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了有关相火的实质,相火与君火、命门之火、少火壮火、龙雷之火、阴火等的关系,相火理论的认识根源和哲学根源,相火理论与熵值理论的结合等问题。认为研究相火学说时,关键在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各家学说,并不应当忽略对其认识根源和哲学根源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相火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火”一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论述其义者,代不乏人,但在对相火一些概念的解说上,中医各家学说历来聚讼纷纭,见仁见智,各执一端。现就有关相火部位、相火邪火之争、相火动静及相火证治的诸家之说,结合个人管见,略加评析如下,以益于各家学说教学中对相火概念的理解。贻误在所难免,祈望高明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3.
元代医家朱丹溪融汇诸家之长并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创立了滋阴学派,在临证时倡导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以丹溪学说为着眼点,论述其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在女子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中的体现及在临证治疗中的运用。女性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以体内精血亏虚为发病之本,以相火妄动、心肾失交为病证之标。在治疗方面,以滋阴降火、补益精血为治疗原则,使离散之相火归其位,临证可用大补阴丸滋肾益阴,并根据五脏六腑相火亢妄随证加减;同时交通心肾,使一身之水升火降,阴阳协调,则君圣臣贤,脏腑调畅。在养生方面,丹溪强调修心养性,克制妄念,使相火不妄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谷菽菜果,少食厚味滋腻。丹溪学说对于女性绝经前后诸证的临证治疗和养生调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为后世医家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相火的来源及其含义、相火学说的创立、相火学说的形成及发展、相火学说的发挥等方面论述了相火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了朱丹溪的相火理论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故应推广应用之。  相似文献   

5.
君火专指心阳,相火为除心之外其他各脏之阳。心火炽盛之"壮火",宜苦寒直折其势;阴虚阳亢之相火,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饮食劳倦思虑伤及心脾之"阴火",治当温补中气。若临床见诸般火证伴随中土虚弱之象,应视病情采用温补中土而敛相火之法。君火相火理论为后世"心肾相交"理论和肝肾同源理论的基础,"君相互感"学说从生命的高层次上揭示了人体心和身的整体调控模式。君火与相火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人的情欲活动。  相似文献   

6.
话引火归原     
现在一般谈到“引火归原”之义,即认为是用热药治浮游之火上炎之病。用药多为桂、附,温下焦之阳,更有者把吴茱萸敷脚心治口舌生疮之法照搬过来,幻想作为内服亦能有效,实不知这样以来,如火上加油,势必使病情加重,害人非浅。溯本求源,是不明人身水火阴阳之理之故。 人身之火有二:一曰君火,一曰相火。经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心为君火,为神明之主,肾为相火,为发生之根。又肾为水火之脏,不但内有相火,还有真水,故在正常情况之下,相火蒸腾真阴上济于心,心得真阴滋养而不亢盛,故能“明”;心火因此也能下交于肾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阴火刍探     
阴火理论源于李东垣,但对于阴火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定论.关于阴火学说的起源,有阴虚内热说和壮火散气说两种.关于阴火学说的内涵,有阴火即心火说、阴火即肾火说、阴火即脾胃火说、阴火即脉中伏火说、阴火即三焦火说、阴火即相火说几种观点.心火,有心阴虚火旺、离位之心火、代君之火之分;肾火,有肾阴虚火旺、肾中真阳外越、肾气郁火之分;...  相似文献   

8.
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论及“阴火”、“相火”、“包络之火”、“与元气不两立”等,后世对此多有争议。本文拟就此采摘现代各家之言,结合温习《内经》、《难经》等古典著作,谈谈个人浅见,求正于同道。 心火、阴火、相火、下焦包络之火浅析 对于李氏所论阴火、相火等概念,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加以阐释和发挥。倪康兴提出李氏的“相火,下焦包络之火”中的“下焦”,当为“上焦”之误。万友生说:李氏“阴火是指心火而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编《<脾胃论>注释》则说:  相似文献   

9.
相火论为古今医者所熟知和推崇,然对其之认识则观点不一,或言肾火,或言同寄肝肾,或言命门,或言藏肝。从象数学说关于"玄武""螣蛇"的论述中得到启发,并结合诸多文献及临床认识,认为传统的肾之象实为"螣武(螣蛇蟠绕玄武之象)",而其中螣蛇为相火,玄武为肾水,并借此为切入点,得出"相火源肾,用之肝肾"的观点,进而以兹重析中医学肝肾同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阳虚阴火论与肝阳上亢等学说,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医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0.
孙一奎的命门三焦说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一奎治学,反对“徒以方书为捷径”而重视理论研究,他不仅沉酣《内》、《难》,精各家医著,加以融会贯通。而且主张读古人书,须研究其立言之意,进行全面分析,故学验俱丰,名噪当时。特别是他对命门、三焦的论述,颇有见地,以命门为两肾间动气,三焦为元气之气之别使,动气为生生不息之根,相火有裨助生生不息之功。不仅阐发了《难经》之旨,且能自出机杼,并与临床辨证论治相结合,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完素在深入研究发掘运气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火热理论,并重用寒凉药以治火热病证,倡导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攻下养阴及养肾水、泻心火等治疗方法,拓展了中医治疗温热病的思路。同时,刘氏还着力阐发《内经》亢害承制理论,发展了五行学说,以内风和相火论中风,提出"阳火"命题,倡言"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初步建立了相火理论的轮廓。为中医的理论建设和临床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完素在深入研究发掘运气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火热理论,并重用寒凉药以治火热病证,倡导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攻下养阴及养肾水、泻心火等治疗方法,拓展了中医治疗温热病的思路。同时,刘氏还着力阐发《内经》亢害承制理论,发展了五行学说,以内风和相火论中风,提出"阳火"命题,倡言"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初步建立了相火理论的轮廓。为中医的理论建设和临床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梳理,探寻肾阴虚心火旺证作为心肾不交证的理论渊源。受道家内丹术心肾交合之论的影响,中医理论一度赋予心肾人体之阴阳的秉性,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主导着人体健康的生命活动;其后,火热论把心肾失济定义为阴虚火旺证——心肾不交证之前身;相火论引起后世医家在肾命学说基础上对心火与相火的区分,从而将心肾不交证进一步具体化为肾阴虚心火旺证。  相似文献   

14.
黄元御在脏腑气机升降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胆之“甲木下降”与全身脏腑气机升降有密切的关系。胆为甲木,化气相火,一气周流,肺、肾、心、肝乃至胃家和膀胱等,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无不与胆之甲木下降、相火潜藏有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甲木不降,克胃土,则胃气上逆,胆之相火扰心火则心君躁烦,甲木、相火逆升刑肺而致咳嗽和鼻渊,相火不藏于肾导致源泉失温、生气绝根,胆气不降易致肝木不升、郁结生风。因此在治疗上,降甲木、潜相火,乃是针对气机逆乱而从胆论治的治疗大法。探讨甲木下降的理论,可以补充丰富脏腑升降制克理论,对《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提出新的诠释,并为临床提供较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相火论     
《内经》对“相火”并未阐述 ,高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在论“肝阴不足”、“肾阴亏虚”时仅提出“相火上亢”、“相火亢盛”、“相火妄动”等名词 ,也未对其做阐释。查《简明中医词典》“相火”条释为“与君火相对而言 ,二火相互配合 ,以温养脏腑 ,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相火的根源发自命门 ,而寄于肝胆、三焦等脏腑内”。“相火”一词在祖国医学中被引用于作为人体生理病理的说理工具 ,首见于宋金时代医家刘完素 ,刘在《病机论》中引“《仙经》曰 :心为君火 ,肾为相火”。谓 :“七节之傍 ,中有小心 ,是言命门相火”。并对“命门相…  相似文献   

16.
中医各家学说以中医学术流派为经 ,以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成就及临床经验 ,用药特色 ,治学特点与方法 ,医家之间学术思想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核心 ,以中医主要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为学习要点。由于内容较多 ,涉及范围广 ,知识面较宽 ,学习难度较大 ;因此谈谈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 ,以冀对初学者有所裨益。1 掌握中医基本理论 ,博览百家学说中医基本理论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对于掌握中医各种学说如脾胃学说、归经学说、经络学说、肾命学说、痰饮学说、病机理论等具有重…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是致死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机体健康。目前采用的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仍然无法改变其复发率高、生存率低的严峻现象。王秀霞教授经过多年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实践,立足于“相火以位”理论,认为相火固守坎位,是人体生长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离位的相火,变为阴火、妄火,成为异位的能量源。故将卵巢癌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相火失位、元阳不足、阴火附着、癌毒凝聚,并提出以引火归元、攻痰逐瘀为主的治疗大法,自拟理冲生髓饮。同时重视后天之本,强调身心同治,突出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概括为三点,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以及气血痰郁四伤学说[1]。朱丹溪认为,“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相火妄动则“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斯军民[2]根据《格致余论》总结维护相火的方法主要有保养胃气、平衡气血、收心养心。“人之阴气,根据胃为养。”朱氏认为脾胃吸收水谷精微,可以涵养肝肾之阴,因此当健脾和胃。  相似文献   

19.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代孟河名医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费伯雄的医学著作,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费氏"命肾学说"学术思想。[结果]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在命肾与其余脏腑的关系上,费氏认为命肾与心,则君相之火相通;与肺,则根气归肾;与脾,则命火温煦脾土;与肝,则肝肾同源。临床实践中费氏主张阴阳调和,次则取阳;两肾实火可泻,阴火归海;处方用药上贵用参芪地冬,慎用升柴知柏。[结论]费伯雄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总结其命肾学说,其学术思想是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一部分,开启了后世孟河医家对命肾理论的研究。孟河医派传承有序,推陈出新,由命肾理论研究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