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上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前牙缺如,可伴有邻牙扭转、倾斜、中线不齐等,常影响美观及发音,尽量保留埋伏牙使之正常排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上前牙横生和外翻伴反牙合矫治成功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切牙外翻在临床上常见,但外翻90°且同时伴唇腭向横生及前牙反(牙合)者较少见.本文作者曾成功矫治2例上前牙横生和外翻伴反(牙合)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上前牙阻生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8例52颗上颌前牙阻生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固定技术及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良好,总有效率94.74%,异常比例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异常比例52.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随访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上前牙阻生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前牙的萌出,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铸造金属桩和玻璃纤维桩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口腔修复科就诊的80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 ,先行完善根管治疗 ,根据材料不同 ,将100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50颗 ,B组50颗 ,A组采用铸造合金桩核烤瓷全冠进行修复 ,B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全瓷冠进行修复 ,随访1年,对比分析有无桩松脱、桩折断、牙根折断.结果 A组治疗成功41颗,失败9颗 ,B组成功49颗 ,失败1例.经金属桩修复后的前牙修复体在随访过程中有3颗牙齿发生根折 ,2例桩核松动脱落 ,4例牙齿龈边缘色素沉着.纤维桩修复的前牙固位及稳定性好 ,未发现折裂及松动 ,牙龈无变色 ,1例失败系因咬硬物所致桩折断.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冠应用在上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不易折断和松动 ,根折率低 ,美观效果好 ,操作简便 ,临床效果高于铸造桩核烤瓷冠.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5岁,因前牙反(牙合),下前牙龈萎缩多日而且逐渐加重于2014年4月9日来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临床检查可见11/41前牙明显反(牙合),41下前牙唇侧牙龈明显萎缩,牙颈部暴露(图1),行曲面断层全景片检查示:11和21根尖部间有一倒置多生牙.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前牙深缺损的修复,活髓牙较死髓牙更为复杂。笔者自1995-1998年共对50例患者的78颗活髓牙深缺损进行修复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镍钛螺旋弹簧推上颌尖牙远移后支抗牙及被移动牙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 2 0例经拔除4  44  4| 采用方丝弓技术矫治的恒牙期患者 ,行镍钛螺旋弹簧推上尖牙远中移动 ,力 15 0克。推尖牙前后照尖牙牙片及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定量分析比较 ,记录尖牙远移到位时间。结果 :6平均向近中移动 0 9mm(P <0 .0 1) ,而 6长轴倾斜度基本无变化。上中切牙平均前移 1 2 7mm ,上切牙突度平均增加 3 82°(P <0 .0 0 1) ,表现为支抗前牙有唇向倾斜移动。3  3⊥ 平均远移到位时间为 3 87± 1 18月 ,未发现尖牙牙根吸收。结论 :镍钛螺旋弹簧推尖牙向远中适合面型不突或前突不严重者 ,对前牙前倾和严重前突病例应慎用  相似文献   

9.
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治疗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最终修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的协调。种植位点唇侧牙槽骨经该部分的骨改建影响种植部分附近的各种组织,然后对种植方案的设计和将来可以发挥的效用和美观改变作出影响。对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进行分析,可作为该区种植前的审查及修复规划设计的前提基础,从而指导临床操作,规避风险。现就成人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的锥形束CT评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3年来,对36例脱位牙采用固定矫治装置固定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用固定矫治装置治疗36例前牙外伤脱位或脱位伴牙槽突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成人12例,青少年24例;单个牙脱位22例,多个牙脱位牙槽突骨折14例,多个牙最多为4枚前牙。  相似文献   

11.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 ,又称透明细胞成釉细胞瘤 ,比较少见 ,国外Hansen等自 1985年共报道过 5例 ,国内尚未见报道 ,现将作者收治的 1例骨内型透明细胞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1岁。主诉下前牙龈肿痛半年。十多年前下前牙受外伤后牙龈出现瘘管 ,一直未曾治疗。半年前开始出现下前牙龈肿胀 ,疼痛伴牙齿松动。服消炎药未见好转 ,到当地医院拔除下前牙 ,但拔牙创面不愈合 ,后经消炎治疗基本愈合 ,但局部肿胀不消 ,并出现隐痛来我院治疗。家族健康。检查 :面部外形对称 ,颏部正中略向唇侧膨隆 ,开口正常。口内 3┼ 3龈颊沟低平…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6岁,因牙列不齐要求矫正.临床检查:恒牙,左上侧切牙先天缺失,左上尖牙为乳牙滞留且松动Ⅰ°,头颅正侧位片均显示左上尖牙埋伏阻生:牙冠向近中,牙根向远中横斜向位阻生.右上侧切牙唇倾,上中切牙内倾,咬及下前牙唇侧根部,使下前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且下颌牙列拥挤.诊断为:左上尖牙埋伏阻生 深覆 牙列拥挤(图1).  相似文献   

13.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1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3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117例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26例采用经典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137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6例失败.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牙合)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庄最新 《广东医学》1999,20(2):135-136
目的 探讨上前牙前突的美容治疗方法。方法 对22例上前牙前突患者用金属烤瓷冠(简称金瓷冠)改轴法进行治疗。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其覆盖治疗后明显减少(P〈0.01)。此方法不需拔牙,治疗时间和覆盖减少对照组少(P〈0.01),治疗后牙冠外形美观,色泽自然。结论 对不希望作正畸治疗的患者,此方法是上前牙前突有效的美容治疗方法,缩短了时间,方便了病人。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60-3060
1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右上前牙区肿痛3 d就诊。患者诉右上前牙5年前有打篮球碰伤史,近1周来右上前牙进食痛,持续跳痛加重3 d。检查:12根尖瘘管形成,牙体变色(暗),叩痛剧烈,牙齿松动Ⅰ度,牙体无缺损。摄根尖X线片示:12根尖阴影,无根折影。处理:常规开髓备根发现患牙唇腭侧双根管,双根管根尖无融合,各为独立。系统根管治疗,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名上颌正常或稍后缩伴下颌轻度前突或下颌正常的3~5.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采用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并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d~3个月内完成矫治过程。结论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同时作用于上下颌,在唇倾上前牙的同时纠正下颌的前伸,改善了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和侧面貌,矫治彻底,不易复发,是一种疗效彻底、适应症广、配戴舒适的乳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儿童前牙反He是临床上常见的错拾畸形。反He畸形的早期矫治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活动矫治器由于要依赖儿童的良好配合而不易取得满意效果;固定矫治器制作复杂,费用高,且不适用于乳牙期及替牙早期,有时会因延误治疗而加重畸形。本人采用上前牙光固化树脂斜面导板早期矫治儿童前牙反He,显示这种矫治方法有一定的独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种植体规格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的影响。  方法  选取43例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患者实施上颌前牙区种植手术,共植入植体55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种植体植入后1周、植入后6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的锥形束CT (CBCT)资料,计算患者在各个时期(植入后6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植入后18个月)唇侧骨板高度的吸收量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种植手术时机、种植手术类型、种植手术方式对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量无明显影响;在植入后18个月时,种植体直径对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量有影响(P < 0.05);在植入后6个月和植入后18个月时,种植体骨内的位置对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量有影响(P < 0.05)。  结论  使用更大直径的种植体,将种植体与基台连接平面放置在牙槽骨上缘有利于减少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牵引上颌矫治器及"2×4"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方法:使用头影测量方法分析两种疗法的作用特点.结果:前牵引上颌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2×4"技术主要改变前牙唇倾度.结论:前牵引上颌矫治器适用于早期前牙骨性反(牙合)的矫治,而"2×4"技术适合治疗牙性反(牙合).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年龄18岁,主诉牙齿不齐,嘴突,要求矫治。患者父亲牙齿前突。正面型对称,闭口时颏肌紧张,颏餍窝明显;侧貌突面型,下颌角钝,无颏唇沟。鼻唇角正常。口内检查显示为恒牙列,磨牙关系中性,右侧尖牙近中关系,左侧尖牙中性关系,前牙Ⅰ度深覆合,Ⅰ度深覆盖(5 mm),上牙列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