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中药制药生产中的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相关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微滤、超滤、纳滤与反渗透的特点以及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两个具体实例,具体介绍了就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具体应用.根据目前的应用研究情况,总结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优缺点,就有关膜设备改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相关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微滤、超滤、纳滤与反渗透的特点以及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两个具体实例,具体介绍了就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具体应用。根据目前的应用研究情况,总结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优缺点,就有关膜设备改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分离机制,能够实现中药制药的高效分离与纯化,从而实现中药绿色制造,推动中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微滤、超滤、纳滤、膜蒸馏、集成膜技术及其他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绿色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前景,可为中药绿色制造提供新思路,推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新应用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鼍变化为指标评价膜滤工艺.结果 微滤可显著改善药液的澄清度;陶瓷膜滤过效率高于振动膜滤过.结论 陶瓷膜微滤适合中药提取液大批量生产连续滤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陶瓷膜微滤技术是以新型材料无机陶瓷膜为滤过介质的一种精密滤过技术,微滤过程依据"筛分"效应进行,利用膜两边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来实现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的分离 [1],从而去除药液中的大分子杂质,使滤出液澄清透明、提高中药提取液的质量.本实验运用膜分离技术考察0.2 μm ZrO2无机陶瓷膜对黄柏提取液的精制效果,并考察微滤前后有效成分的保留率及膜通量大小,为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黄芪水提液精制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膜过程的影响,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黄芪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通量的变化、有效成分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等.结果 对于本体系,孔径为50 nm的氧化铝膜渗透通量最大,固形物去除率高;合适的操作压差为0.15~0.20 MPa,操作温度60℃左右,膜面流速3 m/s;微滤过程中,分次加入适量水洗,当微滤液收率达到原药液的100%以上时,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2%,即可结束微滤.结论 采用50nm的氧化铝膜对黄芪水提液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精制效果,为陶瓷膜分离用于中药精制领域的共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潘林梅  黄敏燕  郭立玮 《中草药》2010,41(10):1631-1634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微滤耦合超声技术在痹通药酒澄清过滤中的应用。方法以膜渗透通量、膜污染阻力分布等为指标,考察间歇超声、连续超声与未耦合超声在痹通药酒澄清滤过中的差异,进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连续超声可显著增强膜的渗透性能,渗透通量高达173 L/(m2.h),通量提高率31.6%,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膜污染阻力,尤其对膜表面沉积层,降幅达50%以上。一定范围内,超声对膜过程的强化与操作压力呈正比,与操作温度呈反比。结论陶瓷膜微滤过程耦合超声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膜分离手段。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列举了其在制备注射用水、制备中药注射液、制备中药口服液及其它制剂和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连是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陶瓷膜微滤技术是以新型材料无机陶瓷膜为滤过介质的一种精密滤过技术,无机膜的微滤过程依据"筛分"效应,利用膜两边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来实现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的分离,从而去除药液中的大分子杂质,使滤出液液澄清透明,提高中药提取液质量.本试验采用ZrO2陶瓷微滤膜精制黄连提取液,旨在为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泽峰 《中医药导报》2011,17(3):122-124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的原理、分类、预处理及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列举了其在制备注射用水、中药注射液、口服液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在中药制药领域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制备注射用水、中药注射液,从中药中提取活性物质及中药口服液的制备等。膜分离技术促进了中药传统分离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在中药生产科研领域有广阔应用空间。本文就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草珊瑚浸膏的絮凝和膜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草珊瑚浸膏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及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各种预处理方法初步比较、通过ZTC1 1Ⅲ型、壳聚糖、明矾絮凝的正交试验设计进一步试验,以与异秦皮啶相关的各种指标考察各种预处理方法的效果及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与ZTC1 1Ⅲ型、壳聚糖、明矾的最佳絮凝工艺相比,微滤预处理后超滤膜分离草珊瑚浸膏的膜通量及异秦皮啶膜透过率最大、运行时间最短、干膏中异秦皮啶的质量分数最高。结论微滤是草珊瑚浸膏膜分离纯化新工艺中较为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麦冬多糖的纯化工艺。方法:通过对微滤效果、膜的清洗和再生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最佳适宜于麦冬多糖纯化的陶瓷膜孔径。结果:0.1μm孔径无机陶瓷膜适合麦冬多糖的纯化;在室温、运行压力为0.15 Mpa的条件下对麦冬水提液进行陶瓷膜微滤,多糖的透过率为98.5%,纯度达84.8%,从所得多糖的纯度和量方面比较,其纯化效果优于高速离心法、直接减压浓缩法。结论:应用膜分离技术纯化麦冬多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分离技术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分离新技术在医药领域应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最早见于日本[1],日本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汉方制剂的精制。国内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医院药局率先在这  相似文献   

15.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在中药制药领域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制备注射用水、中药注射液,从中药中提取活性物质及中药口服液的制备等。膜分离技术促进了中药传统分离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在中药生产科研领域有广阔应用空间。本文就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膜分离技术在现代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中药制剂、医药用水的制备等现代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澄清中药药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对中药药酒的澄清效果。方法:用0.2μm陶瓷微滤膜装置对以黄芪为主要原料的中药药酒进行了微滤,对微滤前后的液体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运行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药酒在微滤前为浑浊液体,微滤后为黄褐色澄清透明液体,其余成份未发生变化。结论:无机陶瓷膜可提高中药药酒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溶液环境对中药模拟体系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溶液环境"对中药模拟体系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大豆蛋白、小檗碱二元体系为考察对象,以膜通量、小檗碱透过率、蛋白质截留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溶液环境对于膜过程的影响。结果:大豆蛋白在1 g.L-1的质量浓度下,膜通量最小,小檗碱的透过率随浓度增加略有降低;pH 4时膜通量最大,蛋白质截留率达99%,且小檗碱的透过率达到60%以上。结论:通过优化中药水提液的溶液环境,可以有效提高膜分离的效率,对于以蛋白质为主要膜污染物的溶液体系,调节pH至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时,膜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1,(12):2103
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定于2012年4月上旬在南京召开。中国膜工业协会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膜科学与技术》编辑部承办。现征集会议论文内容如下:一、制药用水及透析用水的制备、注射用水的除热原、及制药工业废水、医院污水处理二、膜分离技术在化学药及生物制药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1.疫苗的浓缩与纯化及药液净化除菌除热原;2.酶制剂及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宋忠兴  唐志书  刘红波  崔春利 《中草药》2015,46(12):1774-1778
目的探究陶瓷膜微滤决明子Cassia Semen水提液影响膜通量(J)和膜污染阻力(R_f)的因素。方法以决明子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以R_f和J的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无机陶瓷膜微滤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膜微滤过程中4个主要工艺参数与R_f和J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膜微滤工艺条件:无机陶瓷膜孔径为0.2μm、料液质量浓度50.0 g/L、跨膜压差0.1 MPa、膜面流速3.32 m/s;微滤膜孔径对R_f和J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结论工艺条件对决明子水提液膜微滤过程中的J和R_f具有重要的影响;4种工艺参数对膜微滤过程R_f与J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膜孔径跨膜压差料液质量浓度膜面流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