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对中国大陆5省不同地区的光壳钉螺进行分析,研究光壳钉螺群问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提取钉螺头足部的基因组DNA,用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6%硝酸银染色,判别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个螺群的平均遗传相似性为0.7214,平均百分匹配数为0.6809,聚类结果表明可分为3个分类群,云南大理和四川普格的钉螺为第一分类群,福建福清和江苏东台的钉螺为第二分类群,安徽的4个螺群和江苏官兴的钉螺为第三分类群。结论 在我国各地的光壳钉螺螺群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的同时,已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聚类结果中螺群的聚类地位和其地理分布基本上一致,但江苏东台光壳螺群的聚类地位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安徽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区湖北钉螺的遗传差异性。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和芜湖市有螺有病地区的湖北钉螺,提取其头足部基因组DNA,用7条GC含量不同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的DNA带型,比较两地湖北钉螺基因组DNA的遗传差异性,并计算其遗传距离。结果两地区湖北钉螺PCR产物呈多态性,扩增产物中除具有相同的DNA条带外,又具有各自独特的DNA条带,扩增片段共享度F值为0.603,DNA条带亮度也有不同。两地湖北钉螺遗传距离为0.387。结论安徽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区湖北钉螺基因组DNA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研究安徽省3个代表性地区的钉螺的遗传多样性.方法提取钉螺足部的基因组DNA.用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6%硝酸银染色.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不同地域株钉螺的遗传距离,并聚类分析.结果三个地区钉螺标本的PCR扩增产物均呈现多态性。经聚类分析.其中广德钉螺与宁同钉螺关系最近,可归为一类,而贵池钉螺则单为一类。结论安徽省三个有代表性区域的钉螺存在一定的亲缘天系,但种内发牛了遗传变异.血吸虫病不易感区和有螺无病区的螺群遗传距离接近,两地钉螺的遗传棚似系数与钉螺的易感性相一致.但对于不易感和有螺无病区的钉螺是否与易感区的钉螺在遗传学上产生较特异的变化.还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研究安徽省3个代表性地区的钉螺的遗传多样性.方法提取钉螺足部的基因组DNA.用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6%硝酸银染色.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不同地域株钉螺的遗传距离,并聚类分析.结果三个地区钉螺标本的PCR扩增产物均呈现多态性。经聚类分析.其中广德钉螺与宁同钉螺关系最近,可归为一类,而贵池钉螺则单为一类。结论安徽省三个有代表性区域的钉螺存在一定的亲缘天系,但种内发牛了遗传变异.血吸虫病不易感区和有螺无病区的螺群遗传距离接近,两地钉螺的遗传棚似系数与钉螺的易感性相一致.但对于不易感和有螺无病区的钉螺是否与易感区的钉螺在遗传学上产生较特异的变化.还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上、下游湖北钉螺核糖体DNA第2转录间隔区(rDNA-ITS2)基因的遗传变异。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上游四川、云南及下游安徽、湖北4省8地(市)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rDNA ITS2基因并测序,ClustalX(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3.1)软件Kimura2-parameter法计算遗传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间ITS2基因差异约为11%,下游地区的肋壳与光壳钉螺ITS2基因差异约为3.8%,上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0.013,下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17,上游与下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33~0.041之间。2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其拓扑结构一致,分为2大支,上游的云南和四川地理株形成一支系,下游的湖北、安徽地理株形成另一支系,既有肋壳钉螺又有光壳钉螺。结论上、下游地理株湖北钉螺间ITS2基因遗传差异较显著,但下游肋壳和光壳钉螺ITS2基因遗传变异小,表明地域距离和生态环境对湖北钉螺的遗传变异影响较大,不能以钉螺纵肋表型的有无作为钉螺种株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周期型马来丝虫DNA多态性。方法收集长爪沙鼠保种的湖北谷城(H)株、四川乐山(S)株和浙江安吉(Z)株马来丝虫成虫,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APD技术分析DNA多态性。结果得到17个DNA扩增片段,大小为50~1000bp。其中a、c为H、S、Z株共有条带,d、e、f、g为H、S株共有条带,b、h、i为H株特有条带。结论RAPD分析3个地区株马来丝虫在基因结构上既有同源性,又存在差异,表明我国马来丝虫似有种内分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周期型马来丝虫DNA多态性。方法收集长爪沙鼠保种的湖北谷城(H)株、四川乐山(S)株和浙江安吉(Z)株马来丝虫成虫,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APD技术分析DNA多态性。结果得到17个DNA扩增片段,大小为50~1000bp。其中a、c为H、S、Z株共有条带,d、e、f、g为H、S株共有条带,b、h、i为H株特有条带。结论RAPD分析3个地区株马来丝虫在基因结构上既有同源性,又存在差异,表明我国马来丝虫似有种内分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种株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弓形虫RH株、BH株、PP株基因组DNA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结果单一及复合引物均能扩增产生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的带型和强度均有不同。根据Net’s相似系数对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遗传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用不同的引物扩增,虫株间表现出不同的相似性。结论表明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经RAPD反应产生的多态性能够应用于弓形虫种、株的鉴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三种常见蜚蠊基因组多态性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蜚蠊分子分类。方法:提取3种蜚蠊的基因组DNA,鉴定及定量分析。确定RAPD反应总体积,反应条件。选取3条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多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进行RAPD-PCR扩增反应。将扩增产物制备成DNA图谱,通过对DNA图谱和遗传距离的分析,研究这三种蜚蠊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分别扩增出不同数量和分子大小的DNA片段。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中具有相同的DNA条带,这反映了各蜚蠊基因组DNA具有同源性;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又具有各自独特的DNA条带,DNA条带亮度也有差别。结论:RAPD技术可以精确地区别这三种蜚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蜚蠊分子分类。方法提取3种蜚蠊的基因组DNA,鉴定及定量分析。确定RAPD反应总体积、反应条件。选取3条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多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进行PRPD-PCR扩增反应。将扩增产物制备成DNA图谱,通过对DNA图谱和遗传距离的分析,研究这3种蜚蠊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分别扩增出不同数量和分子大小的DNA片段。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中具有相同的DNA条带,这反映了各蜚蠊基因组DNA具有同源性;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又具有各种独特的DNA条带,DNA条带亮度也有差别。结论 RAPD技术简便、快速、精确,可用于蜚蠊分子生物学分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云南、四川4个自然隔离群的13个县钉螺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电泳酶谱比较,EST共出现10~14条酶带,MDH共出现3~4条酶带。比较它们的酶谱特征可见:(1)同一省内不同地区间钉螺的酶谱非常相似,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2)四川、云南2省钉螺的酶谱特征差异较小,而与福建、湖北2省的酶谱比较,差异明显;(3)4个自然隔离群钉螺呈现为3个地理分布种群,分别分布于福建、湖北和滇川3个区域,各群体共有的EST酶带有3条,MDH酶带仅1条,其它酶带数目和电泳迁移率均呈现明显差异,提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已出现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湖北钉螺种群内AFLP分子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省(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13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结果湖北钉螺13种群AFLP扩增片段位点数为403~472,江西星子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93.2%、0.345和0.510,而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以上3指标分别为55.8%、0.191和0.287;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大,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904,而江苏丹徒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低,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748;13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差异显著(P<0.01)。结论 我国广泛分布的湖北钉螺,种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不同地区湖北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程度不同,有的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两地理株钉螺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Ⅰ,CO Ⅰ)基因的差异性,探讨广西钉螺与周边邻近4省钉螺的亲缘关系.方法 采集广西靖西有肋、横县光壳钉螺,提取DNA,PCR扩增CO Ⅰ基因并测序.登录GenBank检索出云南大理、四川绵竹、湖南岳阳、湖北汉阳4地钉螺的CO Ⅰ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进行了安徽贵池、湖北监利、广西桂平、四川天全、云南洱源及福建福清6地日本血吸虫和钉螺的人工交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各地日本血吸虫与钉螺呈现不同的相容性。湖北、安徽两地的血吸虫幼虫与钉螺的相容性无差别。湖北、安徽两地血吸虫幼虫很难在云南、四川两地钉螺体内发育成熟逸出尾蚴:反之,云南、四川两地血吸虫幼虫与湖北、安徽两地钉螺却可相容。广西的血吸虫幼虫或钉螺与安徽的钉螺或幼虫亦可交互感染而相容,但尾蚴逸出前期均较感染本地钉螺的为长;广西的血吸虫幼虫与四川、云南、福建的钉螺并不相容。福建的钉螺与安徽、云南两地血吸虫幼虫均可相容。本文还提出了在研究日本血吸虫与钉螺的相容性时,必须包括逸出尾蚴的钉螺感染率和尾蚴逸出前期的数据,才能正确评价两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Oncomelania hupensis from six localities were used for infection with different isolates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e Anhui in the east, Hubei in the center, Guangxi in the south, Sichuan in the West, Yunnan in the southwest and Fujian in the southeast. Snails from Anhui and Hubei were readily infected with the local isolate of S. japonicum and cross infection also took place readily between the snails and the schistosomes from these two places. Snails from Sichuan and Yunnan were refractory to infection with schistosome isolates from Hubei and Anhui, but the isolates from Sichuan and Yunnan were able to develop in snails from Hubei and Anhui. Though the Guangxi isolate developed readily in both Anhui and Guangxi snails, the average precercarial period in the former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in the latter. None of the other snails from Sichuan, Yunnan and Fujian became infected. On the other hand, snails from Guangxi infected with Anhui parasites also had a longer precercarial period than that in Anhui snails. Snails from Fujian were readily infected with the isolates from Anhui and Yunnan.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ight be different geographic strains of S. japonicum and their Oncomelania snail hos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相似文献   

16.
钉螺齿舌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4省11地外形特征有明显差异的粗肋、细肋和光壳钉螺的齿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一地钉螺无特定的,能与其它各地钉螺相区别的齿舌公式;2.同一钉螺齿式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3.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钉螺间常有相同占优势的齿舌公式;4.各地钉螺间齿排横列数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进一步证明钉螺齿式不宜作为分类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