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睑下垂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导致上睑提肌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而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上提,其中先天性者常见。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在5mm以上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肯定。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完全丧失的重度上睑下垂者,临床上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不一。我科采用自体大腿阔筋膜悬吊术矫正儿童重度上睑下垂16例(23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统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手术,原则上是缩短提上睑肌和各种悬吊法使上睑主动或被动上提而使眼裂扩大。本文作者发现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上睑提肌除近睑板处薄弱外,尚有大部分肌纤维附着于眶膈后壁,若将这部分肌纤维松解游离后,下垂症状可瞬间得到改善。作者用此法手术14例,随访11例,获得满意效果。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麻下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度上睑下垂,过去多主张采用额悬吊术,认为重度上睑下垂不适于作提上睑肌缩短术。近来有检采用提上睑肌缩短要治疗成人重度上睑下垂获得较好疗效。为了解提上睑肌缩短术在全麻下的缩短量及疗效,本文对27例32只眼在全麻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重度上睑下垂患儿作了总缩短量与疗效的关系。全部手术采用经皮肤、结膜内牙切口联合手术方式。结果表明,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以采用提上睑客厅主治疗,肌力小于4mm者,全麻下平  相似文献   

4.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度和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包括2例上睑下垂术后欠矫和复发患者),采用联合睑板切除的上睑提肌缩短术.术中睑板切除量根据睑板的宽度设计,上睑提肌切除量=(上提量-睑板切除宽度)× (4~5) mm.并分离睑结膜和上睑提肌,切除一定量的睑结膜以防止结膜脱垂,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0例除3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上提效果,上睑缘弧度自然,无严重并发症,仅少数患者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结论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及上睑下垂术后欠矫的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在功能和外形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提上睑下肌缩短术联合Whintall韧带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结果 共治疗400例,568例只眼,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Whitnall韧带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方法简单,解剖清楚,保留并加强了提上睑肌的作用,效果确切可靠,合平生理及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44例49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共24例26眼,额肌瓣悬吊术20例23眼,术后对上睑缘位置、上睑的弧度形态、眼睑闭合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据此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行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后上睑下垂矫正较满意,术后形态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额肌瓣悬吊术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符合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现察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量度先天性上睑下垂62例87眼.结果:本组病例中,完全矫正65眼(74.7%),基本矫正18眼(20.7%),复发4眼(4.6%).无过矫病例.结论: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上睑肌缩短法在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上睑下垂的矫正是整形外科中常见的手术。患者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睑缘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容貌。临床中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上睑下垂.通过对上睑下垂的程度和提上睑肌的肌力测定,又可分为轻、中、重度。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对30例轻、中度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法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如何提高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7例(182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皮肤-睑结膜入路提上睑肌缩短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共治147例182眼。其中126例经3月~11年随访,术后满意101例,基本满意19例,矫治不足4例,过矫2例。结论:综合相关因素确定提上睑肌缩短量,术中注意提上睑肌瓣的解剖和处理,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在功能和外形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洪珍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191-2192
目的:分析提上睑肌缩短及前徙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18例(22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及前徙术,对术后效果及并发症随访观察1年。结果:2眼欠矫,术后3天再次手术调整后疗效满意;22眼均睑缘弧度自然,睫毛位置正常,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其它并发症。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 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肌力在4 mm以下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71例86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宽度,上睑的弧度及重睑形态结果:本组患者71例( 86眼)中治愈81只眼,占94.19%;欠矫4只眼,占4.65%;过矫1只眼,占1.16%;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寻求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44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采用经皮肤睑结膜入路提上睑肌缩短术。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了预防的方法。结果 眼睑高度基本正常 ,上睑皱襞弧度自然 ,并发症少。结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可适用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 ,其效果优于额肌筋膜瓣的手术方法 ,能达到既矫正畸形又改善外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睑下垂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上睑下垂的两种主要术式。现将我院 1 990~ 1 998年 85例手术病例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本组 85例 ,男 51例 ,女性 34例 ,年龄 2~ 60岁 ,平均 1 9岁。先天性上睑下垂 77例 ,外伤性上睑下垂 3例 ,小睑裂综合征 4例 ,机械性上睑下垂 1例。按提上睑肌肌力的测定[1 ] ,轻度下垂 6例 ,中度下垂 31例 ,重度下垂 48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 63例 ,额肌瓣悬吊术 2 2例。二、结果两种术式的并发症见表 1。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及手术失败主要发生在提上睑肌缩短术组 ;重睑皱褶不全在额肌瓣悬…  相似文献   

14.
提上睑肌腱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畸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改良的提上睑肌腱膜瓣联合额肌悬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8月~2008年3月,笔者采用该方法矫治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0例,年龄6~27岁,单侧8例,双侧12例。手术形成蒂在睑板上缘的的提上睑肌腱膜瓣,并与额肌建立连接,模拟提上睑肌上提眼睑的功能。结果:本组患者20名,术后随访6个月,15例矫正效果良好,4例好转,1例无效,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术后2-3月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与单纯的额肌悬吊不同,该术式形成的上提眼睑系统更符合生理结构,并且具备动态矫正效果,手术后外形满意、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寻求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44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采用经皮肤睑结膜入路提上睑肌缩短术.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了预防的方法.结果眼睑高度基本正常,上睑皱襞弧度自然,并发症少.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可适用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其效果优于额肌筋膜瓣的手术方法,能达到既矫正畸形又改善外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度上睑下垂,过去多主张采用额肌悬吊术,认为重度上睑下垂不适于作提上睑肌缩短术。近来有人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成人重度上睑下垂获得较好疗效。为了解提上睑肌缩短术在全麻下的缩短量及疗效,本文对27例32只眼在全麻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重度上睑下垂患儿作了总结,分析了缩短量与疗效的关系。全部手术采用经皮肤、结膜内外切口联合手术方式。结果表明,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以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小于4mm者,全麻下平均缩短提上睑肌25mm(24~28mm),90%获得满意疗效;缩短量为21~23mm时,57%欠矫,43%满意;缩短量小于21mm,7只眼全部欠矫(100%)。本文还讨论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上睑提肌内限制韧带松解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在睑板上缘附近的上睑提肌内,有跨于内外眦角之间数条横向纤维束带即限制韧带,我们探讨其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意义。方法 将此韧带松解,可基本矫正大部分经度上睑下垂病例。若为轻,中度上睑下垂,且韧带松解后上睑仍有部分下垂,还需进行睑提肌腱膜折叠术。重度上睑下垂韧带松解后,还需进行眉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结果 本组27例随访3个月~1年,27例40只眼中38只眼轻、中、重度上睑下垂均矫正满意,2只眼良好,未见睑下垂复发。结论 松解上睑提肌内限制韧带,有助于恢复上睑提肌睑功能,易于矫正睑下垂且手术创伤小,形态自然,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熊全臣  杨建刚  权彦龙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95-697,i005
目的:探讨全麻下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组均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前后路联合,以前路为主。结果: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基本对称。无提眉现象,视轴全暴露,闭眼时角膜不暴露,单眼手术的病例,睑裂开大时与对侧眼基本一致。结论:学龄前儿童同样可以在全麻下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方法来矫正上睑下垂。建议应测量通过瞳孔中央垂直线上下睑缘间的距离,相差≤1~2mm或双睑裂≥6mm为成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悬吊术.对20例(25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结果:前一种方法术后早期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尚可,但欠自然,闭睑不全明显,持久性欠佳.后一种方法术后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良好,美观自然,持久性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协同开睑术矫治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以往手术单肌负荷过大,提肌力<5mm者提肌手术出现矫正不足和额肌手术后有明显兔眼及上睑迟滞等现象,并使术后开睑功能更接近生理。改变以往治疗中单一利用额肌或提上睑肌矫治的方法,采用提上睑肌折叠瓣—额肌协同开睑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本组38例53只眼重度上睑下垂,经提上睑肌折叠瓣额肌吻合术矫治,疗效满意。协同开睑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比单一提上睑肌或额肌手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