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女性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特征。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状况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冲动行为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美国精神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会谈量表分别测试44例女性自杀未遂者和18例男性自杀未遂者。结果:女性多采取服药、服毒等较温和方式自杀,女性冲动性自杀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女性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承受力远远低于男性(P〈0.05)。结论:对女性大学生自杀行为应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自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女性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25份病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率占同期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2.11%,发生年龄多为20-40岁,平均年龄32.42±7.2岁,自杀行为多发生于偏执型,与幻觉、妄想、冲动行为及抑郁等症状有关。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未遂在年龄、病型、病期、自杀方式等临床表现方面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自杀未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1例自杀未遂者,采用自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自杀意图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进行测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以101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 自杀诱因主要为人际冲突(72.3%),自杀手段主要是过量服药(48.5%)和服有机磷农药(31.7%)。42.8%的自杀未遂者有既往自杀未遂史,重复自杀者冲动性较高(P<0.01),冲动性高和低年龄者自杀意图较低(P<0.01)。自杀未遂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较少(P<0.01),77.2%的自杀未遂者患精神障碍且以抑郁障碍最多。结论 对自杀未遂者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和精神科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自杀未遂者,采用自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自杀意图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进行测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以101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自杀诱因主要为人际冲突(72.3%),自杀手段主要是过量服药(48.5%)和服有机磷农药(31.7%).42.8%的自杀未遂者有既往自杀未遂史,重复自杀者冲动性较高(P<0.01),冲动性高和低年龄者自杀意图较低(P<0.01).自杀未遂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较少(P<0.01),77.2%的自杀未遂者患精神障碍且以抑郁障碍最多.结论对自杀未遂者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和精神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7.
杜桂丽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0(2):102-104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提出预测性指标。方法对137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临床分型、临床主要症状的调查,并按有无自杀观念、自杀行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用χ2检验、多元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9.20%,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杀行为的发生主要与性别、妄想、早醒、运动迟滞、绝望感有关,自杀观念、自杀行为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主要影响因素有绝望感、迟滞、妄想、早醒。结论自杀观念不能作为预测自杀行为的指标,而临床主要症状可以作为预测抑郁症自杀行为的指标,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9例自杀未遂者的健康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常模偏高,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缺乏,既往自杀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经济状况差,无固定职业、离婚、性格内向,精神疾病及自杀家族史阳性对其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自杀未遂是指已经采取自杀行为,但由于方法不当或救治及时,未造成死亡的一种行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此类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心理危机,使其重新适应社会,防止再次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云南省基诺山基诺族近10年内(1999年至2009年)的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基诺山44个基诺族自然村共10 610人采取线索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其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者的人口学资料.结果 基诺山基诺族近10年的年平均自杀死亡的发生率为30.16/10万,年平均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4.71/10万.结论 基诺族的自杀死亡率高于全国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平均水平.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cent decade (1999 to 2009) incidence of committed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of the Jinuo nationality in Jinuo Mountain and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 Methods 10 610 subjects at 44 Jinuo villagers committe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door-to-door inquiry under the help of clues and collected the data of larithmics and medical history. Results 32 committed suicide patients were found in total, and the average incidence rate per year in the recent decade was 30. 16/100 000. 5 attempted suicide patients were found and the average incidence rate per year in the recent decade was 4.71/100 000. Conclusion The Jinuo committed suicide incidence rate is higher than nationwide level. The attempted suicide incidence rate is lower than nationwide leve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6例首发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2年随访资料,分析其疗效、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等.结果 失访率35.71%,随访患者中63.89%恢复原来的工作或学业,77.78%服药完全依从.疗效指数为3.0±1.2,疗效指数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结论 提高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gnosis of first-episode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attempted suicide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attempted suicide were evaluated by curative effect,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social function after 2 years follow-up. Results The missing ratio was 35.71%,63.89% of patients with follow-up recovered the job or got back to school, 77.78% were in completely compliance with the doctor's advice. EI was 3.0±1.2, the score of EI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medication compliance. Conclusions High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attempted suicide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山东省6个县及县级市收集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2011年3月31日的病例409例,采用相关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访谈。结果 成功获得386例病例的自杀态度资料。自杀知识3个问题知晓率分别为24.7%、59.6%和52.6%,家庭经济和精神疾病影响自杀知识的知晓率(P<0.05);14.5%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肯定、认可、理解或宽容的态度,51.6%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33.9%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反对、否定、排斥或歧视的态度,患精神疾病的病例倾向于肯定、认可的态度(P<0.05);81.3%的病例同意自杀行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但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例倾向于否定自杀的社会重要性。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程度自杀意图的病例对于自杀的态度有所不同。结论 不同特征的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不同,干预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方法 623例双相障碍患者中筛选出68例初诊为"单相抑郁"而单用抗抑郁剂治疗的双相抑郁患者,根据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服药前后的自杀风险以及服药过程中出现的激活症状等进行评估,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对患者的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的自杀风险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7例(10.3%)在抗抑郁剂治疗过程出现自杀意念,4例(5.9%)出现自杀未遂,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的出现时间在抗抑郁剂治疗后2~63d,平均(17.45±5.90)d.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与服药前的自杀风险(P=0.012,OR=2.073)、是否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P=0.043,OR=0.236)有关,而与临床亚型、性别、年龄、症状特点、抗抑郁剂的种类以及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激活症状无关(P>0.05).结论 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与服药前的自杀风险呈正相关,而与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FVNTR)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患者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HTTVNTR的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自杀未遂组第二内含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10/10:5 VS 7;基因型10/12:29 VS 31;基因型12/12:37 VS 42;等位基因10:39 VS 45;等位基因12:103 VS 115)差异无显著性(X^2=0.181,P=0.914;X^2=0.016,P=0.898)。结论汉族人群中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联.方法 收集来自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以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在86个核心家系的258个家系成员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基因型10/10、10/12、12/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13,32,41和21,89,62和等位基因频率10,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58,144和131,213均在自杀未遂患者组和父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4.892,P =0.0867;χ2=0.939,P =0.332).未发现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关联(χ2=2.77,P >0.05),多等位基因TDT 统计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χ2=1.90,P >0.05).5-HTTVNTR位点仅扩增出12 和10 拷贝两种形式的等位基因片段.结论 汉族人群中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杳自杀未遂患者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分析精神障碍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按市内不同地区分布抽取沈阳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239例15周岁以上的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调查员在自杀未遂患者经抢救病情好转后用自伤者一般情况表、自伤情况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和<美国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进行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者自伤当时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为69.46%,其中心境障碍患病率最高(48.12%);有精神障碍者中仅7.23%看过心理或精神科,并接受药物治疗.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冲动性自杀少,伤害发牛后自救率低,自伤目的 以解脱痛苦、减轻他人负担为主.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的各项抑郁症状及抑郁程度比无精神障碍者更严重(均P<0.05).结论 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自杀前就诊率低;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以非冲动性自杀为主,伤害发生后自救率低,目的 以解脱痛苦、减轻他人负担为主;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人群自杀与精神障碍中的抑郁成分最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