疗经验,临床对杨栗山温疫十五方的应用颇有心得,尤其灵活运用升降散,经薛师的灵活运用就成了一方多用,拓展了治疗范围,临床不仅广泛用于外感热病温病,亦用于治疗疑难内伤杂病,往往可提高疗效,薛老认为火热内郁、脏腑受损、升降出入失常是升降散进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机要;升降散使用有其相应的原则,要在辨证;在辨病辩证选方用药基础上合用升降散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溃疡与感染、变态反应、胃肠病、营养缺乏、情绪紊乱等相关,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控制其复发。薛老师治疗口疮时首先辨虚实寒热,次辨病位,用药灵活,疗效十分理想。现将老师临床治疗口腔溃疡常用的方法进行一些归纳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外寒和内寒两个方面论述了寒咳的病因病机,分别从表寒侵袭、寒湿寒痰、外寒内热、阳虚感寒四个角度,总结薛汉荣教授对寒咳的治疗经验,并列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马万千名老中医认为便秘与体质因素关系密切,通过长期临床发现,便秘患者体质多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马万千老中医根据其临床经验,运用药食同源的药物,综合考虑口味等因素,针对不同的体质制定不同的食疗方,不仅治疗便秘,同时改善患者体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蒲辅周先生为擅治外感热病的大师,薛伯寿教授为其入室弟子,得其真传.薛师强调治疗外感热病应知患者体质有异,如病随体异,阳盛之体,感寒易热化;阳不足之体,感温亦寒化.儿童及老年人体质各有特点,用药及养生食疗亦当有别;温邪为本,兼夹为标,温病常因兼夹而使病情复杂难效,然四损(大劳、大欲、大病、久病)、四不足(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实为温病有体异特点.治疗中若忽视个体差异,亦难生效.其治疗原则为祛邪必顾及其虚,一般不宜急于攻邪,首以养正为要.  相似文献   

16.
气血是人体一切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的病变必先有气血失调,心系疾病也不例外。血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薛教授根据气与血之间的关系,临床运用“理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26-727
总结薛一涛教授运用柴胡疏肝安神汤治疗胸痹的经验。薛教授对心源性胸背痛从中医学胸痹论治,其病机多以气滞、血瘀、寒凝、痰浊标实为主。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为原则,先行理气活血通脉,后行补气滋阴温阳,临床运用柴胡疏肝安神汤为主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薛己为明代著名医家,温补派先驱,尤其擅长外科。本文通过研究薛己的外科著作发现其治疗外科疾病时,主张治病求本,以资化源;重视保护脾胃,强调内外兼治;合方用药灵巧,突出朝夕用药。他运用补中益气汤常治疗的外科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痈证、疮证、瘰疬、鹤膝风、疽证、流注、赤白游风、发背、脱肛、发痉、注夏、瘤赘等,常合用的方剂由高到低依次为六味地黄丸、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八味丸、逍遥散、益气养荣汤、仙方活命饮、四神丸、归脾汤等。  相似文献   

19.
提高护理质量从带教学生做起,要求带教老师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做到"知心"、"懂爱"。以隐形知识的传递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势利导,恩威并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夯实理论,使临床护理文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宫洪涛教授从阳虚角度辨治失眠,方药以理中汤、保元汤为主进行加减,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