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直肠肌鞘内拖出术治疗结肠息肉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89~1995年以来,用直肠肌鞘内拖出术治疗结肠息肉病22例。其中施行全结肠切除、直肠部分切除、回肠直肠肌鞘内拖出、回肠肛管吻合术20例;乙状结肠切除、直肠部分切除、结肠直肠肌鞘内拖出、结肠肛管吻合术2例。远期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Swenson和Bill在 194 8年首先报道了经肛门拖出术治疗本病。196 4年 ,Soave报道了直肠内拖出术 ,后来Boley对此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 ,成为现在临床常用的Soave术 ,但仍存在某些情况下直肠粘膜剥离困难 ,保留过多肌套可能会出现某些机能障碍。1992年以来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手术方法 ,缩短了保留的肌套 ,同时也减少了术中出血 ,缩短了手术时间 ,并取得了初步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2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4 6例 ,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 7d~ 8岁 ,其中小于 1个月的17例 ,4岁以上的 4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中高位肛门闭锁Pena术后不同时期的肛门功能.方法:36例中高位肛门闭锁Pena术后患儿,其中男30例,女6例,伴尿道(阴道)瘘者16例,无瘘者22例.分为五个时期进行肛门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平均临床评分、客观评分和综合评分分别为2.58±1.23、2.94±1.10、3.33±1.50、3.22±0.94、2.89±0.87,3.08±1.03、3.39±1.26、3.58±1.77、3.56±1.31、3.78±1.52和2.86±1.50、3.16±1.34、3.46±1.23、3.39±1.20、3.33±1.27.其中Pi≤0.05(i=1~5).Pena术后患儿肛门临床评分以第三年为中心呈近似正态分布,前三年肛门功能评份呈逐渐上升趋势,三年后临床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肛门功能客观评分呈一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对不同时期肛门功能评分的分析,选择中高位肛门闲锁患儿Pena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成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65例LATEP。术前行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LATEP应用3个trocar;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腹腔镜辅助彻底游离巨结肠,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彻底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临床问卷式调查随访患儿肛门功能评分、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7 d吻合口感染1例。165例随访10个月~9年,(60.2±2.0)月,其中〈1年1例,1~3年15例,〉3~5年50例,〉5年99例。采用李正等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定: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59.4%(98/165)、92.1%(151/164)和97.3%(145/149)。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静息压力依次为(20.2±6.4)、(23.8±10.4)、(26.8±9.0)mm Hg,与同年龄组20例儿童志愿者肛门静息压力(27.9±9.6)mm 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4.781,P=0.000),术后1、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1.677,P=0.095;t=0.509,P=0.611)。术后1年146例(89.0%)患儿钡剂结肠造影示结肠扩张和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LATEP是一种安全、有效、更为全面的治疗HD手术方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
经肛门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采用Soave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 ,近来我们采用不开腹 ,经肛门一期根治术治疗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1 材料与方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2 6天~ 4岁。以病史、体征、肛诊和钡灌肛等初步诊断 ,选择其降结肠无明显扩张的病儿 ,常规消毒腹部及会阴皮肤 ,插尿管。肛门扩张后 ,缝 4针牵引线。在齿状线上 4cm处直肠后壁取全层活检进一步确诊。齿状线以上粘膜下注入肾上腺素盐水 ,以利于止血和剥离。在齿线上 0 2cm处环行切开直肠粘膜 ,剥离直肠粘膜 6~ 8cm ,见直肠肌层随粘膜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高位肛门闭锁Pen(?)术后不同时期的肛门功能。方法:36例中高位肛门闭锁Pen(?)术后患儿,其中男30例,女6例,伴尿道(阴道)瘘者16例,无瘘者22例。分为五个时期进行肛门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平均临床评分、客观评分和综合评分分别为2.58±1.23、2.94±1.10、3.33±1.50、3.22±0.94、2.89±0.87,3.08±1.03、3.39±1.26、3.58±1.77、3.56±1.31、3.78±1.52和2.86±1.50、3.16±1.34、3.46±1.23、3.39±1.20、3.33±1.27。其中Pi≤0.05(i=1~5)。Pen(>)术后患儿肛门临床评分以第三年为中心呈近似正态分布,前三年肛门功能评份呈逐渐上升趋势,三年后临床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肛门功能客观评分呈一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对不同时期肛门功能评分的分析,选择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Pen(?)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扁平癌前期疾病和黏膜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1月至201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83例行直肠ESD的术前活检资料(术前活检病理均证实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黏膜内癌),评价ESD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结果 83例中低位直肠(距肛缘7cm以下)病变52例,中位直肠(距肛缘7~12cm)18例,高位直肠(距肛缘13~18cm)13例;病灶平均直径(2.29±3.11)cm。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内镜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5~129)min,出血量(5~400)mL。病灶整块切除率85.5%(71/83)。术中穿孔12例(14.5%),术中出血11例(13.3%),术后迟发性出血6例(7.2%),均通过保守治疗好转。83例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3~31(15±6)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 ESD治疗较大的、扁平的直肠癌前期疾病和黏膜内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2)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5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4~1.2(平均1.1)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45(平均35)min;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1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na术式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na肛门成形术的58例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肛门排便功能情况、并发症,采用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8例中优良者45例(83.3%),差者9例(偶有污粪6例,大便失禁1例,便秘2例),有并发症者8例(14.8%),其中直肠黏膜脱垂3例,粪便潴留2例,大便失禁1例,尿漏1例,直肠回缩1例。结论真正理解Pena的“无血、解剖式”手术技术的精髓,提高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加强术后康复训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应用于重度混合痔并直肠肛管静息压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高压患者(>70 mm Hg,1 mm Hg=0.133 kPa)100例,低压患者(≤70mm Hg)100例,再将直肠肛管静息压高压或低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行PPH术,试验组行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及症状复发情况,并分析影响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无论是直肠肛管静息压高压或低压患者,虽然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均分别长于对照组(t=8.996, P<0.001;t=8.927,P<0.001),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均更高(χ~2=7.294,P=0.007;χ~2=6.775,P=0.009)、住院时间均分别明显缩短(t=11.922,P<0.001;t=11.442,P<0.001)、住院费用明显减少(t=2.226,P=0.028;t=2.562,P=0.012)、术后24 h和72 h时的VAS评分均分别明显降低(24 h:t=12.659,P<0.001;t=12.191,P<0.001;72 h:t=9.920,P<0.001;t=9.901,P<0.001)、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χ~2=7.484,P=0.006;χ~2=11.416,P=0.001),而且随访0.5~2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42,P=0.307;χ~2=0.211,P=0.6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及内痔分度为影响重度混合痔并直肠肛管静息压高压患者治疗显效率的独立影响因素(χ~2=7.417、P=0.009;χ~2=4.286、P=0.017)。结论 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并直肠肛管静息压高压患者疗效较好,能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尤其对病程较长及内痔分度较严重患者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