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应当生长在子宫腔内.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异位部位是盆腔.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近年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极易漏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确诊EMs主要依靠腹腔镜检查,但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也能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EMs发病原因不明并易复发。治疗目的包括:减轻疼痛,增加妊娠可能性和延缓复发。随治疗目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用于EMs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口服避孕药(OCs)、孕酮、雄激素类似物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为避免相关的内分泌代谢副作用和最大程度上发挥疗效,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时间、疗程和用药途径。孕酮类似物或丹那唑宫内缓释装置可能有助于简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可以说是一项挑战,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治疗重要副作用的认识,许多学者对传统方案的改进进行研究,包括GnRH-a治疗的反加疗法,GnRH-a剂量、用药周期的调整等,同时新的治疗途径的探索,如GnRH拮抗剂,含药物的宫内节育器,芳香化酶抑制剂,地诺孕素,局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等。本文对这些内异症药物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潘丽  郑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414-1415,142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病变。有学者认为,卵巢激素依赖的内膜异位现象为一种生理现象,只有当异位的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并出现症状方能认为是疾病。而近期更多实验证明EMT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很大关系。EMT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生率10%左右,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80%患者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它和卵巢癌尤其是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提示其恶变可能。目前由于EMT的发病机制不甚清楚,致使EMT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手术和介入等,除根治性手术外,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祛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盆腔内生殖器宫正常解剖结构,生育功能和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国就内外的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100例EMS不孕患者205周期IUI资料,比较EMS生育指数(EFI)和IUI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GnRH-a组112周期,非GnRH-a组93周期)及治疗方案[自然周期组11周期,促排卵周期组194周期;促性腺激素(Gn)组139周期,非Gn组55周期]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EFI≥9分的EMS不孕患者IUI妊娠周期率及累积妊娠率分别为21.1%和40.0%,显著高于EFI≤8分的患者(分别为9.3%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周期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0和14.4%;GnRH-a组与非GnRH-a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6.1%和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组与非Gn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5.8%和10.9%,双胎妊娠率分别为13.6%和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I≥9分的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积极采用IUI助孕治疗,IUI治疗前不建议使用GnRH-a等药物进行预处理,促排卵联合IUI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极易漏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确诊EMs主要依靠腹腔镜检查,但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也能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EMs发病原因不明并易复发.治疗目的包括:减轻疼痛,增加妊娠可能性和延缓复发.随治疗目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用于EMs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口服避孕药(OCs)、孕酮、雄激素类似物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为避免相关的内分泌代谢副作用和最大程度上发挥疗效,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时间、疗程和用药途径.孕酮类似物或丹那唑宫内缓释装置可能有助于简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可以说是一项挑战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治疗重要副作用的认识 ,许多学者对传统方案的改进进行研究 ,包括GnRH a治疗的反加疗法 ,GnRH a剂量、用药周期的调整等 ,同时新的治疗途径的探索 ,如GnRH拮抗剂 ,含药物的宫内节育器 ,芳香化酶抑制剂 ,地诺孕素 ,局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等。本文对这些内异症药物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内美通与Gn-Rh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内美通组49例,口服内美通2.5mg,每周2次,连续6个月为1疗程。Gn-Rh组31例,肌注Gn-Rh3.75mg,每月1次,连续6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症状、子宫及异位囊肿体积的改变、血清CA125的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期为2年。结果:两组用药后抑制症状有效率均为100%。观察期内美通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4.08%;Gn-Rh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23%。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内美通的作用效果与Gn-Rh近似,但其价格便宜,临床可考虑作为手术后辅助用药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每次月经来临时.增厚的子宫内膜会脱落并被排出体外,而所谓的子宫内膜异位是子宫内膜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异常地“移位”生长在子宫内膜层以外的地方。一般来说,这种长错地方的子宫内膜组织,可发生在身体的许多部位,譬如:子宫肌层、输卵管、直肠阴道隔、骨盆的腹膜、阴道、宫颈、淋巴腺、阑尾及膀胱替部位。另在有些病人的胸腔、肺脏、四肢、大脑等处甚至在腹部手术的疤痕上,也发现过子宫内膜组织。因此.人体中错位的子宫内膜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腔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其临床特点为异位病灶的周期性出血及由此引起的局部粘连。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其侵袭、复发行为颇有恶性生长的特点,成为世界妇科研究的热点。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32%的慢性盆腔疼痛及48%的不孕症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对所收治的10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3岁,有人流史69例、占69%,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52例、占52%.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振东 《东方药膳》2007,(12):19-19
女性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而引起症状与体征者,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痛经进行性逐年加剧;月经不调、经血量多,淋漓不断,婚后不孕、肛门坠痛或胀痛;大便秘结或周期性大出血,有的出现周期性血尿或低热等。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患者在第1个月月经来潮后第2~5天,按照操作指南由专人行宫内放置LNG-IUS术(德国拜耳公司产品)。结果 24个月后,与放置LNG-IUS前相比,51例患者的痛经全部得到改善。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盆腔囊肿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CA12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值显著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出现痤疮7例,月经间期出血12例,全身肿胀2例,面部色素沉着2例,脱发1例。结论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抑制子宫内膜增长,改善患者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临床症状,副作用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常见而又疑难的疾病,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经腹或阴道手术后切口部位出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数为宫腔内膜直接种植该处所引起。我们自1983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22例产后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490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s患者131例纳入内异症组,将输卵管阻塞、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慢性盆腔炎及腹腔镜下盆腹腔无明显异常者35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内膜病变由术后病理证实。对比两组患者内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内异症组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症类型及患者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内异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42.75%)显著高于对照组(22.56%),(P0.05),内异症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发生率(3.05%)略高于对照组(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36岁以上患者内膜息肉发生率是25岁以下患者的3.67倍;3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类型及不孕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正常子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内异症病灶最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粘膜等处,故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60%的内异症伴发不孕,而不孕者又有40%~50%为内异症患者[1]。笔者对468例不孕症腹腔镜术后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内膜息肉均为临床常见疾病,且其伴发风险较高,将对女性生殖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本研究将探讨两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4-15—2016-10-27驻马店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分别为非息肉组(未合并子宫内膜息肉,53例)与息肉组(合并子宫内膜息肉,45例),本研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已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其术后妊娠情况与复发率。结果非息肉组和息肉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28%和3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胚胎停育率分别为1.89%和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分娩率分别为43.40%和3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自然妊娠率分别为49.06%和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32%和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两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与非息肉组基本一致,可有效改善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和不孕。该病己成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育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有“现代病”之称。80%的病人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孕,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