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窒息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案,降低智能落后的程度及发病率。方法收集2003年~2005年我市生后窒息的学龄前儿童84例进行发育商(DQ)评估,半年后追踪随访。结果轻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Q值有显著差异(P<0.01),五个能区中:精细动作、适应能力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3个能区无差异。重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个能区及DQ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轻度窒息组干预前、后比较:5个能区及DQ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干预前、后比较:精细动作、适应能力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3个能区及DQ值无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窒息儿童行为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可发挥其大脑的最大的潜力,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证明了我院制定的对窒息儿童的早期教育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前瞻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与mNGF组,每组各30例。常规康复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mNGF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NGF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差异。 结果 mNGF组和常规康复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的Gesell发育量表各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mNGF组大运动、精细运动和应人能区的DQ高于常规康复组(均P<0.05)。mNGF组一过性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为7%(2/30),未发现癫痫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应用mNGF治疗可显著改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认知、运动和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行为发育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另设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表测两组在3,6,9,12个月时的行为发育商(DQ),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会交往5个能区的DQ均值在各月龄段均高于对照组,且从3个月开始在精细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区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9.12个月龄阶段两组各能区的DQ经统计学检验,除大运动能区存在差异(P<0.05)外,其他能区DQ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就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早期干预应该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语言障碍儿童的智能发育特征。方法 对300例语言障碍儿童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了解其运动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4个能区的发育商。结果 300例儿童的运动能平均发育商正常,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平均发育商均低于正常。运动能、应物能、应人能异常的比例分别为31.0%、49.0%、52.7%。言语能发育商与其他3个能区发育商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0.506、0.644、0.711,P < 0.01)。结论 语言障碍儿童往往不是单纯的语言落后,而是常伴随运动能力、适应行为及社交行为等方面的落后,应对其进行诊断性的智能发育评估并对伴随的其他发育异常问题进行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 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 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 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 个月、6 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 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 组;校正胎龄3 个月时Gesell 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 组;校正胎龄6 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 和AGA 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进行早期行为发育评价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出生1个月的298例高危儿进行发育商(DQ)测定,并予感知觉及精细动作训练、婴儿被动体操、粗大运动功能训练、言语及社会交往训练。6个月后行发育商测定,对干预前后发育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DQ在75分以下者占58%;76~85分者占36%;干预后分别降至17%,32%。干预前DQ较低时干预效果较好,而干预前DQ在正常范围时干预效果不明显。结论早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干预,发育商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发育迟缓越明显,干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针对语言发育落后儿童的干预模式。方法随机选择上海青浦地区6个社区13~24个月的幼儿206名,用问卷方式了解所有儿童自发表达的词汇量,选出词汇量低于第5百分位的异常儿童14名。在为期12个月的干预中,首先由儿童保健专家对每个儿童进行发育评估,并根据个体的语言水平和家庭情况,制定干预计划。然后由经培训的幼教老师深入家庭、托幼机构实施干预计划。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干预前后的发育评估。结果经12个月的干预后Gesell言语能和应人能的发育商(DQ)均有显著提高(P〈0.01),应物能也有显著提高(P〈0.05)。言语能和应人能的提高都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追赶效应,发育水平分别提高(18.0±5.3)个月和(16.2±5.9)个月。经干预后71.4%幼儿的语言水平达到正常。结论所采用的医教结合模式对1~2岁幼儿进行早期语言干预有效,能明显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改善脑损伤围生儿智能发育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围生儿脑损伤智能发育的疗效。方法将50例围生期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育儿,两组从新生儿起观察至18个月,并使用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6、12个月DQ显著高于对照组(6个月龄时P<0.05,12个月龄时P<0.01)。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7%(1/27),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6.08%(6/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17 P<0.05)。结论对围生儿脑损伤予以正确的早期干预能有效地促进其智能发育,是改善预后、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智能发育,探讨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与智能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Gesell方法对坚持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30例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确诊的CH患儿(CH组)以及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智能测定.2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应用荧光法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结果 CH组患儿智能均达基本正常(>70),但各能区发育商(DQ值)和总分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7.02、-3.87、-4.75、-5.77、-6.77、-7.82 Pa<0.01).各能区DQ值与起始治疗天数呈显著负相关,精细动作、个人社交2个能区的DQ值与治疗前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a<0.05).结论 早期替代治疗后CH患儿的智能发育基本正常,但仍稍落后于健康儿童.建议在尽早治疗的同时,及时评估,并加强对患儿精细动作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将有助于其智能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质量(LBW)儿神经心理及生长发育的可行性及促进作用.方法 将61例LBW儿[出生体质量(1850~2450)g,胎龄28~38周]随机分为干预组(Ⅰ组,33例;男19例,女14例),未干预组(Ⅱ组,28例;男16例,女12例).Ⅰ组实施早期干预,生后5d左右进行婴儿抚触,营养指导合理喂养、早期教育、感知运动、语占等训练.Ⅱ组因条件限制未能参加干预.2组于6、12、24、36个月分别行Gesell婴儿发育量表、婴儿视觉注意习惯化及生长发育(体质量、身高)标准差计分(SDS)值测试.结果 1.智能发育,Gesell测试:6个月时Ⅰ组各能区(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成人能)发育商(DQ)分值高于Ⅱ组,但精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а>0.05),12~36个月各能区DQ [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а<0.01).Ⅰ组DQ明显提高.2.神经心理,婴儿视觉注意习惯化其注视时间[应答下降率(H)、应答恢复率(R)]:6个月时Ⅰ组分值高于Ⅱ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а>0.05),12~36个月H、R值Ⅰ组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а<0.05).Ⅰ组视觉注意改善、习惯化速度增快明显.3.体格发育,体质量、身高SDS值:6~36个月Ⅰ组身高、体质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а<0.01).结论 早期干预能有效提高LBW儿智能DQ,促进其神经心理成熟及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