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祖国医学认为,瘀血的形成可使正常的血液不能进行流畅,使器官失去濡养,出现经脉瘀塞不通产生疼痛.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操作的创伤,如多次穿刺失败、手法按摩过重等均会造成患者的局部淤血、疼痛,反之在淤血的同时又会给护理操作带来一定的难题.笔者通过探讨配置红花酊的最佳乙醇浓度及最佳红花剂量用于临床,通过实验及临床效疗的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以羟基黄色素的提取率为考核指标,考查最佳乙醇浓度;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红花配制红花酊外用活血化瘀的疗效.结果:60%乙醇浓度为配制红花酊最佳浓度;250g红花加入60%2500ml乙醇溶液配制的红花酊活血化瘀效果良好.结论:配制红花酊的最佳工艺为250g红花在60%2500ml乙醇中浸渍7d,该浓度的红花酊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观察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变化,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免疫能力的影响;观察小白鼠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血压的影响;观察小白鼠的入睡例数、入睡比例以及入睡时间,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中枢镇静作用的影响。结果:红花注射液组显著升高小白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的免疫效果不明显;红花注射液组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均显著降低小白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降压效果更加明显;红花注射液注射液显著促进小白鼠睡眠,入睡比例和入睡时间均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镇静效果不明显。结论:红花注射液组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较强的降血压作用、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仅有较强的降血压作用,降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金鸣  吴伟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3):167-169
 目的观察硅胶吸附法制得的红花总黄色素体外对氚标记血小板激活因子(3HPAF)血小板受体结合的影响,试图证明该药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拮抗剂。方法以洗涤的家兔血小板(WRP),血小板膜(PM)及血小板膜蛋白(PMP)为受体制剂,配体为3HPAF进行受体结合实验,观察红花总黄色素对3HPAF受体结合的抑制作用。结果3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WRP受体结合实验,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3种浓 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PM受体结合实验,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两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PMP受体结合实验,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红花总黄色素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红花黄色素(SY)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含量.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sY样品含量的回归方程:A=13.326C+0.000 8,在0.015 98~0.047 95m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SYA样品含量的回归方程:A=3.16×106-2.42×104,在0.066 89~0.735 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红花黄色素缓释骨架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花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抗肿瘤复方中,近来研究发现红花抑癌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及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accharides,SPS),研究主要集中于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方面,并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或是通过抑制荷瘤鼠及裸鼠体内肿瘤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红花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及红花有效成分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注射用红花黄色素(SY)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2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注射用SY组(90 mg/kg)、HSYA小、大剂量组(20mg/kg,40mg/kg).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模型,经腹腔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注射用SY和HSYA.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记录并分析心电图ST段的改变、检测血清CK-MB、cTnT、SOD、MDA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SY和HSYA大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分别为(0.087±0.022)mv、(0.091±0.014)mv],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20.13±9.17)%、(18.36±9.38)%],降低血清CK-MB[分别为(1460.70±219.73)U/L、(1472.72±185.61)U/L],cTnT[分别为(2.345±0.883)ng/ml、(2.358±0.843)ng/ml],MDA[分别为(5.71±0.67)mmol/ml、(5.76±0.84)mmol/ml]的含量,升高血清SOD[分别为(58.27±7.99)U/ml、(56.49±5.19)U/ml]活性.结论 注射用SY和HSYA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均具有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of protective effect between intravenous infusion injection of safflor yellow and hydroxyl safflor yellow A o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in rats. Methods Qualified 60 mal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at random (12 in each group):Blank control group, AMI model (treated with normal saline) group, intravenous infusion injection of safflor yellow (90 mg/kg) group, HSYA low dosage (20 mg/kg) group and high dosage (40 mg/kg) group. The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in rats was induced by ligating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in Wistar rats and administered different dosage of safflor yellow and hydroxyl safflor yellow A wit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gree (MID) was calculated by detec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 with nitroblue tetrazolium(NBT) assay. The changes of ST-elevation, CK-MB, cTnT, SOD activities and MDA content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afflor yellow and HSYA low dosage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T-elevation [difference is (0.087?.022)mv,(0.091?.014)mv],MID[difference is (20.13?.17)%,(18.36+9.38)%], CK-MB [difference is (1460.70+219.73)U/L, (1472.72?85.61)U/L], cTnT[difference is (2.345?.883)ng/ml, (2.358?.843)ng/ml], and MDA [difference is(5.71 ?.67) mmol/ml, (5.76?.84)mmol/ml] contents in serum, increased SOD[difference is(58.27?.99)U/ml,(56.49+5.19)U/ml]activities in serum.Conclusion It showed that intra venous injection of safflor yellow and hydroxyl safflor yellow A had the same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in rats. Hydroxyl safflor yellow A is an important portion of safflor yellow.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五虎散中红花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5μm,250 mm×4.60 m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402 nm。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6 5~0.452μg(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15%,RSD为4.51%。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红花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1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chamus tinctorius.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是从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冠、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学功效,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现就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病例均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治疗期间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药物。结果:红花黄色素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冠心病均有治疗作用,各型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各证型的疗效略有不同,对心血瘀阻型效果最明显。结论:红花黄色素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红花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子超  罗干明 《中药材》1998,21(9):441-444
采用薄层色谱法,在七厘散等21种国标传统汉方所含137种药材范围内,寻找出红花的特征鉴别成分,并成功应用于七厘散等九种成方制剂中红花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2.
红花药材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腺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对和指纹图谱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进行研究: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 ℃,参比电极ISAAC(insitu Ag/AgCl),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检测电位+800 mV。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分析红花中腺苷的含量: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水乙腈(95∶5),流速10 mL·min-1,柱温40 ℃,检测波长260 n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红色素的吸光度。结果:以21个共有峰为指标,建立了红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出7个色谱峰。32个红花样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分数为035%~358%;腺苷的质量分数为003‰~04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红花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红花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14批红花,制备红花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和溶液pH等参数,评价工艺的稳定性;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确红花标准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标准汤剂出膏率32.6%,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转移率61.2%,pH 4.1;标准汤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平均质量浓度3.6 g·L~(-1),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结论:建立了系统评价红花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所有源于红花水煎液的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所得红花标准汤剂的指标成分转移率高、质量均一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红花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晓英  张立新  张良  周世玉 《中成药》2002,24(5):325-327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红花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波长为360nm。结果:共有9个色谱峰(RSD≤3,n=10)。结论:方法可靠,简便,为提高红花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归-红花药物组合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当归-红花药物组合的物质基础与效应的相关性,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中医方剂数据库归纳分析当归-红花配伍比例,并以此设计方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配比当归-红花共煎液与单味药材煎液中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香豆酸量的变化。采用凝血时间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药效指标评价当归-红花配伍的药理效应。结果获得应用频率前10位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HPLC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配伍红花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与同等生药量的单味药相比,当归配伍红花能延长凝血时间,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论当归配伍红花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材中芳香酸类成分的溶出,这与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红花药材重金属残留状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50个批次红花中重金属的含量,评价分析其重金属残留情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红花中铅(Pb)、镉(Cd)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红花中砷(As)、汞(Hg)的含量。结果:50批红花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总超标率为22%,铅(Pb)、镉(Cd)、汞(Hg)的超标率分别为4%、12%、14%;从产地分析,安徽地区超标数较多;不合格红花重金属超标率达到60%。结论:本次红花重金属检测发现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对红花中有害元素的检测和控制,提高红花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红花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选用提供参考。经考证发现,从古至今所用红花主流基原均为菊科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以新采质量为佳。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均记载红花出自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及西北大部分地区。目前,红花的主产区在新疆及云南,而从其耐旱等生物学特性来看,新疆是红花的适宜产区。经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红花的主流炮制方法是以酒为辅料,与酒同煮或以酒处理后进行干燥。建议“桃红四物汤”中红花炮制方法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炙法”,“身痛逐瘀汤”可依原方义选用加工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 ( Carthamus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 ,味辛 ,味温。具有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使用制剂有红花注射液、复方莪红注射液、红花当归酊剂及红花油等[1] 。其主要成分为二氢黄酮衍生物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红花苷系黄色素 ,在花瓣中酶的催化下可氧化成红色素即红花醌苷 [2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来检查黄色素及红色素。笔者对在本地使用的红花 1 6批进行黄色素、红色素检查 ,同时测水分 ,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及水分不合格率较高。并将水分与黄色素吸收度作相关性检验 ,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红花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峰形好,分离度符合要求,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186032.64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0.72%。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红花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加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基于智能感官技术对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的“形色气味”进行研究,探讨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客观化评价中药安慰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别采集各样品的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机器视觉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均能够对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和其治疗药物进行很好的判别。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智能感官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安慰剂性状评价的客观化,且避免了人工评分所导致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