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阶值。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薄层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曲面重建(CPR)、容积显示重建(VR))作影像后处理。结果:中央型PE20例.周围型PE8例,混合型PE7例。结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轴位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都得到了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薄层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可以做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是一种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有助于诊断或排除肺栓塞.MSCTPA具有快速、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已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螺旋CT对亚段以上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亚段以上肺栓塞(PE)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例因临床高度疑诊PE而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患者,回顾分析其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亚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76.8%,检出PE阳性20例,阴性5例,其中真阳性19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2例。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右室增大或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梗死灶。螺旋CT诊断亚段以上PE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5.0%,准确性为88.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60.0%。结论: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亚段以上PE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病征,其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广泛栓塞时可出现严重缺氧,甚至休克。无症状或症状缺乏特异性的肺栓塞可能是广泛性肺栓塞的先兆,后者死亡率很高,是住院患者的第三位常见死亡原因。诊断肺栓塞时应与心肌梗塞,气胸,肺炎或左心功能不全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CT肺血管造影作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而广泛采用。随着16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肺栓塞的检出率逐渐提高,肺栓塞已不再是以往被认为的少见病。本文对14例成功检出的肺栓塞的影像表现及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肺栓塞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护理操作规程。方法:利用高压注射器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对14例临床拟诊为肺栓塞的病人进行了6次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6人次肺栓塞患者螺旋CT血管造影无一例有副作用反应,肺动脉显示良好,肺血栓显示清楚。结论:正确的护理操作规程是螺旋CT血管造影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8.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小动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诊断犬肺小动脉血栓栓子(直径2.5-3.5mm)的应用价值。方法:23条实验犬行CTPA空白对照后,制成犬自体血块肺动脉栓塞模型,先后行CTPA与X线肺动脉造影(X-ray pulmonary angiography,XPA)检查,由2名医生在工作站上分析所获图像,并与犬肺病理解剖结果对照,评价CTPA与XPA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22条犬完成实验全过程,病理解剖发现肺动脉内栓子110个,与人工注入栓子数目相符,均位于肺动脉的段或亚段水平,其中107个位于扫描野内。CTPA发现栓子90个,诊断肺动脉内小血栓栓子的敏感度为84.1%,阳性预测值为93.8%;XPA发现栓子82个,敏感度为76.6%,阳性预测值为94.3%。结论:CTPA对实验性肺小动脉血栓栓子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随访观察溶栓疗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经我院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的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有5例进行溶栓治疗。结果8例患者共有17处肺动脉及分支受累。动脉栓子呈偏于管腔一侧的突起状、不规则状和位于管腔中心的柱状及完全堵塞状态。5例溶栓治疗后有3例栓子完全消失,2例栓子明显缩小。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和治疗随访观察疗效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可望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周围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血管造影 (HCTPA)诊断周围性肺栓塞的价值 ,提高对肺栓塞HCTPA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8只犬于DSA下经导管注入直径 2~ 4mm、长 1cm的明胶海绵条后复制为单侧周围性肺栓塞动物模型 ,进行HCTPA检查 ,观察栓塞肺动脉之HCTPA的表现 ,分析HCTPA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结果 :栓塞侧肺野共观察到亚段以上肺动脉76支 ,DSA发现 2 6支栓塞肺动脉 ,均位于肺段及以下水平动脉。HCTPA共诊断了 2 0支肺动脉栓塞 ,其中 2支为误诊 ,敏感性为 69.2 % ,特异性为 96%。栓塞肺动脉于HCTPA主要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截断。结论 :HCTPA可以对周围性肺栓塞做出可靠的诊断 ,是诊断肺栓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84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着重研究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近期大手术史11例,肺癌1例,不明原因6例。34例均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多层螺旋CT(MSCT)行平扫及造影增强扫描,1次采集4层图像。结果 分析34例共1824支肺动脉分支,其中507支肺动脉分支显示了栓塞,占27.8%。在680支肺段动脉中,246支显示了栓塞,占36.2%;而亚段肺动脉1041支中,141支显示了栓塞,占13.5%。平扫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少1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水16例,胸膜下梗死灶共41个,梗死灶多发11例,单发12例,双肺6例。1例慢性栓塞栓子钙化,极为少见。造影增强后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充盈缺损有4种表现形式:中心型57支,偏心型160支,附壁血栓131支,完全阻塞型159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可以代替肺动脉造影,可与电子束CT媲美,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增强图像,将原始图像复制到EBW4.0工作站,对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共检出了76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子.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14处(右主干10处、左主干4处),肺叶动脉24处,肺段动脉26处,亚肺段动脉12处.CT表现为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混合性、附壁性、中心性充盈缺损,可分为完全性或部分性.结论 64层CTPA具有准确、高效、无创等优点,可直观、立体地观察到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范围及类型,是临床诊断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有望成为肺动脉栓塞检查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肺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初步评价螺旋CT肺血管成像(SCTP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西门子公司的Somatom Plus 4CT机,对82例患者进行肺血管成像,扫描层厚3mm,螺距1.5,重建间距1.2mm,对比剂注射速度3-4ml/s。其中正常30例,中央型肺癌累及中央肺动脉40例,肺动脉发育不良5例,肺动静脉畸形4例,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后3例。32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结果 正常组30例SCTPA均能很好地显示并区分中央区肺动青静脉,显示外周肺血管的分布情况。直观显示各种原因所致肺动静脉的狭窄、位移或畸形46例,显示肿块和血管的关系28例。结论 SCTPA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部分代替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SCTPA,包括中央肺癌16例,周围型肺部7例,肺动静脉瘘2例。技术参数为:扫描层厚2.7mm,重建层厚1.5mm,螺距1-1.5。其中11例在从右上肢注入对比剂,14例从右下肢注入对比剂,重建方法包括MPR、SSD及MIP。结果:25例中24例SCTPA成功。5例中央肺癌SCTPA显示主肺动脉与两下肺动脉干或心包内段肺静脉与左心房受侵犯而取消手术,另10例中央型肺癌SCTPA与手术病理所见基本一致,仅6支正常血管分支误认为肿瘤侵犯,号肿块紧贴血管分支有关。7例周围型肿癌SCTPA显示了肿块与血管的关系。2例肺动脉瘘中1例左下肺动脉静脉瘘与插管法肺动脉造影所见完全一致(另一例未做插管法肺动脉造影)。在SCTPA方法上,本文14例采用从右下注入对比剂者消除了上腔静脉(SVC)放射状伪影的干扰,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结论:SCTPA对肺血管性疾病及肺癌对血管的侵犯与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改用从右下注入对比剂行SCTPA可消除SVC放射状伪影,显著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108例患者行胸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同时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108例螺旋CT胸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中,肺动脉栓塞53例,其中右肺动脉栓塞11例、左肺动脉栓塞6例和双侧36例,合并胸水10例、心包积液3例和肺梗死5例。血浆D-二聚体低于250μg/L的6例。排除肺栓塞并检出和诊断为其他疾病55例,其中包括心功能不全致间质性肺水肿、胸水10例,肺炎5例,肺结核5例,胸水、心脏增大3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胸水、胰腺炎1例,降主动脉附壁血栓1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早诊断和排除肺栓塞,造影前必须行CT平扫,以便检出和诊断胸部其他病变,螺旋CT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肺泡微石症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症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确诊的肺泡微石症CT表现。结果常规CT表现:肺窗示肺实质内有无数细小散在的粟粒结节,以中下肺的外周部密集,其CT值为200~400HU,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及间质纤维化;纵隔窗示细结节影最密集区常呈沿胸膜的线带状或散在的点簇状钙化,形成“火焰征”及“白描征”。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肺野似磨玻璃样,结节大小稍有区别,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偏多及小叶间隔增厚。结论CT尤其HRCT能更准确地反映本病的综合病理特点及病程,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6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PE患者行16层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5例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附壁性的充盈缺损.结论 16层CT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及其溶栓疗效评价和随访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CT肺血管成像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动态分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对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动脉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动态分析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CTPA资料,分析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14 d时的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及右心功能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和X2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肺动脉栓寨指数与右心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在溶栓治疗后逐渐减小,Qanadli和Mastora评分在治疗前(分别为50.0、46.5分)与治疗后24 h(分别为42.5、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0、6.493,P值均<0.01);治疗后24 h与治疗后14 d(分别为25.0、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40、4.299,P值均<0.01).治疗后24 h,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4.58 cm)及横截面积(23.10 cm2)明显减小,左心室最大短轴直径(4.41 cm)及横截面积(26.37 cm2)明显增大,双侧心室最大直径比(1.07)和面积比(0.94)明显减小,与上述各指标治疗前相比(分别为5.07 cm、25.42 cm2、3.57 cm、20.17 cm2、1.5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1~4.959,P值均<0.05);治疗后24 h,肺动脉收缩压(40.92 mm Hg)明显变小,与治疗前(58.61 mm 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4,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右心功能参数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0.034~0.598,P值均<0.01).结论 CTPA可以动态观察急性肺栓塞的肺动脉阻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术(MS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46例患者行MSCTPA检查及后重建技术,后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46例共发现栓子698个,其中肺动脉主干4个,左右肺动脉41个,叶动脉114个,段及亚段动脉539个。直接征象:①)血管截断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②轨道征,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中央,周围有对比剂环绕;③偏心性充盈缺损,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偏向管壁一侧,边缘欠光整;④附壁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①肺窗观察见局限性的血管纹理稀疏,呈"马赛克征";②肺梗死,表现为肺外围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或条状实变影;③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以及心包积液等。结论:MSCTPA能对肺动脉栓塞作出准确诊断,是无创、快速、安全、敏感的检查方法,并可追踪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双源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总结PE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并比较MPR、MIP、VR和CTVE对肺动脉栓子的显示效果.结果:直接征象:58例中45例诊断为PE,共发现栓子 658支(中心型170支,偏心型208支,附壁型74支,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